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爸爸去哪儿》的教育视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爸爸去哪儿》的教育视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在的孩子有充裕的物质条件,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是,不少孩子却常常感觉孤独无助,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孩子只有得到父母的陪伴与关注,有经常的、融洽的亲子交流,才能健康快乐成长,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何为幸福?何为孩子眼中的幸福?幸福是人类的高级情感,是指一个人的状态得到改进而产生喜悦、满足和感恩、富足的心理感受;是在一定温饱和安全条件基础上,在社会生态环境下,拥有能产生幸福感的要素、机制、动力的生活和生活状态。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一个人同时处于爱与被爱的状态中,就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喜悦感、满足感、信赖感以及被认可、关爱与信任。

在很多父母看来,只要孩子衣食无忧,他们就是幸福的。但家长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孩子眼中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呢?

一、儿童的幸福就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有一个情节:村长问孩子们的愿望(什么时候最幸福)时,孩子们的回答其实是很简单的,他们的回答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幸福就是有爸爸妈妈陪。

Kimi的愿望是,最想要爸爸陪着妈妈,有爸爸陪在妈妈身边,妈妈是最幸福的,自己也是最幸福的;Cindy的愿望是,最想要爸爸陪着自己去玩;Angela则说,爸爸妈妈她都一样喜欢。

天天和石头稍大一些,他们的愿望包含着更复杂更长远的内涵:天天说的是,想要跟爸爸妈妈永远在一起,“他爱我,我爱他,相互爱”;石头则说:有爸爸做的蛋炒饭就很好了,最想要跟爸爸说“我爱你”。

这些童言童语既简单又真诚,道出了他们心灵深处最渴望也最害怕失去的东西:想要爸爸妈妈多陪在自己身边。

现在,不少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处于缺位状态,作为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角色,却很难有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爸爸去哪儿》通过72个小时的体验活动,让爸爸们体会到照顾孩子不容易,同时也感受到陪伴孩子的重要,在朝夕相处和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真挚的亲子之情。父母之爱不是纯粹理性的,只有陪伴孩子、共同生活、共同做事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没有陪伴,没有与孩子一起做事、一起生活,孩子与父母是很难亲近的,没有孩子的亲近感与敬畏感,家庭教育就失去了坚实的根基。

上海市黄浦区曾在中小学开展“家庭幸福小使者”评选活动。评选活动结果显示,在孩子眼里,得到父母的鼓励、肯定,与父母有更多的相处时间让孩子更有幸福感。当问及“你认为,什么能使家庭幸福”时,很多孩子回答:“一起活动”。被选送的幸福家庭的孩子对幸福家庭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即父母花大量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干活、玩耍、进餐或参加其他各种活动。

也就是说,孩子眼中的幸福就是爸爸妈妈可以陪伴在身边,爸爸妈妈的陪伴就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在父母陪伴中、沟通中、倾听中,孩子们可以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生活,为以后的健康快乐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儿童渴望与父母建立安全型依恋

四岁半的Kimi在第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时,不愿意跟小伙伴石头一起去,不愿意离开爸爸,显示出对爸爸的过分依恋。Kimi对爸爸的这种“不舍”心理表现,其实是一种婴幼儿期的“依恋情结”。

依恋情结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出于安全需要,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渴望稳定的、安全的、充满爱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婴幼儿,对整个世界缺少安全感,唯一的信任就是自己的父母。过分依恋更多的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依恋是婴幼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大约从5~6个月时起,婴儿就表现出最喜欢同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会使他(她)感到最大的舒适、安慰和愉快。同母亲分离则感到最大的痛苦。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时,母亲的出现会使他感到最大的安全;当婴儿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往往首先寻找自己的母亲。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婴儿是否与母亲形成依恋及依恋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格特征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6个月到3岁,婴幼儿极力维持与特定人物的接近,处于“陌生人焦虑期”。3岁后,儿童与依恋对象(父母或抚养人)建立起稳定而强烈的依恋感,这是婴幼儿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基础。

相对而言,婴幼儿孤独症患者的依恋行为多表现为异常,多表现为接近和寻求身体接触,普遍缺乏目光注视、注意分享、分离焦虑等同龄儿童的依恋行为。这种婴幼儿依恋行为异常可能就是孤独症儿童的典型特征之一。

也有人尝试把“亲子依恋”研究与孤独症患者的早期诊断联系起来,探讨孤独症儿童的早期依恋行为异常是否可以作为其早期诊断的依据,并以此为线索进一步探索孤独症的神经心理学发病机制。

该研究发现,婴幼儿孤独症患者对养育者的依恋类型里,安全型依恋占7.49%,远远低于同龄发育正常儿童(73%),非安全型依恋占绝大多数(92.51%)。其中主要属于淡漠型依恋(66.84%)和混乱型依恋(22.50%)。婴幼儿孤独症患者对养育者(母亲)未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孤独症儿童存在社交缺陷、语言障碍,尤其在交互性沟通、情感表达、认知等方面有明显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主动拥抱,对身体接触或情感表现淡漠,目光对视少,缺乏面容识别反应和社交意向性微笑,对父母的声音没有反应,这反映了孤独症儿童对外周信息的接收、输入、加工处理的过程或方式异常,他们还缺少警觉性,缺少积极的焦虑信号。

