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搭建纠错平台 提高教学质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搭建纠错平台 提高教学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很多教师一贯是这样做的:在做错的题上打上红红的圈圈,再附上两个字“订正”。然而,教师劳心劳力,学生收效甚微,且错题依然层出不穷,学困生呈加速度增长。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面临一届又一届不同的学生,老师只能发出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那么,到底我们的学生面对作业中错题是如何处理的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一错再错呢?

笔者所在的五年级三个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作业的纠错及错例整理的情况”的问题展开调查,旨在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五年级学生剖析错例的特点,提出有关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与建议。

二、调查结果

1.学生有良好的订正习惯,但缺乏合理的纠错方法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78.9%的学生能够及时订正作业,但是他们订正的方法却非常不科学。只有39.4%的学生选择先审视原来的解题思路,再去思考。有59.4%的学生放弃分析原来思路出错的原因,造成了资源浪费甚至产生了新的错误,再次订正的现象就出现了。

2.学生不能正确审视自己出错的原因

大部分学生把自己出错的原因归结为马虎、不认真和没仔细审题上,鲜有学生认真去反思自己的错题,为自己的错题把脉。这就是为什么会一错再错的原因所在。

3.学生缺乏明确的错题管理意识与较为系统的错题管理策略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只有45.9%的学生有对错题进行整理的习惯,有的学生即使有纠错本也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多余的作业来对待。学生没有深刻意识和感受到它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提高自我反思与培养逆向思维的一种载体,所以纠错本的利用率不高。

三、针对错因,寻找对策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背景,对事物有不同的理解方式,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思考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同样是错误,产生的原因却可能并不相同。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错误产生的真实思维过程,开展的纠错活动才会有针对性。因此,了解学生的真正困难所在,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是利用错误的前提。

1.经历“出声思维”,呈现错误原因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一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出错了,可以让学生经历“出声的思维”。在批改作业中,教师与学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让学生自己叙述思维过程。而教师则通过学生的这种“出声思维”,可以了解学生的错误原因,还可以了解他们数学学习的特点及心理特征,为下一步纠正错误作好准备。

如判断题“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两条长是7:5,那么两条宽是

5:7”,全班有5位同学给出的答案是“错”。当时很郁闷,因为“面积相等,长和宽成反比例”已经讲过很多次了。学生的想法却是:“老师,你不是说长的边是长,短的边是宽吗?宽的比是5:7,有一条是7,那不是比长的比7:5中的5还要长了吗?宽怎么可以比长要长呢?所以我认为是错的。”学生错误的想法与我的理解相去甚远,她对比的意义还模模糊糊,而我还一厢情愿地想为她讲解反比例。如果不了解情况就讲解,那就好比我们站在两条水平线上隔空对话,谁也说服不了谁。由此可见,在作出合理的纠正之前,必须了解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仅凭教师的主观推断是不合理的,让学生经历“有声思维”,了解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教师才能有效地针对学生的错误加以指导。

2.创设“交流地带”,开拓改错时空

我们需要让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反思错题的习惯。有时发现一个错题的出错原因比订正一个错题重要得多。

(1)创设“反思地带”。学生在做作业时,难免会出错,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用简短的话及时记录自己错误的原因或反思,就很好。

在反思的过程中,最难写的是判断题的错误原因。很多学生订正时把打“√”改为“×”,反之亦然。老师也很少一个个去追问他们的思路,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订正后依然一头雾水,下次碰到类似题目照样出错。为此,我立下规定:凡是做判断题时,一定要在判为“错”的题目旁写出这句话的错误理由,来说明你的思路。实践证明,这样逼着学生进行认真思考,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的判断失误。(如下图)

(2)搭建“互动地带”。所谓“互动地带”,即在学生作业本上开辟一栏或者几栏,作为教师的批写区域,或作为学生之间相互评论错误时的批写区域。(如下图)

比如,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常出现的计算、观察、分析题意不清的错误,我会把错误的地方画出来,打上问号,然后在交流带写上“先找准数量关系式”“第二步该干什么”“你这样列式的依据是什么”这样的话语,可以让学生在明确错误的基础上,找准新的思考点。

3.建立“错题本”,发挥错误功效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为前提,利用学习的错误,及时引发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认识。因此建立错题本,深刻吸取教训,是纠正错误思维的最佳途径。

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每次作业中的错误摘录到这个本子上,记下自己的主要错误步骤,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对于优秀生而言,由于错误比较少,错题本是他们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办法。但对于学困生而言,由于平时作业错误较多,整理错题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这样做,既不能达到减少错误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发展。这部分学生应该有选择地建立错题本,可以将错误整理集中在基础题中,对于提高性的拓展题可以放弃,重点对基础题的错误进行分析与整理。

4.创设“错析课”,营造纠错氛围

我们在结束某一阶段的学习时,会对学生平时所犯的错误进行记录并分析,作为错析课的内容。课上通过对这些错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错析课”上的练习有一个坡度: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总结出防止同类错误的方法。练习的设计也应围绕这一形式来安排,可做单项练习,如判断题、找出各题错误处、改错题等练习;可以做综合练习;可以把各类错题印在作业纸上,课上发给学生改;也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错题本,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重新分析订正;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人轮流当“医生”,给别的同学作业中的错题进行“诊断”、改错等。“错析课”的好处是可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订正错误,有利于他们克服思维障碍。同时,改错训练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可以保证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克服暗示性和独断性的影响。

总之,学生的错误作为珍贵的教学资源,是可遇不可求的。教师不仅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还要敏锐地发现学生错误背后的原因,挖掘学生错题的价值。学生在错例资源的利用中发挥了潜能,从而掌握了一些解题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