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化“教师被动教”为“学生主动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化“教师被动教”为“学生主动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案例背景】

《温度与气温》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第三节的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温度与气温的相关知识,由于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温度的概念以及温度计的科学使用方法,本节课的重难点就在于教室内外四个地点的温度的比较,学生自主分析比较最终选择最能反映学校气温的地点,总结出气温是室外通风阴凉处的温度。但是教师是积极地直接教授这个知识呢,还是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这个全新的知识,学生主动地学呢?如若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分析测量的数据,怎样懂得室外通风阴凉处的温度是最能反映学校气温的地点呢?为了寻找“学生主动学”代替“教师被动教”的最佳方式以及带着以上这些疑问,对本节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案例描述与分析】

一、牛刀小试

现场描述

教师在课件中展示由教师测量的教室内外教室里、走廊上、阳光下和大树旁四个地方的温度。

室内外温度记录表

测量点 教室里 走廊上 阳光下 大树旁 气温℃ 32 27 30 26 师:这是老师测量的教室内外四个地方的温度,教室内外的温度哪个高,哪个低?

生:教室里。

师:教室里的温度为什么高一些呢?

生1:人多。

生2:门窗关着,不透风。

师:那我们应该选择教室外还是教室内的温度来反映学校的气温呢?

生:教室外。

师:你能给教室外的走廊上、阳光下和大树旁的温度排排序吗?

生:阳光下,走廊上,大树旁。

师:那哪里的温度更能反映学校的气温呢?

生1:阳光下。

生2:走廊上。

生3:大树旁。

师4:阳光下。

……

【评论】本节课的课堂看似很热闹,师生一问一答,好不热闹。但似乎课堂的主角并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温度是教师测得,学生被教师一个个问题问的一愣一愣的,其实并不明白教师的意图在哪里。由于教师只是用几个问题就想让学生自己做出室外最佳地点温度测量的选择,在大部分学生已有经验中,认为室外阳光下的温度才是真正反应我们周围大气温度的,他们无法根据出示的数据自己得出室外阴凉通风处的走廊或大树旁才更能反映学校的气温。这节课最后就是通过教师的直接告知走廊或大树旁最能反映学校气温,学生对此还是一知半解,根本不知道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地方根更能反映学校的气温。学生无法独立自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也发挥得不够。

二、牛刀二试

对第一次试教进行反思之后重新调整了教学目标,对教学教学环节进行了新的布置开始第二次试教。

师:在上节课我们同学已经分别测量了教室里、走廊上、阳光下和大树旁四个地方的温度,并请大家在作业本上做好记录工作。有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测量结果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老师,我的。

教师将这位学生的测量结果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的测量结果,将自己的测量结果比较一下,我们一起来分析,教室内外的温度哪个高,哪个低?

生:教室内

师:教室里的温度为什么高一些呢?

生1:人多。

生2:门窗关着,不透风。

师:那我们应该选择教室外还是教室内的温度来反映学校的气温呢?

生:教室外。

师:那教室外的三个地方的温度该做怎样的选择呢?请同学们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该选择哪个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学校的气温?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番。

师:那哪里的温度更能反映学校的气温呢?

生1: 我跟我同桌认为是走廊上,因为那儿的温度不高也不低。

生2:我认为是大树旁,因为那的温度最低。

生3:大树旁。

师4:阳光下。

……

【评论】将测量温度的任务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到室外亲自感受各个环境的温度,自主测量并做好记录。让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保持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汇报实验成果,并通过分析自己的测量结果和与同桌的讨论以及教师的引导,这为学生自己得出气温的概念减轻了难度。但本环节的设计还是有差强人意的地方,比如学生的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吗,这样是不是缺少了科学的严谨性呢,要是展示结果的学生是错误的怎么办,学生不能得出最能反映学校气温的地方是大树旁或走廊怎么办呢?就带着这些问题,我就在一次对我的教学设计方案作了一些调整。

三、大试牛刀

在本节课的前面我设置了**学校小气象站的情境,班级的学生就是小气象站的 小小气象员。

师:在上节课我们同学已经分别测量了教室里、走廊上、阳光下和大树旁四个地方的温度,并请大家在记录单中做好记录工作。有哪些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测量结果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1:老师,我的。教室里29℃,走廊上27℃,阳光下30℃,大树旁26℃。

生2:教室里……

生3:……

生4:……

教师将这些学生的测量结果汇总在一张表格中展示给学生看。

测量点

气温℃ 教室里 走廊上 阳光下 大树旁1 29 27 30 262 31 25 31 263 26 26 27 264 30 26 27 255 师:我们每个人的测量结果一样还是不一样啊?

