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牧式语文教学课堂范式及其模型建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牧式语文教学课堂范式及其模型建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牧式语文教学研究对推进语文课改有着积极的意义。江苏省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立足于语文课堂,将牧式教育理念渗透在教学实践中,建立了以独立思考、互动学习和集体评价为基本要素的牧式教学五步法实践操作范式,即进入牧场,自主觅食,咀嚼反刍,自主回味,发现新牧场。从而实现了读法、写法、评法的融会贯通及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促进了牧式教W下的学生自主性语文学习。

【关键词】牧式语文;课堂范式;模型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8-0056-02

【作者简介】孙永明,江苏省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江苏宜兴,214211)校长,高级教师。

近年来,我们立足草根化的牧式教育研究和实践,从语文学科入手,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不断提炼和优化牧式教学的操作系统,初步构建了小学语文牧式教学课堂范式及其模型,为牧式教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较为成功的路径。

第一步:进入牧场

价值考量:牧者带着牧群走向牧场,意味着已经为牧群备好了水草肥美的牧场,牧群将要在这草场中美美地饱餐肥美的水草。牧场就是生态场。同理,课堂是“牧场”,教师引领学生进入“牧场”,意味着完成了对学情的了解及其有关自主觅食,咀嚼反刍,自主回味,发现新牧场等课堂环节的预设;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开端,学生将要调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储备,结合“牧者”与“牧场”所给予的学习条件及其资源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内容与形式:内容为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好学习内容。形式则丰富多样:故事式、谜语式、质疑式、悬念式……

操作注意点:(1)关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发挥其导向与激励作用。(2)熟悉并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包括知识与能力,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社会技能与合作学习等。(3)熟悉并了解自己的教学技能与专长。(4)关注牧式教学理念,摆正师生角色定位。(5)关注学生思维训练的预设。(6)关注课堂情景的创设。(7)关注评价的导向与诊断功能。(8)逐渐掌握文本学法,尤其是文体学法。

第二步:自主觅食

价值考量:自主觅食是指牧群进入牧场的自我觅食。有经验的牧者不是直接给牧群提供草坪,而是将它们赶到可以找到草的地方,给它们一定的时空,让它们主动去找。同理,就教学而言,“自主觅食”就是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方式进行的自主学习(独学)。此时,学生须调动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或阅读或思考,或练习或操作,或质疑或讨论;可以自己调整学习的状态:或快或慢,或停顿或重复;可以自己选择处理知识的方式:或记忆或理解,或分析或综合……正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内容与形式:它的内容一般指向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以及重点、难点所在的“牧学单”。形式按时间分为课前、课内、课后自主学习;按照内容一种分为基础部分(字词板块,读文板块等)、要点部分(概括板块,读解文本板块等)、拓展部分等,另一种以咬文嚼字的方法将文本截成若干板块。

操作注意点:(1)关注独学,重视家校联动:及时反馈家校学习情况,督促并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觅食”的一系列好习惯。(2)关注牧式学习单:讲究学习单的设计和使用,课堂教学必须对接学习单。(3)关注检查与评价,提倡赏识教育。(4)关注牧式互动的默契行为符号养成。(5)关注读写学习常规的系列养成。(6)给学生以一定的时空。(7)关注文章学法的教与学(一般学法与文体学法)。(8)教师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执教。

第三步:咀嚼反刍

价值考量:反刍是某些动物在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如此多次,直至彻底嚼碎返回胃里。其实,这与教学异曲同工。学生通过“自主觅食”后自己个体的所悟所得,往往不够全面,或一知半解,或者不尽正确……这就需要有一个能够解“惑”补救的过程,“展示+点引”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学领域里的“咀嚼反刍”。

内容与形式:内容一般指向“牧式学习单”。按照内容一种分为字词板块,读文板块,分段概括段意板块,读解文本板块,拓展延伸板块等,另一种以咬文嚼字的方法切分。形式按时间分为课前、课内、课后自主学习;形式按流程可分为“两展示一点引”:小组展示,班级展示,点拨引导。

操作注意点:(1)“两展示一点引”必须对接学习单及其一系列技能训练与习惯养成。(2)重视做好“五学”,即独学、对学、群学、领学、评学。(3)留给学生充足的展示时空。(4)关注课堂情景氛围的创设。(5)关注师生牧式互动中的契约。(6)做学生思维的“推手”。(7)重视发挥好评价的功能,激发人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心理。(8)必须关注文章学法的教与学,即文本的一般学法与文体的特殊学法。

第四步:自主回味

价值考量:“……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老舍《草原》句)同理,学生也进行着对学习内容的“回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它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梳理有关资料;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并认为学习者双向交互作用的重要性。这里的“回味”就是相信学生能带着潜在的建设性力量进行梳理与反思并实现着自己的知识建构。

内容与形式:内容就是课时内容与文本内容。从组织形式看,可以有个体式、小组式、班级式回味;从思维过程看,可以有分析与综合式、分类与比较式、归纳与演绎式、抽象与概括式回味;其他还有方法类、知识类、能力类回味……

操作注意点:(1)关注知识与能力的建构,养成即时梳理反思的学习好习惯,让回味成为一种学习品质。(2)重视指向学习目标的回味,自我对接牧学单思考。(3)要运用唤醒提示性的点拨,帮助学生习得自主回味的思路、方法。(4)关注评价与总结的功能,尤其是将集体评价与个体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倡导学生在集体智育下进行自主性的梳理、反思。(5)自主回味要重感悟,要感悟文本的学法,尤其要感悟文体的学法,更要感悟自主读写评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五步:发现新牧场

价值考量:牧场是一个生态场,牧人引导牧群在牧场里觅食成长。发现新牧场,有两层意思:一是牧群在觅食的过程中,自己有了新的发现:又一处水草肥美的地方。引申为学生运用所学可以解决新问题,逐渐走向“教为了不教”的境界,逐渐实现教师“淡”出教育场域。二是牧人在放牧的过程中,又有了新草场的发现:明天将可以引牧再来。寓意再度放牧。知识是不断积累和应用的过程,教师引领学生将在原有的基础上,用已学去求取新学,认识新事物;用已学去探索未知,开拓未来,获取新知……课堂,就是一个生态场!

内容与形式:内容包含本课新授的各种训练题以及新授所蕴含的新的训练生长点。形式指向课内所学的各种巩固性练习形式,指向课外运用的拓展性练习形式。两类形式,可以是师指向生的练习,也可以是生生间进行的自我设计的练习。

操作注意点:关注新授的巩固、掌握与运用;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与迁移;有的放“牧”:提供“牧”场,再度进入新牧场,如此循环,周而复始,在“牧式”的生态场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