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方法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方法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以郭沫若古文字著作作为基本材料,对郭沫若的甲骨文字考释方法进行了分析,相对全面地展示了其甲骨文字整理方法特色,辨正分析其甲骨文字整理方法的创新性。

关键词 郭沫若 甲骨文 考释方法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On Guo Moruo Oracle Character Textual Methods

ZHENG Zhenzhe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Guo Moruo ancient text books as the basic material for Oracle word Philological methods are analyzed,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display of finishing methods which featured the word Oracle, Oracle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of its innovative character finishing methods.

Key words Guo Moruo; Oracle Character; textual methods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特别是在研究古文字领域,成果丰富且多有创见,与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被称为“甲骨四堂”。他在甲骨文材料的搜集与公布、甲骨文字的考释、甲骨学自身的一些规律以及利用甲骨文资料研究商代社会历史等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写出了一些著名且值得我们学习的甲骨学著作:《卜辞通纂》(以下简称“通”)、《殷契粹编》(以下简称“粹”)、《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字研究》、《殷契余论》等。

随着甲骨文的发现和深入研究,涌现了象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陈梦家、董作宾等一批专家,他们的研究考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郭沫若作为甲骨文研究领域的一位学者,他的甲骨文著作能给我们很多发,特别是他考释甲骨文字的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关于古文字特别是甲骨文文字的考释,前贤多有论述。孙诒让首创考释古文字的字形比较法与偏旁分析法;罗振玉在《殷墟书契考释》①中提出“由许书以溯金文,由金文以窥书契”的方法。在王国维《毛公鼎考释序》②中也见其“会合偏旁之文,剖析孳乳之字,参悟以穷其变,比较以发其凡”之古文字考释方法之雏形,简明扼要为考释古文字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于省吾在《甲骨文字释林・序》③指出:古文字是客观存在的,有形、音、义,注意每个字本身形、音、义三方面的关系,“分析点画偏旁之法,辅以声韵通假之方”;又应注意每个字和同时代的其他字的横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时代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纵的关系等等。

第一个系统提出古文字考释方法的是唐兰,他在《古文字学导论》④中提出:“一、对照法或比较法;二、推勘法;三、偏旁分析法;四、历史考证法。”论述具体详尽,为后来众多学者采用。另外涉及古文字考释方法的还有于省吾、林云、裘锡圭、李学勤等。

以上诸家对甲骨文考释方法的总结和提炼,互有补充,看似简单,具体运用起来其实不易,还应注意各种方法之间的融会贯通,不应割裂开来。这些归纳有助于提高甲骨文字考释水平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郭沫若是学术界考释古文字的大家,其甲骨文研究继承了草创时期的成果,他的考释方法散见于它的甲骨文著作中,细加分析,大抵如下:

(1)据字形辞意比较法。汉字构形的特点是考释文字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郭氏的文字考释中采用了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分析古文字方法,且还引据了一些异文及古今字来考释文字。

,罗振玉释为“之”。郭沫若以为之字有异。卜辞之字作若。罗氏谓:“从止从一,人所之也。”郭氏以非从止,有省作反驳之。郭沫若以为凡卜辞用此字均与又字意同,殆又字之异文,惟字形未得其解。

按:关于次字形,前人多有论及,除释为“之”“又”之外,还有释为“告”之省文。黄锡全先生曾写文《“”字试探》,并详释其本义及用法。认为字形体是牛头的象形,演变序列为,以表示富有之义,这从古代典籍中可以看出,又同音假借为“有”“又”“佑”。⑤同时唐玉明先生也撰文《“”“又”考辨》认为乃会意字,从从一,一是盛器或砧板,才为牛头,表示为奉献牛头以告祭,均通假为“有”“又”。⑥

臣,于卜辞多作若,独体象形字,均象一竖目之形。人首俯则目竖,所以“象屈服之形”者,“臣”当屈服者,为奴隶之意。已无悬案,诸家也均从辞例、文意等方面证明。⑦

(2)据辞例归纳法。《通》⑧第499片释曰:“字以辞意推之殆征之繁文,它辞有作若者,罗振玉释征,此右旁从二,文更繁矣。亦有作者,言‘方’,上下文均缺,自是一字。”郭沫若根据异体字释为“征”的繁文是可取的,专指敌方来犯而言。

(3)残辞互补。在每片甲骨刻上卜辞之后,很容易出现卜辞同问的现象。郭沫若提出了“残辞互补”,即在遇到卜辞残缺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分析卜辞内容、文例或者其他卜辞,使许多断片残辞成为完整的卜辞,原本因为残损严重不能通读的文字由此补齐。残辞互补不仅对商代卜法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使缺损严重的甲骨文重新发挥了重要的史料价值。

