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机电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机电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厦门大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本科实验实训教学体系,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本着“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建设思路,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为支撑,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上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 机电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021-04

Construction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LI Jifang, XIE Huomu, SUN Daoheng, ZHUO Yong, XU Yingjie

Abstract To trai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sig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we share 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experimental training and teaching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s in Xiamen University. Relying on technology as virtual reality, multimedia, HCI, databases,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we practically construct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virtual and real (preferring real once it is available), we focus on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virtual simulation platform and the teaching team.

Key word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1 引言

在机电类学生实验实训以及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中,有一些是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内容,如机械设备内部结构不易观察;有一些是真实实践训练学生参与程度低、成本高的内容,如机床拆装、复杂模具装配等;还有一些实践训练高危、消耗大、不可逆。同时,实践教学存在实验教学空间有限、设备台套数不足、学生课上实验实训时间受限、教学资源紧张等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结合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为克服实践教学环节技术困难的一条重要途径[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2013年,教育部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决定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

厦门大学机电工程训练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向全校16个专业对约2000名本科生开设机械技术实践训练和电气技能实践训练的课程,年实验人时数超过10万。另外,省级测控技术及仪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学院机电类各专业约300名本科生的专业实验课程教学。

随着学校机电类多学科的发展,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要求不断扩大,为了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以及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校在机电工程训练中心和测控技术及仪器实验教学中心两个省级示范中心的基础上,整合机电类相关学科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按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要求,组建“厦门大学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以建设和共享信息化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为重点,开发大量虚拟实验项目和教学资源,搭建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渐形成校内全部开放、校外预约开放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取得较大效益和成果。2013年12月,厦门大学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首批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工作主要体现在以机电类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为核心、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为支撑以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2 以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建设为核心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理念 机电类专业具有实践性强,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要求高的专业特点。厦门大学机电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规划建设上以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的为基本要求,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为建设重点,明确虚拟实验的定位,确立了“虚实结合,注重基础,融入前沿,开放共享”的建设理念。以“虚”来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操作的联系,以“实”来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基础性实践技能的培养。建设资源满足反复练习、强化记忆的功能。充分利用本学科教师前沿的研究成果转化成虚拟仿真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到本学科前沿技术,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开放共享,学生可以24小时随时访问虚拟仿真实验室,满足更多学生在平台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学习需求。

虚拟仿真实验室是传统实验室的延伸和有效补充,它可以弥补传统实验室的不足,可以丰富实践教学的内涵,带动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虚拟仿真还可以辅助理论教学,使之成为理论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理论教学中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虚拟仿真的形式展现出来,易于学生的学习与掌握。虚拟仿真实验深刻影响教师教学授课方式,带动专业建设与改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增强教学效果[2]。

中心基于多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积累,在建设上充分利用机电类学科专业优势,发挥教师的自主研发能力,并积极利用合作企业的开发能力和支持服务能力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多种形式的资源建设途径为虚拟实验教学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校园网宽带技术的支撑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优秀的教学团队及合作企业为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证,校企合作模式可保证新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维护更新,并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中心在深入研究机电类包含的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及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以及飞行器动力工程等机电类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的基础上,围绕“卓越工程师计划”,瞄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工程应用型人才和选拔科学研究型人才”目标,在充分分析现有真实实验资源的基础上,本着“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构建了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体系。

在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中,采取阶梯递进式教学方式,在建设中把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实践层次:一是以强化专业基础实训技能为主导的实践层次;二是以强化专业课程实验技能为主导的实践层次;三是以强化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为主导的实践层次。通过建设和整合,各种形式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构成了既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又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图1所示是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架构图。其中,专业基础实训类实验资源有15项,专业课程实验类实验资源有14项,综合创新实践类实验资源有12项。

第一层次:以强化专业基础实训技能为主导的实践层。该层次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设置以机电类相关的基础课程为主,包括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机床数控技术训练、数控切削技术训练、数控铣削技术训练等必修课程的实训。

这一类资源为软件共享资源,不带有实物对象,构建了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包括电气技术实践训练、数控技术实践训练、电子技术实践训练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4个实训门类共15门课程。这部分资源与机电工程训练中心从资源配置上充分体现了虚拟结合、相互补充的原则,其中一部分课程可补充目前实践训练所缺乏的参与程度低、成本高的部分,如模具拆卸与组装、数控机床机械安装等课程;一部分课程可作为真实实训教学的训前准备课程,这部分课程可减少真实实训的高消耗,如数控切削技术训练、数控铣削技术训练课程。

该层次的建设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学习机电类专业的基础实验知识,掌握基础实训技能,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

第二层次:以强化专业课程实验技能为主导的实践层。该层次的实验课程设置以机电类相关的专业课程为主,构建几个实验平台。

1)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建设的可远程访问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属于仪器共享资源,含有信号与系统及传感器原理两门课程资源,共建设了15个实验项目,辅助理论教学,丰富实验内容。

