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系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系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循环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指冠状动脉短时间内造成完全性堵塞,导致心肌的血液循环受阻。

心肌发生严重缺血、缺氧损伤,以致心肌细胞严重坏死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1],临床表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改变和心肌酶谱异常为主,起病隐匿,病程短,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治疗效果不好。患者在心肌梗死急性期时,常采取严格卧床作为有效的保护性护理手段,一般要求平卧位制动一周左右。长时间的卧床,患者极易感到疲劳、肌肉酸痛、烦躁不安,发生失眠和便秘等[2],这对患者的恢复不利,故针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方式的探索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本院心内科护理组采用系统护理的方法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120例3 h内发病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的影像学、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等检查资料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3]。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系统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年龄47~82岁,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67.7±9.1)岁,梗死部位:前壁28例,下壁23例,其他9例。实验组60例,年龄51~81岁,男性31例,女性29例,平均(78.1±7.3)岁,梗死部位:前壁29例,下壁24例,其他7例。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立即给予4 L/min吸氧和心电监护,必要时给予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镇痛,迅速开放静脉通道,注意出入量平衡;无低血压时扩张冠脉血管,根据患者是否有禁忌证给予溶栓治疗或支架植入术,给予他汀类药物抑制血管内皮炎性反应和稳定粥样斑块,心律失常的患者给予抗心律失常治疗[4]。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入院宣教、生命体征及心律监测、观察病情变化、输液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综合护理。两组护理人员均有较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充分了解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两组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要求[5],帮助和指导患者保持个人卫生,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休息、饮食及锻炼等护理,严格保持病房卫生,合理使用药物予以恰当护理。两组均要对患者进行24 h持续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与医生做好病情沟通。

实验组在护理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及社会关系护理[6]等。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加强人文关怀,同患者的适当交流,了解患者的需要,并给予一定的鼓励,使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使患者镇定并增强患者信心。②疼痛护理[6]:将患者置于安静的环境下,及时关注患者,充分关怀患者,给予正面暗示,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操作时,说话要谨慎声细,尽量让患者感到舒适,同时分散患者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尽量使患者感到舒适。③社会关系护理:告知患者家属有关患者的病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嘱其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与鼓励,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患者家属及亲友多与患者交流,经常陪伴、安慰、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心理的主观能动性,使其避免负面情绪[7]。

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时,统计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排除干扰因素,做到公平公正。评价主要包括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次,并以满意和基本满意计算满意度,统计两组的总满意度进行对比[8]。住院期间,密切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心绞痛的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