生:不一样。

师:怎么回事呢?是温度计坏了吗?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每个人的测量结果都不同呢?

生1:测量时间。

生2:地点不同。

生3:使用的温度计不同。

师:每个人的测量数据虽然不同,但每个人测得都是当时真实的气温。那我们到底该选择哪个数据作为最能反映当地气温的温度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真正的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气温。

师:在气象站里,温度计放在室外一个叫做百叶箱的箱子里,距离地面1.5m,百叶箱通风,又能防止阳光直射。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这是真正的气象员如何测量气温的。我们又该作何选择呢?请大家根据老师发下去的学案上得四个问题想一想,议一议,小组讨论一番。

学案上的问题:

1、 教室内外的温度哪里高,哪里低?

2、 教室内外的温度哪个更能反映学校的气温呢?为什么?

3、 你能给教室外的走廊上、阳光下和大树旁的温度排排序吗?

4、 哪个地方的温度更能反映学校的气温呢?为什么呢?

小组讨论

师:那我们应该选择教室外还是教室内的温度来反映学校的气温呢?

生:教室外。

师:那教室外的三个地方的温度该做怎样的选择呢?选择哪个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学校的气温?

师:那哪里的温度更能反映学校的气温呢?

生1: 大树旁,室外阴凉通风处。

生2:我认为是大树旁,那里的温度也适宜。

生3:大树旁。

师4:走廊上。

……

【评论】这节课设置了**学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小气象员的角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多人汇报测量结果,汇总分析表格数据,更加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为了让学生做出最佳气温测量地点的选择,教师先介绍了真正的气象员是如何测量的气温,告知学生室外阴凉通风处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让学生先有一部分气温的知识,再让学生针对学案上的四个问题小组讨论,得出最佳气温测量地点,当然教师要引导各个小组做出正确的结论。第三次试教较前两次更顺利一些,无论是教师的引导方面还是学生的讨论思考回答问题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体现也更加明显了。有进步,但对于教师的课堂节奏的把握能力,引导学生的能力还得做很多的努力,有待加强的!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落实《温度与气温》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和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关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一改再改,下面就“寻找‘学生主动学’代替‘教师被动教’的最佳方式”这一问题做一些反思。

1、 要想学生“主动学”,教师有时可以不用“积极地教”

要想学生“主动学”,教师可以不用“积极地教”,这是什么意思呢?教师要懂得学生才是一节课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舍得让出课堂的时间,把课堂的黄金时间还给学生。课堂上分析的数据是学生自己测量的,自己统计分析,最佳温度的地点选择是学生自行判断的。这个学习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时的教师就可以不用这么积极地进行干扰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时的科学课堂是活泼生动的,这样的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2、 要想学生“主动学”,教师有时必须“积极地教”

本案例所呈现的内容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四年级的其中一个班级的试教中,教师让学生对自己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最终选出最能反映学校气温的地点,这对学生来说较困难。大部分学生认为气温是室外阳光下的温度才是气温,根本无法自己得出室外阴凉通风出的大树旁或者走廊是学校最能反映气温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想学生“主动学”,教师这时必须“积极地教”,本人将真正的气象学家如何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先告知学生,再让学生分析数据,选择最佳气温测量地点。这样做有一部分同学能学以致用,根据气温的概念能选择大树旁或走廊作为反映学校气温。

学生的“主动学”与教师的“积极地教”原来是相辅相成的。如何引导学生,如何用启发性的语言启发学生这是本人作为一个新教师的最缺乏的地方。这也让本人意识到今后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落实上,课堂教学节奏的掌握上还要下很多的功夫。新教师问题多多,遇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不断反思,不断实践!

如何寻找“学生主动学”代替“教师被动教”的最佳方式,化“教师被动教”为“学生主动学”,是每位小学科学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这必将是一个不断深入探讨的话题。 (上接第52页) 美国心理学家谦?詹姆士说:“人类本性上最深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更愿意被赞美。因此,用含有激励意义的赞美性的语言去肯定、去评价学生是很有必要的。在教育活动中,可有意识地在某些场合进行语言诱导,激发学困孩子隐藏着的闪 光点,进而增强他(她)的自信心。对他们不懂的问题,老师千万别批评、责备。适时、适度地对学困生放宽要求,关心和注意他们的行为,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恰当的荣誉。提高他们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让他们也享受到受人赞赏的愉悦心情,从而积极地去面对各种学习活动。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陈瑜。青少年学习困难的成因与矫治[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4)。

[2]王国华。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

[3]周炎根。自我效能理论对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4]李锐,等。试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教师素质[J].现代教育科学,2003(4)。

[5]杨琼丽。学困生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