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踩实研究过程 提高研究实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踩实研究过程 提高研究实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研规划办“十一五”立项课题《有效教学的个性化行动研究》的结题报告,也是“十五”期间《推进有效教学,实施优质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的续篇,值得大家一读。

关键词:有效教学; 个性化行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46-006

第一部分 引言

有效教学的概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大家普遍认为,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衡量和评价。于是,国外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这种思潮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也就是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我国有效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崔允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确立了这一教学理念,就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副作用,减少无用功,提倡个性化,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

第二部分 正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人们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知识建构过程本质认识的深化,导致了对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迫切要求,并更加明确地倡导以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核心,旨在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社会的高度知识化、裙带化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促使教育需求、教育功能、教育环境、人类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本课题以期跨越理论宏观与实践微观之间的鸿沟,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方式。我们综合探究现代教育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并对教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开展行动研究,力求对各学科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产生积极影响。当代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关系时,才是有效的。于是,我们通过宏观与微观的比较,了解课堂教学方法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努力探索出一套建构于学生有效学习之上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持久的动力,促进了其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全方位的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或效果的唯一指标,从理论上讲有效包括低效、中效和高效三个逐步提高的阶段。

2.有效教学个性化的界定

有效教学不应该是单一的、固定的模式,而应当是具有丰富的个性化特征。

有效教学的个性化不外乎包括三个方面:教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和学校课堂品牌的个性化。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际:西方教育界有关有效教学个性化影响最大的三大理论是:①建构主义。虽然否认知识的客观性和传递性,但它认为知识应根据问题情境的需要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它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在教学中,强调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教师对学生起着引导和支持作用,应尽可能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情境。②多元智能论。认为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共同存在,强调要开发学生多元智能,实施差异教育与个性化教学。③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学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师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实践者,教学中要有多种体验并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它强调要努力培养具有批判力的社会公民,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国内:关于有效教学尤其是对教学模式和现代学习方式研究的论著较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人是如何学习的》、《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等。这些论著对教学模式和不同学习方式的各自特点、优劣以及如何把握不同学习方式有比较客观、冷静的分析,但对有效教学个性化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我们经过上一轮有效教学研究而形成的教育科研专著――《有效教学的理论探索与行动研究》,也未对有效教学个性化进行研究。

价值:中学有效教学一定要照顾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选择并发展其优势智能。目前高中课堂教学中有两方面偏向:一是固守传统,教师对知识的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仍然是教学主流,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方式呆板,学生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二是因过分强调现代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个性化而抛弃了传统教学与学习方式中的精华,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把课堂搞得像戏台,看似热闹但学生所得甚少。本课题研究价值就在于扬弃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并实验开发新型学习方式和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与策略

1.研究的目标

1.1促使教师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逐步转变学习观念并接受新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和个体学习方式,倡导接受与主动体验、探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有趣的、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1.2不断改进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素质化。从本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概括出有效的教学模式,以使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

1.3以课堂品牌的个性化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通过有效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探究,规范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研究教学模式,但不唯模式化,引导广大教师通过实践,跳出旧的模式,向更高层次――无固定模式方向发展。

2.研究的内容

2.1本课题的研究原则:

2.1.1人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是有效教学个性化行动研究的主阵地,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激情是有效教学成功的前提。教师需要用人文的关怀,用由衷的欣赏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充分体现尊重学生个性的原则。

2.1.2正确评价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对学生的肯定应该是多维度的,教师应当用多把尺子去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风格,创造自己的个性,并努力捕捉其闪光点。

2.1.3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在实现师生学习个性化的同时,必须使师生经历自主体验、采撷素材、主体构思的过程,把学生主体实验活动摆在首要位置,让师生在生活体验中感受到学习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探究活动中提高能力,感受学习的情趣。

2.2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2.2.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有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研究。此项研究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①教育教学的模式具有个性。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围绕“用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宗旨,全力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效率,就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

②教师也具有自己的个性与特长。一个能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且传播人生的信念和展示人格的魅力。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三个特有的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而每位教师在这三个方面都具有自己的个性。

