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发挥地方文献作用,推进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发挥地方文献作用,推进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大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中,图书馆正日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化公益事业的一部分,图书馆除了承担着为科研和生产服务、为地区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服务外,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而作为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则应积极发挥地方文献作用,为本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各项建设服务。近年来,很多民族地区成了中外旅游的目的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成了民族地区旅游的“卖点”。因而,搜集整理地方文献,使之传承发展,并发挥重要作用,是民族地区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

地方文献的范畴及意义

地方文献是特定区域内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的总合,所反映的是特定区域内自然环境的沿革、发展及现状,还包括人文地理、历史、社会经济、地方经济、社会结构、民俗、地方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政治、宗教、方言等。而在朝代更迭过程中,地方文献还受到中央集权的屡屡破坏。如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沐英在大理文献楼将历史文献典籍付之一炬,使大理地区的历史文化几乎处于“断代”的状态。地方文献的形式又与语言文字有密切的联系。有些民族的社会发展较为迅速,文化上受汉文化的影响较大,所以地方文献中以汉字记录的比例也比较大。而有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把本民族的各种历史事件、传说故事、风俗习惯采用各种不同方式记载,有用符号代替的,也有象形、摹仿汉字的。有的民族还用手势、队形及各种表现方式对事件进行反映,有的则以口头形式流传。各民族地方文献形成与发展的差异,必然带来民族地区图书馆收集工作的特殊性,收集范围也不能限制于地方志、人物志、科技史志及本地区发行的一切正式出版物,还应当包括民族地区采用不同方式方法记载流传下来的一切能反映民族地区风貌、经济、山川、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资料。按各民族地方文献的形式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正规出版物。民族地区由于受社会发展、政治经济、语言文字的局限,正规出版物的数量与质量上都不能与内地相比,但一些地方也有地方志、报刊等,还有出版物中涉及有关民族问题的部分,民族地区政府部门有关法令、材料汇编及外地著作反映民族地区的作品,及各种调查报告等,均属地方文献。二是非正规出版物。非正规出版物是构成民族地方文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民族中为了反映某一历史事件,纪念历史人物等各种事件记载的碑刻、石刻,民族自然村的乡规民约碑、人物题记等均可制为拓片、照片进行收集;由于边域纠纷冲突引起,对边疆领土划分、冲突事件进行详细记载的各种抄本、图册;各个民族家庭中、自然村中对各种事件记载的家谱、村谱、户籍册、统计表;至今流传在民族群众中的各种经卷、史诗及各民族采用不同方式对本民族事件记载的各种抄本、稿本;能够为研究民族历史、民间艺术提供一定研究资料的画册、画卷及能够反映某一历史风貌的照片图册;民族中受语言、文字限制,采用各种不同方式对历史事件进行记载的实物。三是口头流传的“资料”。比如民族地区的民间艺人演唱的传说、叙事诗,曲谱、曲调及各民族中广泛流传的神话、民间故事等。如白族地区口头流传的大本曲,经过记录整理后也是较好的文献资料。有的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地方文献资料着眼于实物资料和口头流传的活资料。

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促进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

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内地而言,边疆、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建设要滞后得多。不论是软硬件建设、信息化建设还是员工整体素质都与内地有较大差距。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当然要抓软硬件建设、抓信息化建设、抓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但也可以结合本地区、本民族实际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比如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应用就是其中具有特色的一项。因为一个民族地区的图书馆代表着这个地区文化发展的程度,而地方文献又是这一地区风貌的“百科全书”,某些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又是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因此,应当抓实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应用。

首先,明确图书馆承担的任务、服务对象、地方特点。民族图书馆承担着开发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为繁荣本民族各项事业服务的重任。应收集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文献资料,建立必要的民族档案。对当地少数民族的政治状况、经济水平、文化资源等都应有全面的了解,另外较为重要的一点是全面掌握民族语言。根据民族档案的记载,对本地区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等,按时代或其它形式进行编排,列出一定的采访计划,以本馆的所在地、本馆的性质、服务对象来确定收集重点,以避免盲目性和脱离实际。其次,建立地方文献呈缴制度;用法律形式和地方行政手段来保证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这一措施是收集地方文献的最根本的保证。通过本地区的政府明文进行规定,本地区的各种文献编撰机关、科研、企事业单位应积极主动遵守本地区政府的呈缴制度,让群众了解地方文献对本地区文化科研、生产经济所起到的重要意义,使大家真正体会到呈缴各类出版物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其三,民族地区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相对而言难度要大一些。有些资料,一般不为当代人所重视,极易散失,而过后又极少存本,有些散失在单位和个人手中,识者为宝,不识者为草。这就要求在搜集时应坚持“宁宽勿窄,宁宽勿严”的原则。第四,增加横向联系。和当地档案馆、博物馆、文管所等有关单位取得联系,建立搜集地方文献网络。还可加强与外地图书馆、博物馆的联系与协作,交流各种书目索引等。第五,广泛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挖掘地方文献。地方文献资料从古到今大部分都产生在民间,而大部分都是非正式出版物,所以很多文献流落在民间,而散失量很大。因而积极深入民间,挖掘地方文献,对于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意义。第六是对本地区地方文献进行系统调查、建立尽可能完整的地方文献书目。

