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APP广告赚钱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核心提示: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为广告商提供免费渠道,只有当用户为这则广告掏了腰包,广告商才会向平台支付相应费用。
《支点》记者 罗乐 刘真真
移动互联网时代孕育着无限可能,比方说,逛超市还能赚钱。
周末的下午,和一家人在超市里闲逛,顺便采购一些家用品,的确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不过,这件事情现在可以变得更有趣:你可以拿着手机,根据手机里面的游戏提示,去寻找那些不起眼角落里的“彩蛋”,它可能是一款新推出的口味不错的巧克力,也可能是一瓶正在降价促销的酱油。当你集齐了一定数量的“彩蛋”,那么恭喜你,你会获得这家超市的电子抵用券、商品优惠券或者其他更棒的东西。
这是一款超市推出的新游戏?当然不是,这是一种以广告为核心内容的app。是的,你没有听错,这种应用里面除了广告什么都没有,但是你无法拒绝它――在这里,每个用户都能够通过观看广告并参与小游戏的行为赚取一定的利益。
请我看广告,你得付费!
这种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手机应用,实际上是移动手机广告的一种形式。移动互联网广告是通过移动设备(手机、PSP、平板电脑等)访问移动应用或移动网页时显示的广告。随着智能机的发展,手机APP(即手机客户端,包含手机软件或手机游戏)已成为品牌广告主传播的新渠道。现在,移动互联网广告集中体现为两种形式――Admob和Iad(苹果自家的广告平台),Admob主要是在应用中嵌入banner(横幅),点击广告后会通过浏览器打开网页;Iad则不用打开浏览器,直接在应用中展示广告。
不过,今天我们所谈的这种广告APP,则不同于以上两种――既不是在应用中插入广告,也不在苹果的Iad平台上展示广告,而是提供了一个类似于Iad的广告平台,不同于Iad的是,这种平台直接面对广告投放商和用户。而用户则可以通过使用这种APP,完成其中的一些小游戏,以赚取相应的报酬。换句话说,广告投放商,如果要请用户看他们的广告,那可是要付费的!
对于广告投放商而言,他们非常乐意为用户的行为付费。在传统广告界,无论是纸质媒体的硬性广告,还是互联网视频广告,都无法做到如此亲密的和用户互动――当用户在晚饭时间走到肯德基门口,就会收到肯德基的广告,也许是扫描二维码获得优惠券,有可能是新品的促销券……总之,用户花10秒钟看完了肯德基的广告,获得了肯德基派发给用户的“小福利”,在下一秒钟,用户很有可能立马抬脚进了肯德基。
这不得不让所有的广告投放商为之心动,因为每一笔广告投入都能够收获相应的广告效果――广告投放商只有在用户有所行动的时候,才需要付费。这简直是太惊人了!
其实,这种互动广告营销模式,正是风靡全球的SoLoMo概念的体现――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Mobile(移动)。有米传媒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李展铿曾撰文阐述了这种营销模式的理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接受广告主传达的信息并作出反馈的过程,除了此前提到的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外,还有达成某项任务、玩游戏等方式。”他指出,对区域类广告主,例如需要同城团购、区域促销的客户,帮助他们找到区域目标受众并且定向投放,可以让广告投放的精度从几千米缩小到几十米,从而大大提升营销效果。
“你的厕所时间价值两元”
胡倡斌所经营的筋斗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就推出了这样一款应用:赚赚。胡倡斌调侃说,他们曾经这样宣传自己的APP――“你的厕所时间价值两元”――动一动手指,回答几个和广告相关的有趣的问题,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报酬,这个报酬可能是话费、Q币等日常所需要用到的虚拟货币。
从传统广告业转型到互联网,胡倡斌的想法很简单,反正要拿一定的钱去投放广告,与其把钱给广告搭载的平台,还不如把钱拿出来去吸引用户看广告。“从传统理论上讲,用户记住一个品牌,可能需要接触7次相关的信息,但是如果我们能让用户用心去看广告,也许1次就记住了。”胡倡斌说。
作为一名资深的广告人,胡倡斌对互联网模式下的广告有着比较深入的思考。“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不可逆转,然而现今,移动互联网由于受屏幕的限制,广告呈现方式受到了很大约束,常规的banner条幅广告不能满足广告主的投放需求,实际投放效果也非常有限,传统的互联网思维很难突破这一瓶颈。”胡倡斌说,“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模式。”
很显然,胡倡斌认为已经找到了这种模式,那就是赚赚。“人们登录赚赚的目的很纯粹,就是看广告,从而赚取积分,并用积分兑取话费、Q币及移动互联网上的其他付费项目。”胡倡斌对自己的模式很有自信,“这种方式首先在心态上是消费者的主动行为,与传统广告被动接受广告的排斥心理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预示着消费者会平和的、积极的面对眼前的广告,甚至会感激广告给消费者所带来的积分奖励,会希望看到更多的广告,因为广告越多回报越大。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广告模式。”用胡倡斌的话说,“可以想象以后谁还会去看一个不给报酬的广告。”
