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痛安汤辅助CT引导下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P)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痛安汤辅助CT引导下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P)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自拟痛安汤辅助经皮穿刺ct引导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10例患者,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其中观察组110例,采用自拟痛安汤治疗辅助CT引导下注射臭氧的方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单纯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53.6%,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6%,82%。经X2验证(X2=9.12,P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 臭氧 自拟痛安汤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210例患者,年龄19~85岁,病史5个月~20年。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腰痛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麻痛、凉胀感觉,经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椎间盘病变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术前操作间紫外线空气消毒30min以上,采用21G穿刺针,德国赫尔曼常压臭氧发生器。患者俯卧于CT扫描床上,行常规扫描,确定病变椎间盘,病变间隙扫描3~4层,以突出最明显的部位作为穿刺平面。依据滕氏方法[1]在CT监视屏上确定穿刺点的中线旁开距离及穿刺角度,一般从中线向患侧旁开7~10cm,穿刺方向与躯体矢状面呈40°~50°夹角进针,L5S1还需要向足侧倾斜8°~150°。局部常规消毒,局部浸润麻醉,按照所测的角度、穿刺点进针,在CT监视下穿刺至病变椎间盘,使针尖尽量位于椎间盘中心位置,对于髂骨翼较高导致L5S1间隙穿刺困难者,可用椎体后路从正中旁开1cm左右穿破黄韧带后,注入过滤后空气,将硬膜囊推向一侧,然后将穿刺针进入突出椎间盘内,CT确认穿刺成后,用5ml无菌注射器抽取浓度为60ug/ml的臭氧,首先在椎间盘髓核腔内注射5~15ml,经CT扫描观察臭氧盘内分布满意。对于根部症状较重病人,退针至神经根旁,注入40μg/ml的臭氧10~15ml,得保松1ml。再次CT扫描,对03分布情况进行观察,拔针局部穿刺点贴创可贴。送患者返病房,术后卧床1周。

痛安汤中药组成:马钱子,土鳖虫,川牛膝,甘草,麻黄,乳香,没药,全蝎,苍术,杜仲,五加皮等。观察组每位患者均在本次治疗后第1天开始服用自拟中药痛安汤,每剂150ml,每日2次,4周1个疗程,连用1~3个疗程。

疗效评定方法:①改善率计算。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特点,参考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JOA)[2]。制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表(ldp score,见表1)。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采用LDP score进行评分并判定疗效,完全正常积45分,并按如下公式计算出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正常评分-治疗前评分)×100%;②疗效标准。痊愈:改善率达85%~100%;显效:改善率达60%~84%;有效:改善率达25%~59%;无效:症状和体征改善不明显,改善率

结 果

表中显示两组临床疗效,经X2验证具有显著性差异(X2=9.12,P

由表可知:臭氧及中药辅助臭氧治疗均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各项症状和体征,但是中药辅助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各项症状体征缓解更为明显。

讨 论

氧化蛋白多糖:臭氧气体注入髓核后,可直接氧化蛋白多糖复合体;同时臭氧与髓核基质内的水分结合,生成活性氧, 可破坏蛋白多糖复合物中氨基酸及CH基团中的双键。蛋白多糖被破坏后,失去固定电荷密度的特性,髓核基质渗透压下降,最终导致水分丢失。

破坏髓核细胞: 将离体细胞和其他人体细胞悬浮于生理盐水中并暴露于臭氧,细胞膜及细胞内的酶被氧化而失去功能。髓核细胞受到损害,必然造成蛋白多糖合成及分泌减少。

抗炎作用:腰椎间盘突出后,可压迫硬脊膜外和神经根周围的血管,阻碍静脉回流,出现静脉怒张、渗出和组织水肿,导致无菌性炎症。同时,疝出髓核组织释放的化学物质或血管长入突出髓核均可引起自身免疫炎症。

镇痛作用:腰椎小关节突、椎间盘表面和邻近韧带附着点处广泛分布细小神经纤维及神经末梢受体,神经受体被局部感受到的压力和牵拉等机械刺激激活,或被炎症因子和突出髓核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如P物质或磷酶A2等)激活后,敏感性提高,引起反射性的肌肉痉挛而导致下腰痛或(和)坐骨神经痛。因而,臭氧使髓核萎缩,减低神经根压力,减轻炎症反应,均可能是其镇痛作用的主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余维豪,霍速.介绍一种腰椎功能评定方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5):214~215

2 傅建峰,王力利,倪家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及治疗现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0,6(1):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