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异中有同 异彩纷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异中有同 异彩纷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到期末,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往往令老师头痛,令学生厌烦。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少教师认为上复习课的目的只是为了巩固知识,强化记忆,不是上成了背诵课、默写课,就是如放电影一样将学过的内容又重新快速浏览一遍。往往忽视了对复习课的深入研究,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复习效果差。近日,听了两节同以单元阅读复习为主题的语文复习课,个人认为颇为精彩,推介给诸位语文教师,希望能抛砖引玉,带来更多的关于上好语文复习课的思考。

这一次同课异构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教科之光”。这一主题单元有两篇主体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其中有3篇是说明文,1篇科学小品文。编者的选编意图一是通过学文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二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新型玻璃、未来的智能汽车以及智能机器人的特点和用途,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王芳与侯晓琳两位老师带着孩子们温故知新,以复习说明方法和运用说明方法为本,通过联系生活、尊重文本两种不同的渠道,使学生对所学的单元知识系统进行梳理、综合运用。同时,查漏补缺,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触类旁通,弥补了平时教学以及平时学习中的遗漏。这样的两节复习课,本同末异,提高了学生整体知识水平,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4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的重难点是:注意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从读学写,学习课文如何遣词造句,初步学习课文布局谋篇的方法。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体现了这样几个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说明文的特点;2.对单元中出现的说明方法进行梳理;3.掌握说明方法,拓展练习,合理运用。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课堂上,两位老师的教学同中有异,各有特色。

一、导入教学——角度各异

如王芳老师在教学时,以让学生阅读《火炬小学科技馆设计简介》为切入点,引出说明文这种文体。有别于以往的复习课,复习标签挂的过早,学生对复习课的课型缺少过多的期待,这样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复习课僵化的模式,以校园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建设科技馆的话题作为复习说明文课文的引子,有助于学生复习兴趣的提升,在兴趣的驱动下不知不觉开始了一节复习课。侯晓琳老师则是开门见山式的,上课前,老师在屏幕上出示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回忆:这两句话来自于哪篇课文?问题设置的难度并不高,她提问的是两个学习上并不突出的孩子,给了更多的孩子一个轻易就能攀上的台阶,并适时地表扬孩子:“你学得很扎实!”引入复习的主题——说明文。这样的导入让复习课更实在,更有针对性。两位教师的导入角度不同,但核心问题指向清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目标本同,教学过程末异。

二、教学过程——方法有别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道:“子云相如,同工异曲。”综观两位教师的教学流程,都是本着回顾课文掌握说明方法——拓展训练夯实运用这条主线来进行教学的,但她们却在学习形式上一个中规中矩,一个颠覆传统,通过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各异、教学效果求同的同课异构理念。

1.打破传统敢于创新

(王芳老师执教片段参见教学纪实。)

王芳老师的教学完全体现出了学生学习主位的设计意图。我们看到,她敢于创新复习形式,引入擂台赛,突破了复习课气氛沉闷的现状,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快快乐乐上复习课。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突破了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复习课惯例,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一般的复习课并没有多少观赏性可言,多是理性且安静的,然而这节课上,孩子们兴致勃勃、摩拳擦掌的劲头却让我耳目一新。课改走到今天,由最初的追求形式作秀发展到心有余悸踟躇不前,王老师的这节课也算是标新了,在这次教研中激起了不小的反响,像这样挑战传统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成熟语文教师胸有成竹的自信。

接下来的拓展练习,王老师选用了两篇阅读资料给学生自主选择,按道理来讲,有了以上步骤,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算是牢固把握了。但王老师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深挖一步,根据当时学生的复习情况,读写结合,自编一个简短的平板电脑的产品说明,这样一来就把这节课的容量拓宽了。这个细节看似可有可无,实质起到两个作用:一是通过迁移让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以及说明方法更加清晰。二是为今后说明文的应用写作做了很好的铺垫。真可谓高明也。

2.中规中矩潜心做学问

这次的语文复习课教研不仅让我们认识了王芳老师敢于领异的时代风采,也让我看到了侯晓琳老师中规中矩做学问的大家风范。

(侯晓琳老师执教片段参见教学纪实。)

从说明文的特点到说明方法的运用,从文本到拓展资料的练习,又用课件展示了多种说明方法,知识的习得在教师看不见的针线中被穿在一起,谁说一节平实的语文课没有魅力?侯晓琳老师的理性引领就带着孩子们走在了学会思考的路上。不断变化的文本内容,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复习课,学生在建构自己的知识树,一样做到兴趣盎然。

师:运用合适的说明方法可以使你的叙述更简洁、更易懂,同学们在将来写说明文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当然了,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说明一件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第七课《未来的智能汽车》,回忆这一课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生:《未来的智能汽车》这一课采用了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师:能具体地说说吗?

生:先整体介绍了智能汽车,再分别从交通信息的自动处理、汽车的自动控制、故障处理、自动空调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智能汽车。

师:你的总结归纳能力很强!其实这就是按说明顺序中的空间顺序来叙述的,同样类型的说明顺序还有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当然也可以交互使用。

同样的认识说明文、学习说明方法,侯老师却同中有异,她抓住了文本《未来的智能汽车》一文典型的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在这个环节把学生对于说明文的认识又推进了一步。并在后面的拓展训练环节选择了一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都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短文《苹果》来对学生进行阅读拓展训练,针对性时效性更强,这不难看出,一个敢于中规中矩做学问的老师一定是细心严谨的。

三、阅读训练不同——教学风采各异

作为阅读复习教学,拓展练习的选文是为首位,两位老师的选材都能从单元主题出发,但又各有侧重点,如王芳老师重段篇,而侯晓琳老师针对4年级孩子的特点更注重句段训练,一个从整体出发,一个更关注细节。王老师侧重读写结合,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下伏笔,让学生自主阅读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知识内化,转变为写作指导。侯老师则重视拓展阅读。她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在这一点上,两节课充分体现了文本的工具性。我们不是教课文,而是用课文。

公开课很讲究观赏性,一般很注意语文的人文性特点,而忽视工具性特点。但从这两节课看来,基本的训练还是扎实的。从对于旧知的梳理到运用,两节课的训练量都很大。

如果说王老师的教学是动人心魄的话,那么侯老师则是春风化雨。以上两节课同课异构,风格迥异,王芳老师结合生活实际,注重拓展,豪迈;侯晓琳老师紧紧围绕课文展开教学,思路清楚,清新。真可谓标新立异显匠心,深入浅出见睿智。

以上拙见,仅是个人观课有感,愿与各位同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