“互联网思维”做广告
其实,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的兴盛,很早就开始了。但是到了2010年,移动互联网广告行业开始洗牌,2013年,移动互联网广告公司由2010年前的上百家减少到了十几家。
让这些企业不得不关门大吉的,正是广告的计费模式。打个比方,在banner广告的方式下,广告主给广告平台按照CPA(按效果付费)模式结算,广告平台给开发者则是按照CPC(按点击付费)分成。由于banner广告的转化率比较低,很可能几百次点击才能有一次激活,中间可能有10倍的差异。所以亏掉的钱只能是投资人给的钱来补贴。
不同于传统计费模式的是,新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计费模式可能会被CPS取代,即以实际销售产品数量来换算广告刊登金额。
简而言之,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为广告商提供免费的渠道,只有当用户为这则广告掏了腰包,广告商才会向平台支付相应的费用。而平台所需要做的,就是鼓励研发团队去提高广告所带来的用户体验,以赚取更高的报酬。在这种模式下,平台商和广告投放商都能够获得更加合理的价格。
在创新付费方式的同时,这种新的广告APP模式还非常好地体现了“互联网思维”,将用户的广告体验满足感不断扩大,而这正是通过资源互换来实现的。
“比方说,赚赚的积分可应用于各个APP的资源交换,并形成一个新的支付模式,而不仅仅是现在单一的货币支付方式。新的支付模式打破了现金支付的瓶颈和障碍,为APP收费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胡倡斌说。
进入“私人定制”模式
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确是一个“大蛋糕”。Gartner(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之一)在今年报告称,2014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广告开支将从去年的131亿美元增加到180亿美元,而2017年将达到419亿美元,几乎全球所有地区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开支都呈强劲增长态势,尤其是亚太和北美地区。
同时,报告还指出,从2015年至2017年,推动移动互联网广告开支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市场条件的改善,如服务商合并、衡量标准化和新的精准广告技术。
丰厚的利润,让一批互联网巨头纷纷垂青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根据移动互联网调查数据,在国内移动流量中,近七成集中于腾讯、阿里和百度。而这些互联网大佬也要在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分一杯羹。
目前,腾讯主要依托广点通和聚赢平台,主打社交平台广告;阿里巴巴则以8000万美元收购开发者服务平台友盟,力图在大数据上有所作为;百度主要基于PC端的广告联盟和无线部门的应用市场来做。
“对于这些大众平台来说,广告的盈利模式太多了,他们完全可以做成闭环。小众平台要想盈利,就得走定制路线。”胡倡斌说。“在未来,我们的APP可能会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品类的广告,满足他们对虚拟货币的需求,年龄、地域、爱好都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这就是大数据的概念了。”
考验数据管理能力
不过,再好的移动互联网项目,都要过数据这一关。由于使用了在线模式记录用户的虚拟货币信息,那就意味着,用户很有可能在某一次更新系统后丢失自己的虚拟货币――这对于用户体验是极大的伤害。
而篡改用户虚拟货币信息、盗取用户资料这些移动互联网司空见惯的问题,也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在平台上,有用户的“钱”!
而数据管理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于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对于创业型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而言,做好大数据并非易事,要通过大数据来做好用户的精准营销,更加考验功夫。
当然,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到的,有许多专攻大数据应用的公司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在移动互联网,只要有好的模式,永远不怕没有资源来实现它。(支点杂志2014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