③各学科教学效果的评价具有个性。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指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有效产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测试仅凭传统的以注重书本知识的纸笔测试是难以测查的。在多元智力理论的支持下,以多元标准为前提的个性化评价和真实性评价显得尤其必要。各科的有效教学既反对拒绝量化,又反对过于量化,而是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老师的工作实绩。但是各科均有自己的特点,文科与理科就有明显的差异,评价也就有自己的个性。如果按照一个标准、一种方式来评价不同学科的教学效果,就会片面地夸大学科的共性,而忽略学科的个性,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就谈不上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2.2.2高中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个性化研究。此项研究基于以下三点考虑:①教学对象具有自己的个性。多元智力理论既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智力优点,且有多种智能同时存在,这就提示教师在评价标准上不仅要考虑到多种智力的特点,还要考虑到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以及同一个体身上的智能优势。②各科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文科注重形象思维,理科注重抽象思维,学习不同的学科不能采用同一种方法和固定的方式。无论什么学科都强调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育,但不同学科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文科在注重人文素养的同时渗透科学素养,而理科在注重科学素养的同时应渗透人文素养。③个性化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生为本”的有效教学总是以学生自学不同的教材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真正的学生自学意味着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不同的材料”。我国的大多数学校都组建了“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这是现代教学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

2.2.3学校品牌特色的个性化研究。学校应当具有自己的有效教学品牌或特色。每所学校的物质条件、教学设备与师资水平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培植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打造自己的品牌是有效教学的不懈追求。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在国家课程之外,留出部分课程让教师和学生自己去选择和开发,将部分课程的管理权下放给教师和学生自己,这就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因此而可以按照自己擅长的教学方式教自己擅长的“专题”(“模块”)。这实质上是将选择教学主题和教学材料的权利还给教师和学生。

2.3本课题的研究途径:

2.3.1关注学生。主要表现在:

①有效教学的个性化必须坚持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也不是从经验出发。例如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重要的是要作出富于鼓励的答复,从而保持引发活动的非评价性的特点。类似这样的“开头不错”、“你的答案部分是正确的”、“可以做得更好”等鼓励性话语能够使学生关注更有用的回答,而不至于学生因错误的回答受到批评之后丧失信心,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迁移,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益。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客户”、“上帝”,真心实意地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更满意的服务。一旦学生不愿听、不想学,或者不会做,不要去责怪他们,因为教学要常常反思,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服务出了问题。

②自觉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强化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天堂。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彻底改变“在听中学”一统天下的单一模式,为学生创造“在做中学”“在合作中学”“在尝试中学”“在体验中学”和“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与社会实践能力的过程。

③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教学过程本来就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老师的课前预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预设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及其变化,而且要根据这一变化及时调整教案与学案。

2.3.2关注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也指学生和老师的个性发展,尤其是指学生的基本学力、个性优良品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它主要表现在:

①注重学生“大智慧”基本学力、创造力的发展,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中学生的未来发展而奠基。

②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

③关注教师的发展,当然包括职业道德、学术水平、教学艺术和健康心态的发展。教师在研究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怎样把学生教好,还要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在成就学生的同时要成就自己,成就自己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成就学生,因为没有教师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发展。

2.3.3关注过程。主要包括:①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②关注学生思考与练习的过程;③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性格与情感体验;④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心理承受力;⑤关注教师的反思教程等。只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关注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有自己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让教师有张扬自己个性的机会,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3.4关注研究。教学与研究同步,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研究学生的学情、心态和个性特点,学生也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世界上不可能有“说话像演说家,写字像书法家,上课像表演家”那样的教师,我们也不奢望每位教师都去做这种“理想”的人,但我们希望每位教师都能按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合适的具有个性的教学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

2.3.5关注练习。有效教学既包括有效的教也包括有效的学,而有效的教是为了有效的学。要实现由教学生学会到教学生会学的转变,就要注重练习的分量与质量。教学中应减少甚至消除操练式的反复练习,倡导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教师要通过练习来引导、激励学生勤于思考,自主思考,进行“再创造”。

2.4本课题的研究策略。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按照有效教学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认为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为以下三种策略:

2.4.1教学准备策略的个性化。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说,教师在制定教学预案(教案与学案)时所要做的工作。教师在准备教学时一般要解决下列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无论上述哪一行为,都因每个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功底和教学经验的不同,而具有自己的个性。

2.4.2教学实施策略的个性化。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课堂行为按功能来划分主要是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只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教学行为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要教学行为,它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事先可以作好准备;另一种是辅助教学行为,它直接指向具体的学生和教学情境,许多时候都是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因而事先很难或根本不可能做好准备。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凸现实施策略的特色。

