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聋校语文活动课的开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聋校语文活动课的开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教学有着广阔的天地,不应人为地把它囿于区区的四十分钟之内。我们在向课堂要效率的同时,也要把眼光投向语文学习的外延。我们应该沟通课内课外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活动

耳聋学生“依文学语”,(也就是说耳聋学生形成语言能力是依据文字进行的,而不是按依听学语的常规进行的。)而现有语文教学仅仅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并不能满足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需求,再加上一些课文离学生生活较远,仅靠他们以目代耳去认识事物、现象,并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所学,更谈不上运用了。要使聋生更有效地理解文章、学习语言,就应尽量想方设法使学生所看到的语言文字在头脑中转化成一组组活生生的画面,使书面语转化在聋生的视力范围之内。在普校开展起来的语文活动课实践证明,活动课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更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他们语文阅读、写作等综合能力。因为语文活动课具有形式丰富、内容广泛、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性强等特点,这些都适合聋生的认知特点。它能使聋生更有效地把语言文字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能将在活动课中获得的直接经验运用到学习理解文章中去。因此,在聋校快速地开展语文活动课必将使聋生的语文能力逐步提高。

作为听障学生,接受语文的能力受到听力的限制,使他们对语文中一些抽象的感情很难理解,这就限制了语文的审美性、文学性对他们的影响。例如在普校可以通过听录音,感受课文的情感、感受语言的美感来学习体会,而作为听障学生就体会不到声音带来的美妙享受。这就需要寻找一些直观的方法帮助他们接受情感教育,这时语文活动课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虽然聋生听不见,但他们的视觉敏锐、动作记忆好、模仿力强。因此,在学习一些表达丰富情感的课文时,可以先借助语文活动课帮助他们进入情景,理解人物情感。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课前可以先组织学生搜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资料,开一个以《我认识的19世纪》为主题的读书会。使学生在深入了解十九世纪欧洲社会背景,认识到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现在生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生活环境与学生自己的生活进行对比,来感受小女孩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当时的社会才是造成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刽子手。同时,还可以用课本剧的形式进一步使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自身的表演发自内心的同情小女孩、心痛小女孩。这些语文活动课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自悟能力。我相信只要这样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成效。

当然,在聋校开展语文活动课还是初始阶段,聋校的教育对象、教材、教学方法等都和普校有所区别。因此,在聋校开展语文活动课时不能照搬照抄,还是要根据聋校的特点有所变化、有所改进,有聋校自己的特色。我觉得聋校的语文活动课的开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活动形式、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聋生的认识特点

语文活动课的形势多样,内容丰富,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获得学生的欢迎,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是聋校的语文活动课的选择并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符合聋生的认知特点。聋生对直观的、形象的活动如课本剧表演、讲故事、手抄报等形式特别乐于接受,教师操作起来也十分得心应手。但是如果选一些抽象性强、逻辑性强的如:辩论赛、专题小调查就需要费一些精力、时间,就算这样效果也不一定很好。另外,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形式、内容的选择也要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来选适合聋生的形式、内容。拿朗读比赛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应选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而高年级则要注重对他们感受文字、语言美的培养,多选择些诗歌、散文等。这样就能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活动课。

二、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自身的活动是其他人代替不了的,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活动就失去了语文活动课的意义。语文活动课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知识经验进行自主的活动,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发展特长,培养个性。在活动课中大多数活动应由学生自愿参加,自己选择内容形式,独立或合作完成。语文活动课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主动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人。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主动意识。是上好语文活动课的思想基础。教师不要因为学生的听障残疾就多加“关照”,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为此教师及学校在开展语文活动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比如在活动前先做一个小调查(此调查也可由学生完成),哪种活动学生最想开展,哪种活动形式学生最喜欢、哪种活动需要改进等等。这样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更好的把活动开展起来。在活动中也应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比如有的学生领导能力强,他就可以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有些学生很有表现力,他就可以负责主持或表演;有些学生行动力强,他就可以负责收集、准备……这样学生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要保证全体性,特别要重视暂差生的参与。语文活动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培养学生们的协作能力。一些活动是需要学生们分组、分工来完成的。这时一定要保证活动的全体性,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特别是暂差生。在正常的语文教学中,有时候为了保证教学进度,教师可能会忽略暂差生的想法、需要。但是,语文活动课不一样,它提供的就是给每个学生都参与的机会,创造的就是每个学生都表现的平台。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发挥自己特长、都各尽其职,这才是语文活动课开展的真正意义。

三、要彻底转变教师角色

既然活动课明确要求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那么教师就要适时地转变自己在活动课中的角色,变“指导”为“引导” ,变“讲授”为“评价”。一定要改变一直以来教师高高在上的样子,三尺讲台我教什么你就学什么,课堂没了活力,学生丢了兴趣。在活动课中教师应跳出手把手教的模式,应把活动的空间充分地留给学生。在活动课中,教师仅仅是一个活动的提出者与验收者,这样才真正能让学生融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四、充分挖掘聋校教材的活动因素

在聋校开展语文活动课还在刚刚起步阶段,可以借鉴、学习的经验少之又少。活动课采用哪些形式?内容如何选择?如何让学生通过活动课真正能学习知识、实践知识?很多问题都困扰着我们。有些老师会通过其他途径来选择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借鉴一些刊物上的活动设计。虽然这些活动设计的比较完美,但是毕竟有不适合我们聋生的地方。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利用好手头上的东西同样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其实,我们的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活动因素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老师多发现、挖掘、积累,这样我们的教材也会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语文活动课是一个丰富多采的世界,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就重视活动。孔子强调“听言观行”,荀子认为“行高于知”,王夫之提出“行先知后”。先哲们早就意识到人的知识、思维以及道德、情感、价值观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实践,即主体自觉参与、全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可以这样说,活动是人得到锻炼和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作为聋校更要紧跟语文教改步伐,让聋生在语文活动课中找到自信、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找到文学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