参照他辞:

《通》第252片释曰:“下辞卜字下当缺贞人名字,凡一骨分段卜者,贞人皆同,此片上辞为,故知下辞亦为。”

《通》第580片释曰:“‘祭小甲’下所缺三字,以它辞推之,当是‘大甲’。”

参照内容:

《通》第354片释曰:“此片右下隅之残辞当是以甲日卜侑父某,卯若干牛或羊之意。”

参照文例:

《通》第168片释曰:“‘卯三百’下当缺一牲名,卜辞有卯牛卯羊卯彘之例,三者必居一焉。”

(4)利用其它古文字形释字。《通》第302片释曰:“工字与金文之作者相同,‘工’殆犹楚茨‘工祝致告’之意。作者当是之异,犹之作,之作也。”根据甲骨文字形空笔和金文字形肥笔的区别,郭沫若释为工之异。

《通》第538片释曰:“周字作若,字于金文亦屡见,旧多释卤,说为鲁,其或释周者,亦苦无确证。今按近出《矢令方彝》铭‘周公子明保’字盖文作,器文作,此字之释已成铁案矣。”释卜辞中、为“周”字没有确证,郭沫若通过金文中的相似字形提供了证据。

郭沫若以此方法释甲骨文文字也可能存在瑕疵,但文字发展的复杂性来看,他用这种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

(5)利用实物考证法。《通》第258片发现了“鼓”这一乐器:“字罗振玉释为,谓即‘后世仆竖之竖字’。按乃鼓字初文也,象形。”他还以《泉屋清赏》中的一具上有饰而下有脚的古铜鼓与此字极为相似为证。

还有第523片发现了“磬”这一乐器:“字作,左旁之形古磬之象形也。乃磬之悬,即石制之磬身。”他还使之与日本京都大学所藏的殷磬相比较,认为此甲骨文中的文字与器物可以互相为证。

(6)根据《说文》及传世文献记载法。释,郭沫若:余谓乃假为崇。《尚书》“窜三苗”,《说文》字下引作“三苗”,《左传》昭元年“周公杀管叔而蔡叔”,《释文》“上蔡字《说文》作。”而杀之古文作。盖蔡杀窜古音相近,故互相通假,而同以作之。通祟声,是知卜辞之“”字又假为祟矣。它辞每言“贞王”,“贞父乙不”……均言人鬼为祟。为杀之古文已明确,但该卜辞中释假为祟。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也认为此形为“祟”。⑨

(7)综合论证法。郭沫若在考释文字时,并不只是采用单一的方法,大多数情况下,郭氏采用多种手法并用的方式,这种方法称为综合法,综合法是比单一方法更为丰富夫人古文字考释方法,其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

卜辞亦作。罗振玉释为埽。郭沫若谓:此说与字形不合,因卜辞帚字作,多假为妇,绝无之形省。此字乃“”之初字,象人持耒耜而操作之形。金文《令簋》“王大弄于其田”字作,象形,声。而卜辞与金文之异仅在一为象形文,一为形声字,故实即“”之初字也。郭氏又以此验之原辞,亦通。

寅卜辞作若者,象弓矢形。有作者,象二手奉矢。由字形而言,该字应与引、射同意。《汉书・律历志》“引达于寅”,有急进、虔敬义。《小雅・六月》所涉“寅”字,郑玄笺注为“进也”,《尔雅・释诂》亦云:“寅,进也”,寅又多作敬,如《尚书》寅字《史记》多引作敬。以上文献印证了释“寅”之本义为矢之说。⑩

本文对郭沫若甲骨文字整理方法归类分析研究,使其整个甲骨文字整理方法系统有了初步展现,这有利于今后古文字研究中有“法”可依,且这些甲骨文字研究方法在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也可以借鉴,同时甲骨文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体系,学者们对其释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郭沫若的研究释读也难免有失误之处,也正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全面考量、评价郭沫若的学术成绩,还可以为以后的古文字研究者提供前车之鉴,避免类似错误发生。总之,他的这些方法值得我们在整理古文字时学习、仿效,还是应该充分肯定他对甲骨文释读的贡献。

注释

① 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1.

② 王国维.观堂林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79.

③ 于省吾.集古文字释林[M].中华书局,1979:35.

④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67-171.

⑤ 黄锡全.“”字试探.古文字研究(第六辑)[M].中华书局:195.

⑥ 唐玉明.“”“又”考辨.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M].中华书局:401.

⑦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甲骨文献集成(第8册)[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⑧ 郭沫若.卜辞通纂[M].科学出版社,1983.

⑨ 符丹.郭沫若古文字整理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级硕士学位论文,2010.6.

⑩ 郭沫若.殷契粹编[M].科学出版社,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