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电影中客串的钢琴家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电影中客串的钢琴家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影技术发明后,充满好奇心的摄像师们便开始迫不急待地捕捉世间百态,于是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多少获得了些许被活动影像所记录的机会,而从事表演艺术的工作者,则自然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就钢琴家而言,从早期的无声电影直至今日,大多数影像都以纯粹纪录片的形式再现他们的演奏,但由于技术所限,很多早期的大师只留下了无声影片,当然即便如此,这些古老的影片也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认识二十世纪初期的钢琴演奏技术。据记载,西洛季、罗森塔尔、帕赫曼等十九世纪出道的大师都曾拍摄过无声影片,当然前两位大师的影片一直未见真容。那些年代稍晚一些的,活跃于二十世纪的钢琴演奏家们,相当一部分人也都多少留下过一些电影资料;至于当代的钢琴家们,则更是有大量的影像资料出版发行。 里赫特在电影《作曲家格林卡》中扮演的李斯特

然而除了这些纯粹纪录性的影像资料以外,也有不少钢琴家以客串演员的身份参与过电影的拍摄,其中较早的一部当属1937年拍摄的英国电影《月光奏鸣曲》,这部电影也许是目前为止的唯一一部,也是第一部由钢琴大师本人主演的故事片。当时已经隐退的帕德雷夫斯基同意出演这部由洛塔尔・门德斯导演的电影,而剧本也是为帕德雷夫斯基量身定做的。这部电影讲述了帕德雷夫斯基在欧洲巡演旅途中遇到飞机故障,临时迫降在瑞典的偏僻乡村,结果促成当地一对青年男女姻缘的浪漫故事。然而虽然经过了精心准备,但这部电影实在难以算得上是成功之作,不但情节牵强,故事也十分单薄,落入俗套的爱情场面,与帕德雷夫斯基的大段钢琴演奏缺乏有机联系。当然,今天看来这部电影最弥足珍贵的部分也正是在于保留了不少帕德雷夫斯基的演奏镜头,在不到一个半小时的影片中,帕德雷夫斯基共演奏了四首乐曲,俨然占据了全片三分之一的篇幅,其中包括肖邦的波罗乃兹(Op.53)、李斯特的《第二匈牙利狂想曲》,以及他自己创作的《古风小步舞曲》和《月光奏鸣曲》的第一乐章,这大概也是他现存的全部演奏影像资料了。

除此之外,阿图尔・鲁宾斯坦也在一些好莱坞电影中担任过客串角色,比如在1947年的电影《夜歌》中,鲁宾斯坦就同尤金・奥曼迪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里斯・史蒂文斯专门为该电影创作的一首单乐章钢琴协奏曲,场面颇为豪华。当然,和好莱坞关系更为密切的当属来自西班牙的钢琴家何塞・伊图尔比,他曾在十余部电影中露过面,伊图尔比在佛兰克・辛纳特拉和金・凯利主演的歌舞片《起锚》中的表演也给很多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的是,在1945年拍摄的关于肖邦的故事片《一曲难忘》中,伊图尔比担任了其中肖邦作品音轨的演奏,但是电影中代替演员双手演奏钢琴的则是尼赖吉哈齐。结果电影大获成功,其原声碟畅销一时,伊图尔比也因此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而本来已经由于酗酒和性格古怪开始走下坡路的尼赖吉哈齐则一无所获,有评论家调侃道,这真是典型的尼赖吉哈齐式的坏运气。

近现代的钢琴家,有些也会参与电影的拍摄,甚至积极地参与到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去,比如格伦・古尔德。在1982年拍摄的加拿大电影《战争》中,古尔德担任了音乐监制,这部由反战题材小说改编的电影和古尔德一贯秉持的人道主义思想十分吻合,因而他为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除了为电影选择了一部分自己过去的录音外,还重新创作了一些配乐,而且第一次在创作中尝试使用了口琴,甚至还动用了教堂唱诗班的合唱队录制了电影配乐的人声部分。此外,他还在片中出镜,亲自演奏了管风琴。这部电影直到1983年才得以公映,此时古尔德已经去世,因此他为这部电影所做的工作也成为其珍贵的遗作。 帕德雷夫斯基 阿图尔・鲁宾斯坦

以上所述的这些钢琴家,无论在电影中的角色分量如何,基本都是扮演其自己,甚或是干脆以无名的伴奏者形象出现。然而,也有极个别的钢琴家幸运地获得了扮演其他角色的机会。里赫特就在1952年拍摄的苏联电影《作曲家格林卡》中成功地塑造了李斯特的形象。虽然这部电影整体而言显得非常程式化,但是里赫特的表演毫无疑问是全片中的亮点,他完美的演奏技艺以及其傲然而独特的气质,都令片中的李斯特显得十分有说服力。电影中再现了十九世纪钢琴独奏音乐会的场景,显然,当年由李斯特创立的这一演出形式和如今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多有不同,尤其是与观众的互动环节,演奏者可以根据由观众呈递的乐曲即兴改编演奏,这对于当下的演奏者和观众而言,恐怕都是难以完成的任务了。

当然,除了钢琴家们扮演或者本色出演的钢琴家以外,其他门类的艺术家们偶尔也会“跨界”过来。1934年,奥地利男高音歌唱家理查德・陶贝尔就在根据轻歌剧改编的英国电影《花开之时》中扮演了舒伯特。在这部(虚构的)描写舒伯特不幸爱情经历的电影中,陶贝尔塑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音乐家形象,其中他自弹自唱舒伯特小夜曲的桥段,更是常常被人们提及。陶贝尔本人也拥有完善的艺术修养,除了演唱以外,业余喜爱作曲和弹奏钢琴,更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指挥家。在他生活的时代,类似的人物似乎也并不算太罕见,然而时至今日,这样的人物则就显得凤毛麟角了。究其原因,到底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家高度专业化各守一隅,这样的全才已然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抑或是由于艺术的衰落,今不如昔,我也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