在征集地方文献的具体方法上。一是搞好宣传、发动,并深入普查和征集。对于国家机关团体,多采用无偿征集方式,必要时付给劳务费;对于个人手中持有的文献可采取收购或以物易物交换等方式,自愿捐献更好,并适当情况下进行奖励,对一时采集不到的原件或重要文件,可复制。对石刻的史料,应立即拓片,并注明出处及时间,民族地区的民歌、歌谣、故事、古代建筑等应进行录音、拍照、整理收藏,对有些特殊的、受时间限制的文献,也可拍照保存。二是召开读者座谈会,发放征集地方文献调查表,争取读者的协助支持,以便提供线索,进行访求和征集。三是做好地方文献截流,防止继续无序流向及散失;图书馆应经常与旧书店、废品收购站、造纸厂进行联系,注意检收有价值的资料。四是与本地区各类型图书馆联合编制《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从中取得交换、征集、访求线索,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五是制定计划,设置专门机构或确定专人主动搜集;采集人员应具备采购书刊的基本能力,熟悉本地区的历史现状,掌握地方文献资源,具有一定学识水平及辨别能力,更加注重对当代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有了这些独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献作为民族地区图书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图书馆在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可谓独树一帜、别具特色,在民族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发挥地方文献在民族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对于民族地区的图书馆而言,地方文献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将对民族文化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年来,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逐渐兴盛起来,地方文献又日益凸显其重要作用。地方文献从如下几方面推动民族文化建设:一是为研究民族族源问题服务。有些研究人员一直苦于没有这方面的文字资料,只能借助于考古来开展研究工作,但考古发现往往没有文字依据。地方文献资料中的家谱、族谱、村史对这方面有着详细的记载,家谱中记载着家族的变迁,对研究地方民族族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佐证。二是用于研究民族历史人物。地方文献中的碑刻、名人题记中对此就多有记载,如“王崧墓志”对研究云南修志名家王崧的生平就提供了原始资料。三是用于研究民族文化的形成及民族文学的演变过程。例如,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洱源县西山乡保存的白族民间演唱曲本、谱本、民歌抄本、稿本及流传在民间歌手耳口相传的唱词中,能找到大理国、元、明时期的一些文史资料。而这些史料几乎没有官方传承,因为沐氏统治云南时期已将地方典册和珍贵史料悉数焚毁。大理市喜洲的“山花碑”,文字方面借用汉字记白语,书写采用“三七一五”的形式刻在碑上。这些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为研究白族民间文学的发生发展,研究民族的历史和语言的发展,民族诗歌的源流和走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四是用于研究民族中的和自然崇拜。在各种传说故事、经卷、神话、叙事长诗、还有部分民间艺人演唱的曲抄本、民歌中,对各时期和自然崇拜的形式都有记载。五是用于研究民族艺术史、音乐史。大理国时期的《张胜温画卷》,南诏国时期的《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及各个时期的大本曲唱本、吹吹腔谱本及民间艺人口中流传的演唱曲谱,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南诏奉圣乐》则为后人提供了音乐及宗教、政治研究的重要史料。六是用于研究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及指导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如云南大理流传下来的《蛮书》、《南诏野史》、《白国因由》等不仅为后人了解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今人创作文学作品提供了参考依据,比如众所周知的长篇小说《天龙八部》,就参考了大理国时期的大量史料。而散落在民间的山歌、传说等,也为享誉中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出炉作了重要贡献。再如洱源县境内的《段信苴宝摩崖碑》等白语汉文碑刻,也为研究古代大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随着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建设的推进和旅游业的发展,地方文献将会承担更加重要的职责,图书馆在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变得更为直接。

发挥地方文献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民族地区而言,地方文献中彰显的人生观、世界观及等,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显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同志“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事实上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等思想,在民族地区更深入人心,在文献中多有记载。比如云南大理古代碑刻中的“种松碑”、“护鸟碑”等。而“禁赌碑”则更为直接地对赌博行为进行规劝,起到教化作用。白族大本曲、吹吹腔中,有一部分是宣传伦理道德、忠信仁义、睦友亲邻、扬善惩恶、保护自然、关爱生命、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应当承认其中有一些糟粕,但大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用的。而其它民族地区也同样有一整套的集体规范,这些规范对约束人的行为、遏制人的私欲、民族团结和谐是有益的。而这些传统文献恰恰最能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对民族地区的领导干部同样起着教育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地方文献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呢?笔者认为:一是专门将地方文献中与现代和谐理念中对接的部分用简明易懂的方式整理出版,供广大干部群众传诵阅读;二是将地方文献中与现代和谐理念相融的歌、舞、乐重新整理编排,供演出之需;三是将散落在民间的叙事诗、民间故事、神话中的精华部分以诗、文、书、画、歌、舞、乐等方式进行再创作,深入工厂、农村、社区、街道巡回演出,寓教于乐,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生态观、道德观、伦理观。而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单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挥地方文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是重要的一环,而县级图书馆、乡镇图书室是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桥头堡,地方文献更是大有可为。碑铭、刻石、村规民约、民间故事传说、各种山歌、调子、本子曲、戏文、经卷、族谱、家谱、村谱及古建筑的图片文字资料等,都是地方文献的组成部分。如果能重新审视其价值,将这些文献合理利用,在新农村建设中是有重大意义的。比如前面提到的“舍田碑”、“种松碑”、“禁赌碑”、“护鸟碑”及村规民约等,对于规范群众的行为,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无疑意义重大。而山歌、戏曲、情歌、叙事诗等则可以加工整理、编排演唱,活跃群众文娱生活。至于更为重要的文史资料,则为研究乡村发展提供了线索,其作用是不言自明的。特别是民族地区和广大山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枯燥,很多群众不懂汉语,对发达地区的思想、观点、生活方式都有陌生感,如果能结合当地实际,以当地的文献资料为蓝本,逐渐对其进行引导、帮助、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积极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是做好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并将图书馆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之一。民族地区图书馆应当发挥地方文献作用,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图书馆建设。

参考文章:青海图书馆《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搜集与利用》

文秘无忧网《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民族文化论坛主持 廖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