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盘点[事件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能源汽车产业盘点[事件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产销有望符合调整预期

据中汽协统计,2016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生产42.7万辆,销售40.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0%和60.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0万辆和31.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5.6%和77.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6.2%和18.0%。从销量构成来看,乘用车和商用车比例约为7:3,特别是纯电动乘用车占一半以上。今年年初,中汽协对全年销量预测为70万辆左右,但受骗补事件及调整后补贴方案迟迟不出台影响,将预期下调至50万辆,按照历年车企年底冲量的惯例,全年销量有望基本符合调整后预期。

纵横点评:201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整体政策环境调整、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说明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由政策驱动向政策、市场双驱动转型,市场需求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销量中乘用车贡献达七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私人消费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认可。相比2015年的惊艳数字,2016年的高速增长显得更有质。

骗补系列事件从揭开、清查到处理贯穿全年,引发全行业反思调整

2016年元旦后,有媒体揭发个别新能源汽车企业采用各种手段谋骗国家财政补贴,四部委随后发出《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启动对部分地区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核查工作。9月,财政部对调查结果进行通报,并曝光了5家存在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的客车企业名单。12月,工信部行政处罚决定,苏州吉姆西被取消了整车生产资质,其他四家企业被“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问题车型、暂停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申报资质、责令进行为期6个月整改”。但一份几乎与财政部通报同时出现的未经官方认证的骗补名单涉及70余家企业,近百亿金额,令业内外震惊。

纵横点评:振荡2016年的新能源汽车骗补、谋补系列事件引发了全行业对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特别是产业管理的全面反思和调整,甚至上升到国家是否需要有产业政策的大讨论。不可否认,财政补贴在培育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骗补事件的发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业发展到新的段段,补贴方式、标准以及监管等一系列环节中的漏洞。“调整补贴政策,建立遴选机制和淘汰机制,提高补贴门槛,突出对优势企业的支持。在具体执行中也要强化监管”成为2016乃至今后几年管理政策的调整方向,接棒补贴政策的市场化管理手段也即将陆续推出。

从暂停令到准入目录,动力电池行业经历调整阵痛期

2016年年初,工信部表示将开展对三元锂电池的风险评估,在评估完成前,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12月,工信部再度传出消息,补交第三方检测报告,通过相应试验测试的前提下三元锂电池客车可申请推荐目录。5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第一版修订稿提出,动力电池企业应满足《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进入相应目录,以此作为新能源汽车挂牌销售、取得国家补贴的硬性标准,而此前为推荐性标准。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在三星落选第四批目录之后,江淮汽车立即停止了对搭载三星SDI电池的某款车型的生产,改用国产电池。此外,关于将韩系动力电池挡在国产车之外的猜想一度掀起舆论风波。但该项强制规定到第二版《规则》修订稿出台已经消失。

纵横点评: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管理,让过快扩张的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产业摒弃一味扩产、单纯追求比能量转而追求技术安全可靠、发展质在量先,这本是2016年各项相关管理政策调整的初衷。但政策的调整让不少企业在这一年历经阵痛,比如刚刚扩张三元锂电池产能而因一纸禁令无法出货,因前期未上目录而失去到手的订单,已经上市的车型面临更换电池的压力等,企业感到无所适从的客观结果有违政策调整的本意。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给政府管理能力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在探索中不断改进、优化也是不可避免的过程。

跨国车企电动车发展规划,将加大对华产品投放

9月,宝马集团宣布将在中国提供5个车系9款新能源车型;宝马还公布,源自BMW i创新平台的BMW eDrive电力驱动技术将拓展到BMW全系主力车型。大众也对外公布的较为详细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规划,包括将在2025年前研发并量产超过30款电动车。此前已有消息传出大众将与江淮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电动乘用车。另据报道,奔驰高层也表示计划在中国生产电池和EQ电动车,以响应中国政府的新能源汽车政策。11月,丰田汽车对外宣布,正式成立电动车业务部门“EV Business Planning Department”,并且由公司总裁丰田章男直接领导,预计将在2020年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

纵横点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及当前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让各国车企不得不重新考量在华战略规划。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导向及实践,比如电驱动为主导,也开始对跨国车企显露影响。跨国车企加速产品投放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可供选择的产品,也开始与国内自主车企短兵相接。

新车频出,投入加码,国内车企深耕私人市场

201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乘用车领域迎来一股新车上市高峰,北汽EU260、比亚迪宋(纯电动SUV)、江淮iev6s、奇瑞艾瑞泽7e PHEV等密集上市,更有上汽荣威的eRX5这种号称首款互联网汽车的意义重大的车型。总量不下三四十款。车企对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投入力度也加大,比如上汽公告称拟募集150亿元,其中72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项目;北汽新能源与全球最大的工业设计众创机构――洛可可联手打造首款众创新能源汽车;吉利调整与康迪、知豆的关系重新布局新能源业务,还有江淮与蔚来、大众的合作,奇瑞全球首款开放车型共享平台等。

