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佛教禅定修习的基本条件与自我调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佛教信徒健康长寿是人所共知的,以前有人把历代高僧的寿命与历代皇帝的寿命相比较,发现生活清苦的高僧的平均寿命高于皇帝。佛教徒长寿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要归功于禅定。通过修习禅定,一是可以克服外界的诱惑和内心七情六欲的困扰,精神得以专注、安详,并因禅定而产生智慧,解除人们内心存在的种种烦恼与妄想,彻底消除人的心病;二是可以祛病强身、怡情养性、延年益寿,防范和治疗人的许多疾病。
禅定对养生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中医的观点来加以解释。如我国中医的圣典《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精神的安定与和谐在抵抗疾病和延年益寿方面的重要性。而佛教禅定可以怡情养性,使修炼者精神内守、恬淡虚无,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再生能力与免疫能力。无数高僧的禅修实践证明,生命既在于运动,更在于“空灵虚静”。人人都可以通过禅修充分调动自己身心巨大的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强身、怡情养性、幸福长寿的目的。
正是由于禅定的特殊功效,许多人都欲修习禅定。然而,大部分人认为禅定简便易行,无须高深的理论学习,无须老师指导,只要看几本通俗的禅修指南即可,甚至有人根本不考虑自身的修行能力、毅力决心、外部环境的要求和禅定的修行程序,仅仅浅显地认为禅定就是静坐、排除杂念而已。事实证明,单凭一时的热情与兴趣,不按佛教禅定修习的规律和要求行事,根本无法保证修习的质量,也很难使自己从禅定修习中受益。
为避免修炼有始无终、半途而废,初学者应该遵循渐进的原则,首先要具备修习佛教禅定的一些基本条件,然后再掌握几种入门方法,千万不可心急气躁。修习佛教禅定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下。
1.须持戒清净。戒是禅定的基础,它可以为禅修者的身心构筑一个良好的氛围。例如杀生多结怨,偷盗犯王法,邪淫增心病,妄语失信誉,饮酒易乱性,如此等等实为禅修之大忌,若能将之一一戒除,不但能增进道德,亦有益禅修。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何况禅修是改造身心的艰巨而细致的工程,岂能没有种种的戒规来作保证?佛教中的戒律很多,有居士五戒、八关斋戒、沙弥十戒、比丘戒和菩萨戒等等。修习者可根据时代的特点及自己的能力去遵守一些必要的戒规。佛教的戒规有它的特殊要求,即偏重自律,与一般的社会道德偏重他律不可同日而语。当然,对于佛教戒律要考虑时代的变迁和地域风俗文化的差异,不可太过拘泥,否则过于僵化也不利于禅修。
2.须衣食丰足。佛教认为人是业报之身,若缺乏最基本的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生存条件,则身心不安,妨碍修道,所以有“未转,食轮先行”之说。衣服能遮体、御寒、整洁即可,饮食则以清淡、新鲜、卫生为佳。有了物质基础的保证,才能追求精神境界的修炼与提升。
3.须居清净之处。这要求修炼者有一个远离喧闹,相对清净安宁的禅修之所。或在寺院,或独处静室,或置身园林,这对修行人深入禅定是必需的,尤其是对初学者的诱导入静大有帮助。当然日后功夫渐深,也须锻炼于动中求静、闹中求静。
4.须停息烦杂事务。这要求修炼者在特定的禅修期间能暂停或放弃各种纷乱复杂的事务,将生意经营、人情往来、社会应酬乃至人际纠纷、家庭矛盾等全都搁置一边,否则琐事缠身,很难形成适合禅修的条件反射。
5.修习佛教禅定须克制五官受色、声、香、味、触五种尘境的勾引,克服内心受钱财、女色、名望、饮食、睡眠五种欲望的诱惑,须通过各种方式充分认识五欲的危害,从而远离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入静,进而达到初禅――离生喜乐地――乃至更深的禅境。
完成了上述要求就具备了修习佛教禅定的基本条件,但要进入真正的禅定境界,还须在身心上做一些基本的自我调理。
1.调理饮食:食不宜过饱,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人闭塞。也不宜过少,过少则身虚心悬,意念不固。须保持一定的营养,每餐八成饱即可,饭后1小时入坐为宜。此外,忌食污秽不洁之物,以免身体失和。
2.调理睡眠:睡眠不宜过多,过多则流于放纵,虚耗光阴,初学者以每日不超过8小时为宜。随着修习功深,睡眠时间可逐渐减少,因为静坐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积极休息方式。但睡眠时间也要因人而异,不可勉强,以免身心困顿,影响修习质量。
3.调身:所谓调身,即端正身体姿态,身体姿态与人的呼吸及精神状态都有很大的关系。佛教要求练功人在平时就注意行、住、坐、卧,以此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和习惯,“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行如风”。坐禅时的身体姿态:入坐之初,须宽衣解带。若用跏趺坐(双盘),就将左脚小腿曲加于右股之上,使左脚掌略与右股齐,再把右脚牵上加于左股上。此时两股交叉,两膝盖紧着于褥,构成三角形,这种身体姿态最为稳固,也易于聚气收心,可以说是最理想的静坐姿态。初学者或年纪较大的人双跏趺有困难,可改用半趺(单盘),单以左脚曲置于右股上,而右脚掌置于左股之下。另外,入坐时若自感血脉膨胀、身热发汗,应等汗干之后再慢慢入定,切忌仓促下坐。
4.调息:所谓调息,即调整呼吸的状态。入为吸,出为呼,一呼一吸为一息。修禅的开始,佛经称之为“安般”。据《瑞应经》等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前修的就是安般法,后来他也常教弟子们修习。调息是沟通自然之气与人体真气、沟通生理与心理的枢纽,是气功之所以名为气功的主要因素。调息的好坏是衡量“功力”深浅的重要标志。因此无论是印度的瑜伽、佛教的禅定还是道家的内丹功,都十分重视对呼吸的研究与调节。一般来说,呼吸方式分为四种。
⑴喉头呼吸:这是一种不好的呼吸方式和习惯,呼吸短而浅,仅仅在喉头出入,因而不能尽肺叶张缩的最大量。
⑵胸式呼吸:气体吸入能够达到胸部,使肺叶比较充满,这是一般人常用的呼吸方式。它与喉头呼吸均属于自然呼吸,但不能算作调息。
⑶腹式呼吸:气体吸入能够达到小腹。在吸气时,空气入肺,肺底舒张,把膈肌压下,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突;呼气时,肺部紧缩,膈肌被推而上,紧抵肺部,使肺中浊气尽量外散。这是顺式呼吸,深而自然,不须用力。另外一种为逆式呼吸,即吸气时,胸部外凸,腹部下凹;呼气时,胸部下凹,腹部凸起。此种呼吸强度较大,须加意念。
⑷体呼吸:此时功力渐深,呼吸深长绵细,一出一入自己不知不觉,好像进入了无呼吸状态,气息仿佛从全身毛孔出入。到此地步,便达到了调息的极致,道家称之为“胎息”。
除了做到以上的调整外,佛教禅定修习还要求修炼者做到调心。所谓调心,即调整好心理状态,令其不沉不浮不宽不急。
以上为入坐前或入坐后在调身、调息、调心方面的基本要求。至于练功当中,还应善于察觉身、息、心是否协调。若练功完毕出现气急、身体不端正等现象,须随时纠正;若身体姿势自我感觉良好,而气、心不调和,也要随时将其调至适中,如此能障碍不生,可较快并持久地进入禅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