2.4.3教学评价策略的个性化。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这一行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它涉及到对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与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后者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其目的是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因此,它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

总之,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在于多维地看待每一个个体,每一个个体有都着独特的智力特点,某一种教学方法只能适用于某些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智力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及方式,鼓励学生运用独特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不能按照我们所教的方式学的话,就让我们以他们学习的方式来教”,这就是有效教学个性化的核心思想。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的思路

1.1调查研究,把握学情。首先对学生现有的学习素质、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水平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的方式有问卷、测试和谈话等,在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寻找问题与对策,为课题研究作好准备。

1.2学习理论,明确方向。组织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把握有效教学个性化的内涵、特征等,同时,就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作出客观的细致的分析,从而明确研究的方向。

1.3整体构思,分层落实。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操作措施等,课题组根据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进行整体构思和谋划。然后,根据每一位实验老师的特点和专长,将课题分解出若干子项目,分解到每一位老师,进行分层研究。

1.4加强合作,注重实效。研究的方法上,将以行动研究为主,引导教师将行动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开展协作性的研究活动,指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科研人员之间的有效合作,努力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同时,综合运用观察、调查、个案等研究方法,运用典型示范、相互交流等措施进行阶段性小结。此外,加强科研资料的积累,引导教师善于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规律,及时总结并写出较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在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1.5多管齐下,形成特色。本课题重点在于有效教学策略的“发展”和“指导”两个方面的研究。采用“一、二、三、四”的指导模式,即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指导与消极矫治两方面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互动及自我训练三管齐下,编写教程、自我反省、组织讲座与跟踪矫治四种方法交互使用,从而初步探索出教学与学习模式策略指导的基本模型。

1.6横向联系,提升理性。在横向联系上,加强与教育科研部门的联系,特别是与华东师大教授和科研人员的联系,借“科研脑袋”,让理论“下嫁”,提升课题研究的理论层次。

2.研究的方法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两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中的精华和现代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的有机统一)理念指导实验,通过实验来检验理念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反思、总结,形成新的更完善的理念,进而再用它来指导实验。

2.2独立与合作相结合。各子课题建立独立的研究小组,制订研究计划,按计划开展行动研究;子课题组之间又展开合作,互相渗透,四个子课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推进大课题的研究进程。

2.3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无论怎样的改革和实践,无论什么样的课程或教学,都必须具体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变革中来,促成学生学习的完整化和个体化,从而改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2.4总课题与子课题相结合。学校的总课题统领全局,子课题分头研究,孙课题深入研究,有分有合,整体推进。

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丰富和发展了有效教学的理论

我们在广大同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无实在的进步或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惟一标准,高效教学应当包括在有效教学之中。因为有效教学就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提出有效教学的十大核心理念: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人发展

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畸形发展,而是全面、协调、和谐的发展。每位教师既要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又要树立“全人”的理念,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人发展。

第二,主体地位至上,师生共进共赢

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民主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正形成新型的民主平等关系。课堂教学中,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这就需要在师生间建构一种平等、理解、和谐、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切实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高效教学。有效教学主张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自我,实现师生共进共赢。教师不要做蜡烛照亮别人而燃烧了自己,而要做不断充电的明灯永放光芒。研究型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关注自身的发展,做到与学生一起成长。

第三,不怕学生问倒,就怕学生不问

有效教学期待学生主动提问,创造有利于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的良好课堂环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只有教师将课堂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问、善问、多问,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教学便是服务,有效才是目的

有效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促进学生合理需求不断满足、不断增长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不合理需求、乃至妄想不断得到科学引导和正确矫正的过程,是单一与浅层次的需求不断得到丰富和提高的过程。课堂教学就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简言之,有效教学的本质就是服务。有效的教是为了有效的学,教最终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用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使学习从有效走向高效。

第五,预设仅为铺垫,生成更加重要

有效教学强调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将是“放羊式”的无序过程,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但预设仅为铺垫,生成则更加重要。因为课堂上得妙,效果好,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所谓“活”,其实就是师生在教学情境中因互动而产生的种种“意料之外”;是师生在民主与和谐的氛围中因种种摩擦而产生的思维火花,是师生在讨论与辩论的过程中因创新而形成的自我建构,这就是“动态生成”。这种生成使课堂教学更具生命活力。

