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博物馆展览效果的几点做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博物馆展览效果的几点做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近年来政府也加大对博物馆建设的投入,如何做好博物馆展览工作,提高展览效果就成为博物馆工作人员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博物馆展览效果,从地域文化的发掘、艺术形式和展示手段的创新、加强互动和宣传推介方面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做法,以供博物馆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地域文化;艺术形式;展示手段;互动;宣传推介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244-01

博物馆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是人类文化的集合体.它作为法定的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托管者,包容了一切我们已知并认为值得永世存留的文化和自然现象物。对于这样一个文化的集中地,博物馆有着与报刊、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不同的教育手段,即通过举办展览以联系观众服务于社会。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博物馆在展览上必须紧随形势、人员等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观念,创新陈列展览的方法,才能办好适应时代需求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才能不被时展所淘汰。如何办好博物馆展览,积极主动搞好方法创新,提高展览效果,是值得每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以独特的地域文化研究推动展览

首先,用生动的故事形式来讲述和演绎地域文化。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或一个文化点来吸引观众眼球,这样独特而别致的形式冲破了以往教条式的陈列版面,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中呈现地域文化的亮点和特点,从而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参观中主动地接受知识和教育。其次,用具象的实物资料来揭示和论证地域文化。最后,用复原陈列和图表模型来传达和再现地域文化。场景复原是一个常规的展示手段,是一项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因此,只有熟悉当地文化,才能使专题展览独具特色,这是博物馆陈列业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直接关系到展览的水平。在研究地域文化的同时,把文化背后的故事和内涵揭示出来,来教育、指导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这也是举办展览和活动的意义所在。

二、用新颖的艺术形式彰显展览

陈列主题和陈列艺术是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陈列主题是陈列设计的基础和条件,陈列艺术设计对策展主题具有深化作用。没有好的陈列脚本就不会有精品陈列的诞生,相反,再好的陈列文本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艺术形式去包装和表现它,那么,同样会失去它原有的价值,因此陈列艺术设计在策展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提取展览中符号和元素是创新展陈形式的前提。第二,“虚”“实”对比是提升展陈形式的基础。展陈中若能处理好虚实关系,其艺术特点就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第三,确定和谐的色彩基调是营造展陈环境的要素。陈列色彩是展览直接作用于观众视觉感官的第一要素。什么样的展览就要用什么样的色彩去衬托它。当策划设计佛教题材的展览时,可能会首选寺庙的颜色——黄色作为展陈基调。当在设计珠宝和玉器展览时,可能会用黑色或者暗红,这样更显现了珠宝的质感和成色。第四,把握重点和辅点的关系是突出展陈形式的生命。主线清晰,主次分明是展览成功的关键。次重点的展品陈设相对简单,起交代、衬托重要展品的作用,使整个展示空间主次分明,疏朗得体,错落有致。

三、以崭新的展示手段更新辅助展品

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不仅仅是陈列艺术与陈列内容的完美结合,展柜内的灯光、展台、托架、标签以及多媒体等辅助设施的设计,更是在细节之处体现展陈设计的专业化水平。辅助展品作为展陈形式的辅助手段,我认为必须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合理地安排好参观走线、展柜样式、托架设计、展品摆放、标签粘贴、灯光音响、多媒体的利用等。通过研究人体构造、生理机能及心理机能,以科学的数据和方法来处理陈列空间的分割、参观路线、陈列设施以及展品的摆放、标签的位置等,使观众最省体力并达到最佳视觉感受,从而实现较高的参观效率。首先是陈列的参观路线方向,按照我们今天的生活和视觉习惯一般是顺时针方向,在展线的设计上也要注意避免观众走回头路,一来造成观众的体力浪费,影响观众的参观情绪,二来方向交叉容易出现互相拥挤的局面。其次,是用怎样的展台去衬托展品,用怎样的抓件去展示物品,用怎样的色彩去表现展览,是展览辅助展品的重中之重。

第二,灯光设计是辅助展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首先,展厅的灯光设计要着重利用照明光线最合理地突出展品,营造恰如其分的展示氛围。其次,结合陈列布局,将自然光与人工照明巧妙地结合,进一步拓展光与空间的感觉。国外的博物馆在文物陈列方面早就提倡展厅内在文物不受到紫外线伤害的前提下,必须有自然采光照明。在提倡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的时代,利用自然光照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光更适合人的生物本性,对心理和生理健康尤为重要。

第三,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是辅助展品的三维补充。在当代的博物馆陈列中,展板、展架、标签和抓件都是二维的空间概念,而运用高科技的多媒体或者投影等仪器是实现展陈空间设计三维立体的必要手段。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展陈中的运用是陈列手段的新发展,它虽然不能代表原状陈列的主体地位,但在客观上对博物馆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冲击。

最后,博物馆展陈应成为低碳、环保理念推广的前沿。比如博物馆一直倡导的“绿色陈列绿色馆”。利用现代科技材质制作精品展览,不等于奢侈浪费,即使在资金充裕的博物馆,也要在追求精品的过程中不忘朴素的根本。现在很多陈列展览极尽奢华,在这种奢华不仅是资金费用的庞大,还表现在过分追求规模的庞大。

四、以互动做好展览的延伸

游戏教育是以充分尊重学习者个体和内在需求为基础,通过设计、开发、管理合适的技术场景和资源,以促使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与自身发展融合为目标的理论与实践。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是博物馆与观众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观众在体验参与中探索、欣赏、发现和思考的互动性活动中的双向学习模式。成功的游戏式互动是以多种体验方式刺激观众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创造一个能调动观众新奇感与兴奋感的环境条件,帮助观众尤其是首次参观博物馆的观众将展览信息群组化,有效提升他们对展览的理解,并引发启示和思考的个人或团体间的交流和互动。

五、以全面的宣传推介为社会提供周到的服务

首先,增强博物馆与媒体的合作,可以把策展过程让媒体做一个全程报道和记录,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如可在网站上进行“征集”记忆的活动,通过上传照片或者视频来讲述自己对文物的认识。博物馆要想成为新闻媒体的“常客”,应多联络新闻媒体走进博物馆,理解博物馆,去挖掘博物馆丰富多彩的历史信息,不断推介和宣传博物馆,使媒体成为博物馆的编外讲解员和志愿者。其次,增强博物馆与高校的合作。要多鼓励“80后”、“90后”各类年龄段的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们开展收集文化记忆、服务社会的活动,更好地把博物馆建设和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忆结合起来,让博物馆成为学生文化记忆的重要场所。并从中发展青年志愿者,让志愿者把自己对展览的认识和理解传播给市民,使志愿者们真正成为博物馆的“主人”。最后,加强博物馆与社区的合作。在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走进社区把一些具有代表性或故事性的实物进行展览。

在当今社会信息多元化、传播手段多样化的大环境下,博物馆要体现时代进步的文化理念,实现由“仓库开门人”到“文化加油站”的角色转变。只有把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融为一体,展品才会有感染力,展览才会有亲和力,互动才会有吸引力,活动才会有创造力,博物馆才会有生命力。

六、结束语

博物馆只有紧跟时展步伐,不断创新,办好适应时代需求的博物馆展览,才能不被时展所淘汰。以上几方面是做好博物馆展览的关键所在,任何方面出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整个展览的质量和艺术水准。因此,博物馆展览方如要做好一个博物馆展览,特别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

参考文献:

[1]姜涛.浅谈新时期博物馆陈列工作[J].丝绸之路,2011年第08期.

[2]杨秋.本真·体验·互动——博物馆展示艺术的思辨解读[J].科技信息,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