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书生气息是吴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书生气息是吴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吴苇其人

吴苇,男,1963年生,江苏常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常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虞山印社社长。苏州市书协主席团委员,东吴印社副社长,上海篆刻研究会副会长。常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版权局)局长。

1970年代,江南古城常熟虞山脚下西门大街。向晚,清寂的刻字店柜台外,常有个小孩看师傅刻图章,毫不在意隔壁百年老店“马斋”飘过来的熏腊香味。他还不到10岁,普普通通,不显眼,不夸张,还有点营养不良的瘦弱,谁也没有想到要好好地多看上几眼―――这个人就是后来成为书法篆刻艺术家的吴苇。

多年来,吴苇不止一次提到这件事,还有他的家承。他的祖父和外祖父,有着相一致的儒雅风度,一脸高古平和,写家信都用小楷,且常附一首律诗或绝句,旁人家有红白喜事会来求写大字。母亲是个面容清淡的女教师,独坐晴窗,流云之下,也常帮邻家的油布伞、竹器具之类写姓记。吴苇在旁边看着看着,自己仿佛化作一张宣纸,一点点被洇化了。

记忆,是人生的一个部分。从当年那个孑然独观的孩子,走到今天对人生有着淡定把握的中年男子,或许都离不开精神生活的协力。吴苇身上有一种温暖的底色,还有最动人的一点,便是书生气息。书生气息,是从生活中透出来的,沉浸着水雾的气息。有一种朴实沉着的质地,有一种冷暖自知的体恤,还得有儒雅沉郁的外观。他自称“书生”,不出俗,真挚,虽然有点不大经心。不过,书生的酸气他几乎从来没有,也不轻易抒情。

一般来说,书生怕俗事。而吴苇的妙处,则在于他能在两者之间自由穿梭。前一刻他还在仕途,很多很多会议要去开,很多很多事务也得处置,不务虚,做实事;而下一刻,他就沉思默想,思想在掌上指间流转。他的身上,有着一种很奇妙的举重若轻,内心有种深藏不露的东西。他背后有块更为广袤的被他隐藏的部分。俗事的圆成了一种力量。似水年华里的不动声色,必然的更要凝练、内省,更深厚了。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在一种充满东方魅力的艺术中栖身,充满敬意地,以笔临池、以刀耕石。

在圈子里,吴苇的口碑极好。首先是他的书法好,篆刻好,这是不容置疑的。繁复的字,变得轻盈散淡;简笔的字,却表现出曲折丰饶。作品中可贵的文气、古气、金石气,一种与传统文化、与江南格调气息相通的精神;一种拙朴的美,饱满的美,厚重,正大,肃穆如秋天的美。一方方铺陈开来,仿佛身上都古色古香。其实,为人是更为重要的,那一种超凡而不脱俗的清新,和深藏不露的丰富,最终凝成深入骨髓的宁静、安然。吴苇说他只有星期七,没有星期天。他说他喜欢静,一个人看书写字、刀笔寄情。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植物的影子。他在乡下当过教书先生。一个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人,身上多多少少会有植物的影子。这影子就是与生俱来的素朴与自然,那是他的来处。

连续几天的晚上,我在看吴苇主编的《中国古琴名曲印谱》,看得如此认真。方寸之间的庄重之美,朴茂苍深,瞬间攫住了我。不知从何写起。一页页翻过去,恍惚之间,竟看见通微斋里,吴苇在灯下忘我地篆刻着,有一种不容侵犯的真诚和执著。通微斋是言恭达先生题赠的匾额,言恭达是他的恩师。他的老师也不止这一个,还有上海的吴颐人、韩天衡等名家。漫漫长途中,天赋就是这样被勤奋擦亮的吧。

(责编 张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