第六,突出科学素养,渗透人文精神

有效教学既突出科学素养的培育,又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强调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并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美国学者劳尔也指出: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以后所剩下来的部分。这两句话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即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养。

第七,尊重个性差异,实现和谐教育

有效教学尤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内在潜能,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训练,真正体现“尊重差异,分层要求”的理念。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培养,这才是最有效的。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等,而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人际关系之中。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伙伴、朋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难。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这样的教育才是和谐的。

第八,评价标准多元,坚信人人成才

有效教学强调评价方法、手段与标准的多元化。在充分尊重师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用多种评价主体的不同眼光,用适合不同师生需要的多元评价标准,用多种手段收集的充足信息来评价不同的师生,让师生都能得到全面、公正的评价,让师生的长处都能得到发现、肯定和发展。这就意味着,评价师生将不再只有一把“尺子(分数)”而是多把“尺子”。实践证明,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也多一名优秀教师。

第九,辅导因人而异,考试适可而止

有效教学要求辅导应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切不可用不分对象不讲效益的辅导来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有效辅导必须分析待辅导学生的特殊性,找到辅导的切入口,实行对症下药,以增强辅导的效果。有效教学并不排斥考试,相反常用考试的手段来测试与评价教学的质量或效果。考试也不是越频繁越有效果,而应当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制,合理的必要的考试能刺激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和总结,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第十,学情决定一切,反思方能成长

学情是值得研究的最可宝贵的教学资源。有效教学特别关注学情,认为学情决定一切。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巧妙的“变动”,正是面对学情临场开发教学资源的最佳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有效反思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它迫切需要教师自觉养成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做到天天反思、堂堂反思。因此,没有反思性教学,就谈不上是有效教学。

2.强化了有效教学的“三为”“四变”和“五化”

三为: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即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教师指导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诱导、疏导等作用,真正发挥“双主体”的作用。

四变:一是教师角色由“主宰”变为“主导”,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构建的合作者、促进者;二是学生的地位由“他主”变为“自主”,学生有学习的参与权、选择权、评价权,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三是教材功能由“内容”变为“例子”,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作用,教师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四是媒体作用由“手段”变为“工具”,学生也能掌握媒体,成为使用媒体的主人,眼、耳、手、脑并用,自主参与教学的过程。

五化:一是教学目标多元化。课堂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个性,达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相协调、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相协调、身体与心理发展相协调;二是教学形式多样化。在班级授课制中适度增加个别教学,采用小组讨论、分层教学等形式,使课堂教学形式由机械单一变为活泼多样;三是教学方法最优化。做到着眼于诱导,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着力于引导,使学生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疏导,使学生变“难会”为“易学”;着手于指导,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四是信息传递主体化。畅通信息传递的各种通道,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教学信息传递的同时,学生之间也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形成主体化信息传递网;五是教学手段多媒化。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的多媒化。

3.教师应在促进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形成中有所作为

3.1完善的学习方式应该是传统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方式的有机融合。

高效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方法和排除障碍,使学生走上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只有在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基础上,才能积极参与合作,反思思考成果,从而再认识再提高。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应共存互补。接受性学习的最大价值在于学生不必从零开始学习,可以直接接受前人和他人的认识成果,加速自己的认识过程。探究性学习以接受性学习为基础,探究的过程又是不断接受的过程。学了做和做中学各有千秋,两者只有融合才能增强学习效率。

3.2学段学科的个性特征多种多样,学习方式也应具有自己的个性。

高一学段因所学的基础知识面广量大,应以接受性学习为主,适量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接受所提供的活动性学习方式也必须多种多样;高二学段应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加强反思品质和能力的培养;高三学段倡导自主探究和反思,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志和能力。不同学科的学习方式也应有所区别,如语文学科应在文本研习的过程中加强活动体验,数学学科则应强化知识的接受和问题的解决;外语学习应营造特定的语言环境;政史地学习应注意合作探究活动和反思;理化生学习应重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等。学生应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学科需要灵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寓于“做”“讲”“思”“练”之中,才能显示其特有的生命力。

3.3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完善。

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共同构成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必然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更新必然会带来学习方式的变化。在教学中应当形成教与学两相契合、相互促进的教学活动方式,促进师生主动、和谐、共同地发展。