正常的婴幼儿安全型依恋行为主要表现有:当婴幼儿单独与养育者在一起时,能探索周围环境和玩具,与养育者分享喜欢的玩具;在紧张情境下,能回到养育者身边寻求保护和安慰;在养育者的鼓励下,可以与陌生人交往;与养育者分离时,有的哭泣、寻找,如果不哭泣,则表现出不安、痛苦;养育者的归来能缓解悲哀和不安,迎向或拥抱养育者,并能很快地与养育者一起游戏。

养育者(主要是母亲)与婴幼儿保持良好互动,提供合适、积极、温柔、细致的照顾,即要做到“专心致志”、“身体接触”、“话语激励”、“物质激励”、“及时响应”等,将有助于婴幼儿安全型依恋行为的发展。如果婴幼儿早期缺失母亲的关爱和照顾,或者照顾者频繁更换等,都有可能造成各种各样的非安全型依恋,从而影响婴幼儿高级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

三、儿童为了趋利避害,不惜以说谎为代价

《爸爸去哪儿》栏目组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让孩子们分组保护鸡蛋,目的就是不要让鸡蛋破碎。爸爸们则要扮演坏人,交换去诱惑别的孩子打碎鸡蛋。天天一个人一组,向爸爸保证会保护好鸡蛋,还给自己的鸡蛋取了个名字叫“张小马”。可是当假扮的坏人叔叔进来捣乱时,天天失手把鸡蛋摔到了地上。

当爸爸返回到小木屋中时,他问:“天天,怎么了?”天天回答:“没怎么样。”“可是少了一个鸡蛋。”爸爸接着说:“刚刚村长走的时候不是说让咱们看好这个鸡蛋吗?碎的是哪个?”“我的那个。”天天答。但是当爸爸蹲下来,又问:“确定?”“嗯。”天天点头。父子俩沉默了一会,天天望了一眼爸爸,说谎了:“打碎的是别的鸡蛋。”

在爸爸第一次询问中,天天承认了事实。但是当爸爸再一次向天天确认时,天天改口说打碎的是别的鸡蛋。很明显,天天这时的行为属于有意说谎。

当天天说谎后,爸爸并没有揭穿天天说谎的事,继续追问:“别的鸡蛋?你不是说是你的鸡蛋吗?”天天低下头,而后抬起头说:“我……我的意思是我的鸡蛋没打碎,是别人的鸡蛋打碎了。”爸爸问:“那你刚刚不是跟我讲,说你的鸡蛋打碎了吗?它是不是张小马?”天天(摇着头)说:“不是。”爸爸再问:“不是张小马?”天天点头,“嗯”了一声。爸爸追问:“那哪个是张小马?”天天随便指了一个鸡蛋说:“这个。”爸爸说:“过来,我看一下。”爸爸和天天坐了下来,拿起天天说的那一个鸡蛋,放在手里仔细地看。天天坐在一边看着爸爸和他手里的鸡蛋。

爸爸观察了一会儿,说:“哎,不对啊,张小马那个蛋壳上是有一些斑点的。”天天反问:“斑点?”爸爸说:“对。”天天低下了头。爸爸提醒:“你看这个蛋壳它什么都没有。”天天看了一眼说,“张小马是身上有斑点的,上面有黑点的。”天天支吾了一声,看了一眼爸爸,又把视线移开。过了一会,天天把视线移了回来,看着爸爸说:“对啊。”随后低下头说:“我不想让你知道是我打碎,所以我才这样撒谎的。对不起。”天天把头低得更低:“打我吧。”天天抬起头,伸出手对爸爸说。爸爸没有说话,天天又说:“对不起。”对于天天为什么说谎,他自己的解释是“我不想让你知道是我打碎的,所以我才这样撒谎的”。节目组给出的理由是“不想让爸爸伤心,迫不得已撒了谎”。儿童说谎的主要动机就是想得到父母的认可或逃避惩罚。

爸爸很明确地知道天天说谎了,但是他的表情还是比较平静,语气也比较平和。他一步步地引导天天,说出鸡蛋不同的地方,让天天知道他再怎么说谎也没用了,他已经知道天天在说谎了。张亮没有选择直接指出天天在说谎,而是用一种比较平和的方法让天天正视自己的谎言,承认自己的错误。

若进一步深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天说谎的理由远不止这些。当天天承认自己说谎后,首先向父亲道了歉,然后伸出手对爸爸说“打我吧”。从天天的这个举动来看,天天之前做错事的时候,爸爸可能曾经打过他,因此天天形成的观念就是,做错事就要挨打。所以当天天没有保护好自己的鸡蛋,并观察到爸爸的不高兴的表情时,为了逃避父亲的惩罚,天天选择了说谎。

这里,天天的说谎行为属于有意说谎行为,但不能简单粗暴地惩罚了事。其实,儿童说谎的原因很多,性质也各不相同。儿童说谎行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或多或少都带着恐惧、自责与不安。我们不能简单地依据儿童有意说谎行为给儿童贴标签,认为他是个坏孩子,其品质恶劣。

“戒谎”、“诚信”是儿童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父母和教育者要学会与儿童有效沟通,引导儿童正视自己的说谎行为,通过创设宽松舒适的环境,倾听儿童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缓解儿童紧张害怕的情绪,帮助孩子分析说谎原因,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才能有效地纠正儿童的说谎行为。

伴随着社会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对自身价值实现以及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让更多儿童失去父母的陪伴,父母失陪导致更多的安全感和信赖感缺失,儿童早期成长的问题也必然集中到两个极端:第一,极度的不安全感,无法形成安全依恋型人格,严重者还会导致假性自闭或真性自闭;第二,极度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与关注,不惜付出诚信的代价。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孩子的天然情感纽带被迫割裂而造成的。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