纵横点评:经历数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和技术均得到迅速提升,同时产品标准趋向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在2016年国内新能源车企经历了骗补、补贴方案调整、推广目录延迟、电池目录等一系列风波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仅没有遇冷,反而呈稳定增长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车型持续更新换代、国内车企投入不断加大。在市场策略上,依靠改装、改造燃油车热销车型、迎合当前市场“SUV热”推出的不少新车上市后其市场表现均比较强劲。在未来油耗法规趋严、跨国车企入局的压力下,继续留给国内车企的空间和时间已经不多。

动力电池行业掀起并购潮

2016年2月,长信科技公告称,公司拟向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增资8亿元,占其10%股权。7月,坚瑞消防并购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100%股权。东方精工则以47.5亿元收购普莱德,借此切入动力电池系统领域。

纵横点评:在近两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动力电池行业也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成为资本追棒的热点,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切入这一领域谋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也是行业外不少企业的现实之选。

电动汽车安全事故上半年频发,安全监管引发全行业重点关注

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国内发生电动汽车事故8起。自2011年以来,国内总共发生电动汽车事故达31起,其中2015年全年9起。4-6月,国家能源局开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专项检查。11月,工信部正式《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提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整车产品负总责,将贯彻《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当作目前首要任务。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安全监管工作。企业在强化安全监管工作的同时,也在通过各项技术进步避免安全事故,比如微宏不燃烧电池技术,主要用不燃烧电解液、耐高温隔膜和热控流体技术等最大化避免锂离子电池燃烧。

纵横点评:自去年以来频发的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已经引起全行业的重点关注,工信部等主管部门将健全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体系列为下一步工作重点之一,并对技术标准、准入门槛、补贴政策等方面研究完善。

整合衍生产业链,充电服务向多元化转型

2016年5月,之前以提供充电服务为主的富电集团建成4S店开始卖帝豪EV,并将相应的金融、汽修、保险服务纳入。另一家充电运营商聚电科技旗下品牌聚电车间开业,是华南的第一家全品牌电动汽车体验店,将通过全新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解决电动汽车从购买、使用、充电、电池保养到汽车电子、娱乐及应急救援、保险金融等衍生服务。12月,云杉智慧新能源宣布融合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和停车位,建成以提供大数据挖掘和以大数据为基础做增值服务的智能运营平台。此前,云杉智慧的分时租赁业务已登陆广州大学城。

纵横点评:经历了2015年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跑马圈地,充电桩市场开始向多元化服务转型。不仅包括基于充电桩本身而衍生的服务,还有售电、售车、租赁等形式的探索。新商业模式的探索、生态系统的建设不仅更有助于企业解决这一领域当前的盈利难题,服务的多元化也有助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换电模式再迎规模化推广

2016年10月,北京交付投运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充换电站集群,由北汽新能源联手中石化、奥动新能源和上海电巴等机构打造的首批10座充换电站正式交付使用,年内还将再交付40座充换电站,届时能够支撑6000辆换电式出租车的换电需求。2017年末,将建成充换电站200座。11月,重庆力帆“移峰能源首座集中式能源站启用仪式”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能源站采用分箱换电技术,每日可为2000辆新能源汽车进行换电,每次3分钟可换好。

纵横点评:自新能源汽车开始示范推广以来,其能源补给模式一直有充电、换电之争。至少从目前来看,虽然直充为主,但在实际使用中,两种方式各有优劣。换电模式找到自身适合的营运车辆市场进行又一轮尝试,答案也将在市场中产生。

纯电动乘用生产“牌照”再发四张,发改委强化新进企业目录管理

2016年10月,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年产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获发改委批准,成为继2015年北汽新能源和长江EV后,第三家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随后,奇瑞、敏安、万向陆续拿到各自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从2015年7月《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可以申请新建纯电动乘用车准入资质至今,发改委已经发放了6张牌照。据了解,在候审或样车正在进行检测和通过检测的企业已有20余家。

纵横点评: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火热,社会资本、非传车企等纷纷涌入这一领域。发改委此项措施意在引入真正有竞争力的外来企业参与竞争,避免鱼龙混杂。与2015年相比,前途汽车成为首家母公司非整车制造业的企业而拿到“准生证“的公司。这对于不少新创团队是一个事实上的鼓舞。但到现在为止,拿到的企业仍未出“汽车圈”,炒得火热的互联网造车企业要通过这一关目前来看实在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