4.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研究的初步成果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种适合某些教师群体和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型。理想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在掌握多种教学模式(包括各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以及教学策略),并了解不同模式的适应条件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所选择的最适当的教学模式。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教师对教学过程理解的差异性等因素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发展性。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开放的、多样化的、系统化的方法和策略,建构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4.1问题中心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要学生揣着问题走出教室,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著名科学史家让克里斯迪曾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可见,能不能提出问题是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的前提,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而传统的教育是“去问题”的教育,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甚至根本不带问题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理念对于实施有效教学是极其不利的。

问题中心式教学模式的理念:以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为主要形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层次性解决,形成波浪式递进的课堂教学结构。它要求设计问题要科学,设问要巧妙,逻辑要严密,分析要透彻,重点要突出,解决问题要彻底。可以说,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陈旧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有效课堂的重要载体。

问题中心式教学模式的操作:问题性教学模式由创设情景――激问;指导探究――解问;延伸拓展――生问三个环节组成。依据“问题解决”的认知思维规律,引导学生以“问题解决”者的身份,围绕中心问题展开思考、讲述和讨论,使学生从知识的初始状态,经过环环相扣的中间思辨状态,最后达到知识目标的彼岸。

4.2互动对话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互动对话式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思想为基础,以师生平等对话为背景构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互动式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是构建一个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话和倾听实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在合作学习中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互动对话式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理念: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关注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发展;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互动对话式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操作:互动式课堂有效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师生交互阶段和学生交互阶段。在师生交互阶段,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吸引学生参与对话,对范例进行分析、归纳,形成概念。教师在提问中具体示范各种理解策略的使用,并随着教学的进展逐渐进入学生交互阶段。在学生交互阶段,教师更多地引导学生使用这些策略,在与同伴的交互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学会自觉地运用,实现课堂教学主动权由教师向学生的动态转移。

4.3主体参与任务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使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获取、分析、判断、选择,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学习方式。

“主体参与任务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所谓“主体参与任务式”教学,即把要学的内容通过一定的科学设计,形成特定的任务,在这个任务中包含本节课要讲的所有知识点,尤其是重难点。在每一节新上课之前,教师便把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提前对下一节课的目标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教师预先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料,为完成这一任务进行自我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主体参与任务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如下:“创设任务情境-呈现任务-引导学生个人参与或协作探究完成任务-总结评价任务-应用任务,解决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达成学习目标而进行主动学习;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协作学习,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

4.4探究发现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个人要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亲历“发现的行动”是最理想的途径。探究发现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探究发现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核心,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探究发现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通过“设定情境-分析结论-得出结果”这样三段式,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探索能力。学生经过“设定情境-分析结论-得出结果”这种三段式的参与,就可以通过确定基本知识点-联想其它知识点-巩固基础知识点,最终建构系统知识体系。

4.5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在课堂上创设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环境,通过人际交往促进认知发展和智力开发。人际合作与人际互动是“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个个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它既能挖掘个人潜能,又能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小组合作教学”(cooperative instruction)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心理、个性等特点,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施教,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自主探索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课堂上的小组活动主要包括小组讨论、合作创作和合作演示三种形式,每种活动都有特定的目标。小组讨论主要是集思广益,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合作创作指3-4名学生组成小组,依据新概念和教师示范,设计方案或创作作品。合作演示则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小组成果向全班展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从查找资料、构思、设计、归纳直到课堂演示,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并同心协力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有效性。

4.6有效阅读课堂教学模式。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在语文、英语、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教学中。今天,学生的“主动性阅读”更应当超越传统的、消极的“接受性阅读”,真正把书“读活”。如“自主阅读”的教学实验,“研究性阅读”的探索,“质疑导读法”的推行,“发现阅读”的研讨等等,都在客观上引导学生进入创造性阅读的境界。

有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理念:课堂阅读教学就是要为学生积极的自我建构创建特定的情境,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供自由安全的场所,使学生能够自由地与文本进行对接,尽情享受各种文化的滋润,在集体性合作学习中促成自我个性的形成。有效课堂阅读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它通过实现学生对文本的自主感悟、主动解释和自由批判来完成新意义的建构。

有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操作:一般经过“明确阅读目的-识别教材中的有效信息-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监控阅读过程,判断理解是否发生-运用提问方法判断阅读效果-发现失误,及时采取措施补救”这样六个阶段。

此外,我们在研究中还建构了“三段两级教学模式”“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习智能”“自学汇报式教学模式”“民主课堂双自双导模式”“对话与辩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导师式课堂教学方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