2)工业机器人一体化实训平台,选取国内外主流品牌的典型工业机器人,以真实的工程应用项目为背景,基于真实的工作过程,构建集课程资源包、虚拟仿真软件、实物机器人为一体的“理、虚、实”一体化的教学与实训系统,可完成包括示教编程、离线编程、维护保养、装调维修、综合应用在内的全方位教学与实训任务。

工业自动化技术课程作为电气、自动化、测控专业一门典型的应用型课程,正面临从传统的PLC编程教学,向项目引导、实践型、工程化、开放性方向靠拢,实验室总是存在空间有限、资源有限的问题。中心自主建设大量工业虚拟仿真被控对象,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成熟的生产流水线的教学对象,充分重视虚拟实验环境的真实感、可操作性,解决了工业自动化技术实验教学中的瓶颈问题,促使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供全开放学习环境,有效节约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另外,对机电类专业的一些核心专业课程,充分利用教师的教研成果,转化为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

该层次的建设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学习相关专业实验知识,掌握专业实验技能,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学生还可以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实现完整应用,逐步建立系统的概念。

第三层次:以强化学生综合创新设计能力为主导的实践层。该层次的资源设置主要围绕完成综合性实验,以实验项目驱动的方式,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虚拟仿真创新型实验。另外,参加各种层次学生创新设计实践大赛完成科研方法训练。在这一层次的教学中,中心设立独立创新实验室,为创新活动提供指导,提供仪器设备和场所。采用开放的实验室管理方式,实验室全天对学生开放,有专任指导教师给予指导和服务。

该层次的建设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实训技能和专业实验技能后,充分利用综合类实验资源,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科研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和系统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和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3 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为支撑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实验学习环境,在广泛的学科领域提供更多的虚拟和仿真体验,从而加速和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成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应支撑教学资源的开放,包括支持虚拟资源的在线开放、虚拟与真实的结合开放。平台还应具有良好的交互特性,如实验数据的采集、实验过程的指导、实验报告的在线收集与成绩评判等。

厦门大学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目前已有成熟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一方面拥有独立的门户网站,能实现中心概况、实时新闻、中心动态、全部课程介绍等信息的;另一方面建设有远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能实现实验实训课程开放、学生选课、远程答疑、作业提交批改等教学管理功能。中心特别配套有专门高性能服务器,以满足信息化平台对性能及稳定性的要求。校园门户网站对校内外公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信息,提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链接等相关服务。

教学资源集成在远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上,通过互联网可开展网上学习、考试、评价和互动交流等活动。平台提供不同的权限。

1)学生通过账号、密码由学生端登录系统,完成学习、阅读公告、自我测试、上传作业、实验实训项目练习、在线提问、讨论等内容。

2)教师可通过账号密码登录教师端,完成公告、授课、报告评判等授课行为。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可以设置不同实验实训项目,组织学习与培训,并可以实时查看学员的学习次数及学习效果;针对总体情况,灵活调整个性化学习方案。平台集学习、实验实训、考试、评价、管理功能于一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虚拟实验实训,实现了教学的在线网络化。

3)教务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实现人员管理、教务管理等功能。

4)教学平台的运行与维护由负责后台管理的技术员完成,包括账号管理、权限设置以及实验模板管理。

虚拟仿真应用于教育是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飞跃。它营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由传统的“以教促学”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通过自身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学生可通过互联网24小时操作,彻底打破传统实验室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极大地节省了成本。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中心在建设过程中着力建设成了一支教学、科研、技术人员相结合,核心骨干人员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团队,形成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中心设置主任1人、副主任2人,并成立了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发展委员会。本中心学科专业教师与信息技术研发人员配置合理,有专业教师36名(专任教师兼职为主),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助理教授17人,负责课程制定和教授;工程技术人员38

名,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32人,其中实验指导及资源维护25人,网络资源管理团队5人,负责网站建设、信息、课程教务管理;研发团队8人,与合作企业配合,能根据课程需要完成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维护及更新。

中心借助厦门大学现有青年教师人才培养计划的政策优势、平台优势,通过吸取宝贵经验,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进一步加强虚拟仿真和实验教学方面青年教师人才的培养力度。

5 结语

厦门大学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建设推广,达到了以下效果。

1)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大范围共享,可供本校全校学生共享和部分校际共享。

2)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更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教学环节,增强了教学效果。

3)丰富了实践教学手段,通过三维虚拟现实的动画演示、手工操作,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引导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各种实践环节,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4)实现了高危、高成本、高消耗实践教学环节的现场化。目前开设有核电站运行模拟、精密机床拆卸安装、工业流水线控制等课程,通过虚拟仿真平台使学生有了更好的实践体验机会,增强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5)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厦门大学校园面积近9000亩,拥有思明、翔安、漳州三个校区,在校学生4万余人,虚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为跨校区、跨学科选课提供了可能,学生可全天24小时接入中心远程教学平台进行相关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敬南,张H钟.实验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101-104.

[2]李炎峰,杜修力.土木类专业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4(9):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