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儿童保健工作在基层医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儿童保健工作在基层医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儿童保健 基层医院

儿童保健工作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儿童保健工作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卫生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其实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和人口素质。但是,在广大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就此简述如下[1]。

存在问题

儿童保健观念滞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条件的要求也明显升高,但是在基层医院儿童保健的观念较发达地区仍十分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社会关注度低,主要体现在广大人群对保健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和社会宣传度偏低两方面,尤其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更是不能及时、正确地接受婚检和胎儿期检查,流动儿童比例明显升高,致使一些先天性疾病患儿出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②医务工作乏力,虽然儿童保健的重要性被多次强调,但是服务项目普遍简单,主要还是以单纯的体格生长为主,此外,即使是正规的综合医院也很少有专门的儿童保健科室和专业人员,在整个儿童保健工作的执行力度上也显得非常乏力[2,3]。

儿童保健制度疲软:儿童保健工作应该是以家庭为基础,包括优生优育,预防疾病、合理喂养与营养、心理咨询、生长发育监测、五官保健等多项服务措施的一系列综合服务。事实上,在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只能停留在疾病筛查和生长发育检查等非常有限的范围,更兼流动人口比例的增加,甚至一些婚检和胎儿筛查也被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儿童保健制度的疲软,缺乏足够的宣传和制度规范,儿童保健选择的主动权主要由广大人群自由掌握。此外,儿童保健的保障制度也非常局限,致使流动人员不能及时得到合理的服务[2~4]。

儿童保健设施匮乏:儿童保健项目所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所需要的硬件设施也非常高,尤其是一些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往往需要CT、MRI,甚至需要基因水平的诊断,而这些设施在基层医院很难达到要求。具体工作中,由于儿童保健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以筛查为目的,许多检查项目的结果没有明显异常,真正筛查出阳性结果的病例相对较少,家属很少积极进行全面筛查,服务内容明显减少,许多保健设施的适应性也大打折扣。但是,保健设施的匮乏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去认真关注[2]。

缺乏专业儿童保健人员:虽然保健工作的进行需要依赖一些检查来判断,但是专业人员的缺乏在基层医院非常显著,据相关资料显示,即使在发达地区,专门从事儿童保健的人员只能占到儿科医务人员的12%以下,甚至更少,在基层更是少之又少。事实上,在具体的保健工作中所突显出来的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的现象非常明显,这也在很多程度上影响了保健项目的全面性和质量性,同时也制约着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长远发展,因此,组织儿童保健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显得非常必要[2,5]。

对 策

参考发达地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实施,笔者认为虽然基层医院的保健工作收到很大制约,但是仍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予以改进。

改进服务项目: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也应随之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增加体检次数,1~6个月每月体检1次,更利于及时发现婴儿发育上的偏差,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②检查项目从以前单纯的体格生长检查发展到了心理发育指导,开展小儿早期教育;③对小儿喂养及营养状况的评价及指导更全面;④健康教育方法要灵活,促使家长保健意识的提高,以期主动参与亲子活动[1]。

提高服务水平:包括努力提高服务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两方面,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儿童保健工作和宣传工作中来,注重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筛查诊疗活动。目前,很多初步筛查的疾病相对比较简单,只要详细检查即可以早期明确,从而减少漏诊病例,而具体工作中很多漏诊病例仍然比较明显。因此,定期的进行保健人员培养显得非常必要[2]。

社会共同参与:儿童保健的全面、顺利进行绝非单纯依靠儿童保健工作人员,而需要包括儿童自身、家属、社会等协同合作来完成,尤其是儿童陪护人员和幼儿园监护人员的仔细、积极的配合。儿童许多日常行为方式和心理变化往往提示着某些疾病的存在或即将发生,比如膳食结构、睡眠质量、精神状态等多项内容时常是儿童期一些疾病的重要提示,而这些内容只有陪护人员细心、全面地掌握才能准确的提供给保健人员,以便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值得指出的是,组织专门的儿童保健宣传和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尤其是流动儿童的教育工作更加紧迫[1,2,6]。

儿童保健工作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其全面、顺利的实施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事实上,在基层医院的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问题,但是只要能引起医务人员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入配合,仍有着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 曹务莲.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调查研究,2010,7(13):171-172.

2 刘湘云,陈荣华.儿童保健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06.

3 段建华,王惠珊.中国流动儿童分布及卫生保健状况[J].华南预防医学,2010,36(1):57-60.

4 何能清,黄俊芳,贺卫权,等.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社区卫生工作平台,2010,13(7A):2169-2174.

5 靳文正,杨青,王芝英,等.2005年上海市婴儿、孕妇死因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6,18(10):517-519.

6 韩卫军.496例学龄前儿童厌食原因调查分析[J].现代保健,2007,10,4(3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