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特点及评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特点及评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试题综览

2012年各省市的高考试题对文言文的考查,基本上没有脱离考试说明的要求——除了规定背诵篇目中的“识记”外,其余多归入“理解范畴”,而且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单独命题):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乎、乃、其、且、所、为、以、于、与”等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单独命题):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多放在句子翻译里,词类活用有时放在实词意义解释内):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单独命题)。

除此之外,还要求考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分析概括相关内容等。它们基本涵盖了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各省市的文言文中,可以说是万变不离其宗——

统计结果表明,全国17套试卷的选文体裁呈多元化趋势,涉及传记、游记(福建)、议论文(湖南)、书信(浙江、天津)、表(江苏)、堂记(上海)等文体,其中以人物传记类叙述性文章占主导(共计12篇,重庆为《战马记》)。

从选文来源看,叙述类文章直接来自传统正史的材料8篇,其余或来自专人集,或来自《世说新语》,或来自地方志。这些文章无论选自哪个朝代、何种文本,所传人物都以正面形象出王见且以男性为主。作者要么突出其道德品质,要么反映其非凡才华或能力,要么彰显其个性操守,要么表现其行事有方,要么透露他爱护百姓,如全国卷郭浩奋勇抗击金人、全国新课标卷萧燧恪尽职守、彻里“爱护百姓”和“廉洁无私”、广东卷陶澍的实心任事等。他们身上都闪烁出人性的光辉,体现出人格的魅力。

从选文朝代看,今年的文言文阅读考查文本与2011年不同,不以明清为主体(明代的有山东、福建、重庆,清代的有广东、安徽、四川、天津),而多出自明清之前,尤以宋朝居多(全国大纲、浙江、全国新课标、北京、湖南、江苏)。另外,湖北和辽宁都出自晋朝,上海出自汉朝。而且,它们多来自正史、名人文集。表明命题者有意引导学生在平时多关注这些方面,同是也突出了选材的个性化和所选材料的宽泛化。

从文体上看,2009年曾出现论述文,但由于选文难度稍大而受到非议,2010年文言语料中没有出现论述文,2011年北京卷、天津卷又推出议论文本,而今年考议论文的,只有湖南一省。继去年湖北卷考奏疏后,今年浙江和天津分别考了欧阳修和袁枚的两封书信。江苏别出心裁地考了苏辙的墓表。不过,无论何种文本,都符合“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考试要求,突出可读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题型综述

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题型设置一般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前者主要考查实词、虚词、人物品性方面的信息筛选与辨别、内容概括等,后者主要考查断句和翻译,也有极个别涉及文意理解和观点态度的把握。

(一)实词含义的理解

理解文中占绝大多数的文言实词,是理解整篇文章的基础与前提,综观各省份的考卷,文言文的第一题,均是考查文言实词——要求在具体语境中解释词语(实词)含义。因为是客观题,又是释词,因此,除了正误选择之外,别无其他形式(上海卷除外)。从考查情况看,所选文言实词多数属于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重点实词范围,像“绝”“就”“举”“胜”“卒”“固”“闻”等,但也有一些不属于规定范围内的,但这些字在课内文章里均出现过,如江西卷的“籍”(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为“登记,没收”意,我们在《鸿门宴》里就学过“籍吏民,封府库”的话,意思与之接近。这就告诉学生,既要以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为主抓重点,扎实掌握课文内的重点实词,又要适当延伸,拓展课文外的实词特别是容易搞错的实词,理解其含义。如“致仕”常指官员辞职归家,但有人会根据字面义,理解为做官,意思刚好相反;又如“多”有“称赞”义,课文没涉及过,但江苏卷中“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和北京卷中“人用是多疑名”中的“多”,都是“称赞”的意思。

文言实词,含义多样,我们不能拘泥于某个意思,而要根据不同的语境,理解其在特定语言环境下的意思,并且弄清它是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还是古今通假,只有迅速知道某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才能快速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虚词意义与用法的辨别

文言虚词的用法最具灵活性,它往往随文而定,不拘一格。文言文阅读常把它放在第2题来考查。2012年共有10个省份考了虚词:江西卷“以”“且”“之”“其”、广东卷“为”“之”“所”“以”、山东卷“而”“为”“以”“乎”、安徽卷“以”“则”“于”“为”、浙江卷“而”“其”“以”“所”、北京卷“然”“为”“以”(第一个“舍”为实词)、四川卷“其”“而”“以”“为”、天津卷“以”“之”“于”“其”、湖南卷“为”“之”“以”“其”、上海卷“与”“为”“而”“者”。这些虚词,都在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重点虚词之内。综上,所考虚词出现的频率为:“以”9次、“为”7次、“其”5次、“之”4次、“而”4次、“于”“所”各2次、“且”“乎”“与”“者”各1次。

含有这些虚词的语句常常是一句出自试卷材料,另一句出自教材。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是对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辨别——“意义”指词语的表义内涵而言,即它表达哪方面的意思:多数虚词,其实重在用法,即词性和功能,因为它没实在意义,只在语言的逻辑关系上起作用,如“之”当结构助词时,是取消句子独立性还是起连接作用,辨别时要特别注意。更重要的是,辨析文言虚词应把它放在特定语境中加以具体分析,尤其要注意其所在位置、前后搭配等,要联系上下句,而不能孤立地就句论句。若碰到两句话难以区别,则可用适当的方法,如北京卷“何以报为”和“妻卧草中以号”,前一个“以”是表反问的“何以……为”结构的一部分,“何以报为”就是“要回报干什么呢”的意思:后一个“以”表修饰。前一个“以”不好翻译,但后一个“以”的用法比较明确,用代入比较法即可知道两个“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