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箱型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箱型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桥梁的建成要经历复杂繁琐的施工过程,结构体系也将随着施工阶段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准确定位施工中梁体顶面、底面标高和纵横向位置,并将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找出其偏差值后对偏差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找出修正值,作为指导下一梁段施工的依据。

关键字:桥梁,线形施工控制,施工方法

Abstract: The completion of the bridge to go through the complicated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structural system with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construction and continue to change. In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cess,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construction beam top surface, bottom surface elevation an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osi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oretical values ​​to identify the deviation deviation analysis, and then find out the correction value, as a guide the next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m segment.Keywords: bridges, linear construction, control, construction methods

中图分类号:K92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简介

拉会高架大桥位于广西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8合同段侧岭乡境内,该桥是六河路全线最长、最高、最弯的大桥,属于弯桥,跨越全桥纵轴线由两个条曲线段组合而成,半径分别为R=420米(全线半径最小)及R=540米,纵坡为-4%,超高横坡为6%。该桥引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后张)T梁,先简支后连续,主桥采用现浇混凝土预应力连续刚构,左幅共4联19孔:5×30+5×30+(60+2×110+60)+5×40,左幅全长836.1978m;右幅共6联25孔:5×30+5×30+(60+2×110+60)+4×40+4×30+3×30,右幅全长1021.6m;桥梁净宽:2×净11.00m。主桥墩身为矩形变截面空心薄壁(顶部为7m×7m,顺桥向坡比为100:1),壁厚为90cm;交界墩身为5.8m×3.3m矩形等截面空心薄壁,壁厚60cm。全桥共3跨,单箱单室顶板厚度0.28米,翼板外延厚度0.2米,腹板厚度0.75米。施工截段3米~4.4米不等,挂篮施工阶段锚固在腹板竖向预应力精扎螺纹钢上形成刚性铰接整体结构。

二、施工控制测点布置及观测时间:

随着大跨度桥梁建造数量的不断增加,桥梁架设过程中的线形及应力状态控制工作越来越显重要,在大跨度桥梁架设过程中,一般均需对线形及应力状态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但是,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仍然是大跨度桥梁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在已完成的桥梁中,不少就出现的线形不好、内力状态不合理的问题。本项目在已浇筑完毕的梁段端部的砼顶部,离梁段接缝约10厘米处,分别在左、右腹板上、箱梁中部及翼缘板边缘位置分别埋设Φ16短钢筋,每一块箱梁布5点,埋设的钢筋与箱梁与第一个箍筋焊接牢固,顶部打磨光滑,顶面高度比本梁段测点处的施工立模标高高出10mm~20mm,钢筋头涂上红油漆。腹板上的两个观测点作为挠度主要观测点,而桥轴线点作为辅助观测点,两翼板上的两个点作为模板安装及横坡控制点。

根据施工中积累的数据分析,温度影响主要是日照影响立模放样和日常测量,因此放样与日常测量宜安排在早晨8点以前(最好能用温度计记录当时的温度,尽量使前后几个工况的观测温度相近,使温度日照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到最小),否则必须进行修正,并且每天将已浇完的梁段控制点进行复测后进行数据汇总,观察变化,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立模标高。

三、模板标高计算

大桥施工控制的具体方法是采取参数识别法,形成施工、量测、识别、修正、误差预测、调整、施工的循环过程。其中自适应法(参数识别)是使控制的期望值能够反映实际结构状况。

模板的安装标高=设计标高+设计预拱度值+弹性变形值+非弹性变形值。弹性变形值含挂篮变形及张拉后的箱梁的变形(张拉后向上翅)。非弹性变形值只在1号块时考虑,其它块不再考虑。

四、线形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法

(1)、在第N#梁段混凝土灌注前,精确测量该梁段端头测点的标高(即为段测点处的顶板施工立模标高)H1。

(2)、在第N#梁段混凝土灌注硬化后,精确测量该梁段端头测点的标高H2

(3)、在第N#梁段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前,精确测量该梁段端头测点的标高H

(4)、在第N#梁段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压浆完成后、移挂篮前,精确测量该端头测点的标高H4。

(5)、计算第N#梁段混凝土灌注前后测点的标高差Δ1=hN2—hNl,以及该段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压浆完成前后的标高差Δ2= hN 4—hN3。将这两个标高差与线形控制计算得出的结果Δ3、Δ4分别进行比较,如果Δ1、Δ2、Δ3、Δ4相比的误差都小于设计值,则按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梁段的施工;若两个误差值中有一个或两个都大于规定值,则需要从施工现场和数据文件两个方面查找产生差别的原因并修改相应的数据文件、重新计算后,对下一梁段的立模实际标高进行修正。按上述步骤不断循环,直至悬灌梁段施工完毕。

五、线形控制中的注意事项:

(1)、对每套挂篮都要进行等预加载来消除其非弹性变形,测出其弹性变形,为确定立模高程提供基本依据。

(2)、严格控制预应力筋张拉力的准确度和张拉时混凝土的龄期要求(龄期达到4天以上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

(3)、在每个承台和0号段上布设基础沉降观测点和墩身压缩观测点,定期测出基础沉降和墩身压缩情况,并将结果反应在合拢前4个梁段和边跨段的高程中。

(4)、定期观测温度对T构悬臂端挠度的影响,通常在早晨进行初测,在下午5点后后进行复测,以消除温度影响。观测后将成果图表进行分析,从而为全桥的立模标高和线形调整提供依据。

(5)、每次观测量数据为后三块段的标高,每月定期观测全桥各块段的标高。从合拢段前4个梁段起,对全桥各梁段的标高和线形进行联测,并在这4个梁段内逐步调整,以控制合拢精度。

(6)、保证挂篮预留孔位置准确。当预留孔位置偏差较大时,挂篮不好调整,甚至调整不到中线位置,因此必须提高各预留孔的准确度。同时为了防止捣筑混凝土时移位,预留孔要用钢筋网固定。

(7)、一般情况下,施工时对挂篮本身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都能比较重视地考虑。但大都对挂篮与滑道之间、滑道与钢(木)枕之间、钢(木)枕与梁顶混凝土之间的非弹性变形重视不够甚至忽视了。根据经验,这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挂篮前端沉降高达5—8mm(原桂平特大桥拟采用6mm)。所以,施工时必须对此予以注重并加强观测,积累经验,准确控制,消除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