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借你一双慧眼 把高考看得真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考试说明的出台,2015年高考已经悄然掀开“大幕”走上了前台。媒体、教师乃至于学生都在“悬揣”它的“真容”,但是往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它的出现一定多在我们的意料之中,而少有意料之外的因素。因为高考已经走向成熟,稳定性早已成为其最为优秀的品质之一。
现代文阅读这一部分,变与不变都是明晰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不变,文学作品的阅读基本不变,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被添加了新闻,而且题型中那道选择题也非“必须之有”了。
论述类文本,首先在于它的论述性。2015年考试说明将2011年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作为示例,值得我们认真推敲。不能简单认为今年材料会选文学艺术类题材,因为这个示例的价值首先在于明确了这两点:一是选文本身一定具有鲜明的论述性;一是选项拟定要能检查甚至重在检查考生对论述性的把握:把握观点的科学性,把握材料概括的准确性,把握观点材料的一致性等。下面是示例材料中的一段(其中序号为笔者添加),透此或许能看出材料的论述性特点。
①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②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③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④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⑤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⑥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诵”并提。
②③是对①的阐释,分类说理,体现出“述”的特点。④⑤是对③的阐释,举例证明,体现出“论”的特点。⑥自身有理有据,其中“所以”后文字为结果,“所以”前文字为原因,因果论证。试题第1题B、C、D三项和第3题A项主要考查对这六句的理解和辨识正误的能力。
1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1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1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3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其中1B是对①②的部分合并和整合,1C是对④⑤两句的整合与概括,1D是对⑥的句式变换,是将原为的常式句变成倒装的因果句,3A是对①③的合并与转换,其中转换点在“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其源自“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四个选项的“表述”或“理解和分析”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假如我们平时训练的论述类文本,其中材料没有这样鲜明的论述性,或者其中选项不在论述性上做文章,那么那些试题就偏离考试说明,尽管程度有别。
若上面分析更具实质意义的话,那这就意味着进行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首先要考虑选材的论述性是否突出,而不是考虑选材的学科范畴。若热衷于将学科范畴作为第一选择标准,往往就会侧重于文学艺术、历史和文化教育等社会学科领域。而考场一旦面对“科技黑箱”之类话题的文本,就容易遭遇高考的“无常”。
其实,突出论述性也是“课标”的客观要求。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首先在于“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够概括和提炼文本的观点、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作出初步的评价。”(参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是理解,是信息的加工,是对已有信息评价和对新信息发现的过程,绝不是简单的“校对”(还美其名曰“把握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倘若文本中很难找到观点和材料的关系,那这样的选文便有先天不足。而“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也不是单纯靠限制语来实现,而是要让观点建立在真实、充分的论据上。就全国课标卷来说,我们建议考前按照这里推荐的思路,去多研究高考真题(2009年至2014年高考相应题目)。
总之,论述类文本阅读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所选千字文要具有很强的论述性,其中的理据关系相对多样复杂;模拟试题选择要切合高考实际,选项本身表述要体现选项对原文的理解和概括,而题干中含有“分析”字样的试题选项尤其要体现理据关系,并将理据关系作为考查点甚而设误点;无论是选文还是选项,在语言的表征上都有鲜明的呈现――如关联词语的出现频率较高。
文学作品的阅读,集中在小说上。小说选料,高考并不纠结于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也不纠结于有名气的作家还是一般作家,而是要看所选篇目本身的质量,看小说含蕴考点的丰富程度和典型程度。试题保持各自的稳定性,如全国课标卷稳定在有一道五选二试题,三道主观试题。但是需要讲明白的是探究性试题。探究,目前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但用法也很乱的概念。有时,它宽泛无边,随处可见它的身影;有时,它又谨小慎微,被人为限制在非常狭小的圈子里,如专指作品意蕴的发现与挖掘。根据高考真题,结合我们的认知,我们认为探究是相对于理解、分析、评价而言的一种语文能力。它可以适用于作品的语言、情节、形象、环境、技巧、结构、主旨等。
(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2014年全国课标卷Ⅱ)有人认为,小说以“我以多种不同的方式笑,却不了解我自己的笑”结尾,这样的安排有点画蛇添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8分)
(2013年全国课标卷Ⅰ)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2013年全国课标卷Ⅱ)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2012年全国课标卷Ⅰ)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上述五道高考试题,探究的对象依次是小说的结构(后记)、语言、技巧(对比)、环境(环境之于人物的关系)和人物等。但是现实往往是2012年试题出现之后,模拟试题很难超出这个圈子,自然很难达到2013年的灵活;2013年试题出现之后,模拟试题探究的命题思路虽然被进一步放开,而达到2014年的灵活依旧难以保证。原因是对探究的谨慎,或者说对探究与分析之间界限的不当认知。假如哪位高人在2013年高考之后2014年高考到来之前命制了如上述2014年全国课标卷Ⅱ中那样的试题做模拟,估计会被审查掉,理由很简单――“一句话”怎么能作为探究的对象呢?
其实,探究,不在乎其对象是作品的主旨还是文中的一句话,也不在乎它是整体还是局部抑或是其中的某一个要素,而是在于读者会不会或者能不能由此深入到一个“神秘的世界”,见仁见智,只要读者愿意继续“挖掘”或“清理”,总能有不断的发现和惊喜。换句话说,假如我们同学同时读一篇小说,对其中的某一要素或某一句话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对方理解和认可,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探究的点。这是我们备考小说阅读尤其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要说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实用类文本。传记阅读没变,但是一篇新闻,着实新奇,好像公务员招考中的试题。样题选文共有四个材料,有消息、新闻调查、新闻访谈等片段组合而成。而试题更加强调综合分析能力,比较阅读的个性被彰显,不同观点的分歧碰撞大大增加了读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实用类文本阅读难度因此而增加,高考中文学类作品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分差”或许因此得以较理想地再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2015年现代文阅读选考部分,难度会大于以往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