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一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一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疗保障制度

新加坡依靠政府补贴和强制个人保险来实现全民医保,通过政府津贴、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保健基金构建了整个医疗保障网络,后三者被称为“3M策略”。

1. 政府津贴:新加坡政府按照门诊和住院两种类型来为病人提供财政补贴。其中,门诊看病,政府为成年人补贴50%,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人补贴75%。对于住院患者,根据住院条件的差别,病房分A、B1、B2、C四个等级。对各等级病房的补贴率不同。如果每次住院总费用超过500新元(C级)至1000元(B2级),即可启动保健储蓄。

2. 保健储蓄计划:这是一项带有强制性的全国医药储蓄计划,国民必须将每月收入的7%~9.5%存入个人专用户头,用于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住院费用和特殊的门诊费用。为避免个人保健储蓄提早用尽或过度耗费,规定保健储蓄在使用时有一定的限度,政府积极鼓励患者选择与自己经济实力相称的病房等级。

3. 健保双全计划:设立于1990年,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首次缴付公积金时,就自动加入健保双全计划并交纳费用,除非主动选择退出。这是一项低廉的重病保险计划,为投保人提供重病保障,万一患上重病或长期疾病需要庞大的医药开支,而保健储蓄又不足以支付这些开支时,可动用健保双全资金。

4. 保健基金:设立于1993年,是政府设立的一项保健信托基金,主要使用利息收入协助贫困病人支付医疗费用,其实质是通过政府买单为贫困者提供医疗保障,是一个托底的国家保险基金。

医疗服务体系

新加坡基本医疗服务为人们提供基本诊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主要包括门诊治疗,诊断服务和药品,出院后的跟进治疗,预防免疫,健康筛查和健康教育。

新加坡基本医疗模式的特色在于引入个人约束机制,个人储蓄支出占医疗费用的大部分,较好解决了其他模式难以解决的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在效率上处于国际前列。

新加坡实行双轨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即政府提供非营利性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私人医生提供营利性医疗保健服务。根据所有制不同,医疗机构分四大类:①公立医院、专科中心或政府综合诊所。②私立医院或专科中心。③私人诊所。④慈善义务机构,包括老人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终端疾病医院、慈善医疗义务中心等。

基本医疗服务由公立的联合诊所和开业医生私人诊所提供,公立医院占主导地位。公立医院提供80%的住院服务,私立医院只提供20%的住院服务。公立医院在床位的供给,高技术、高成本药物的引进、控制医疗成本等方面有更大的影响权重,可以为私人医院定价提供基准点。

新加坡公立医院病房分成4个等级,A、B1、B2、C级,并对不同等级病房的床位进行分配,C级病房床位占27%,B1和B2级病房床位占38%,A 级病房床位占35%,为鼓励患者按需就医,节约医疗资源,政府对不同级别的病房给予不同补贴,其中C级病房补贴80%,B2级病房补贴65%,B1级病房补贴20%,而对于A级病房政府不予补贴。

新加坡医疗体系倡导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费用在个人,4级病房体系和3M医疗保险体系建立,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并把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型医院有机联系在一起,有效整合了医疗资源,形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医疗网络,从而提高了医疗体系整体服务质量和能力。

20世纪80年代,“指导性竞争”被引入新加坡公立医院体系中,公立医院拥有自主经营权,薪酬激励机制,各公立医院重组为企业实体,设立理事会,然后建立以公立医院为核心,以周边综合诊所、社区医院、养老院为支撑的医疗集团,集团内部整合服务、转诊,共享设备、床位、电子病历,发挥综合效应和规模经济。各集团之间则有序竞争,共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民众满意度高。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社区医疗中心的建设,通过财政高投入、高补贴建立起较完善的公立社区医疗卫生中心,覆盖全体居民,并制定了严格的病人逐级转院制度:病人先到社区医疗中心就诊,如社区医疗中心没能力治疗,再推荐转入大型综合医院,这样既坚持了“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又避免了大医院、专业医生看“小病”的资源浪费现象。

医疗价格网上公布

新加坡的医疗价格主要由市场来进行调控,医疗费用公开、透明。新加坡政府对医院药品的价格实行全面干预,其政策取向是医院不允许在药品上获利,对医院药品一律采取零差率政策,药品的出厂价格就是病人的购买价,以借此减少医院药品开支,从而减少医院开支,使费用控制在国家对医院的总费用预算之内。

从2003年起,新加坡当地民众可以在政府卫生部的网站上查看并比较各医院的收费情况,市民在选择就诊医院时,可以查询出各大医院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及单病种费用等,以便做出合理抉择。新加坡卫生部每个月都会定期更新资料,以便公众及时掌握和了解相关情况。

从2007年起,新加坡私人医院的收费情况也被放到了网上公布,对公众来说就更方便了。这种做法其实是双向受益,公众可以了解各医院的收费情况,以便做出选择,医院则可以从网站上知道同行的收费,从而降低成本,保持竞争力。

由于实行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新加坡的医院基本不存在药品虚高定价、过度用药等问题,而医院的药品收入也只占总收入的10%左右。

药品严格管理

新加坡的医药产品,除了本地几个制药厂提供部分需要之外,国内需求主要依靠进口并以欧美国家为多,管理相当缜密和严格。

新加坡药品分零售药和处方药两大类。零售药主要包括维生素类和一般家庭必备的常用药品。药品零售单位主要散布在各大医院的药房药店、专卖店、私人诊所和组屋区的药品杂货店。连锁药房占药房总数的近一半。在处方药的销售方面,零售药店要严格执行药品分类的管理规定,否则会受到严厉处罚。处方药需要病人持医师处方在商店或医疗机构购买,价格一般高于常用药品。通常病人看完病后,诊疗医生即负责从医院配药给病人,基本上不存在外出配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