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念也能葬送自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念也能葬送自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念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力量,这是从来没人怀疑的。犹太民族当初连家园都没了,可是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信念始终是火种。他们凭着信念的力量,没有土地他们有资本,没有国度他们有智慧,终于实现了民族的复兴,是信念让犹太民族又重生了以色列。信念不是信仰,信仰是宗教的情结,信念只是生活的向往,信仰的事有点儿虚,信念的事儿却都实实在在。

信念有时就是一根寒冬中还保存的火柴,是浩瀚沙漠中的一壶水,没有了信念的支撑,人有时就迈不过生命的那道坎儿。

记得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支英国探险队在穿越撒哈拉沙漠时走错一段路,结果淡水用光了。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脸,谁都想喝一口水。

可身上的水壶早就空了,人们焦虑起来,有些人觉得必将渴死在沙漠之中。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最后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露出坚定的神色。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缓缓流出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是啊,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里,真正拯救他们的,又哪里是那壶沙子呢?是他们执著的信念,带领着他们最终走出了绝境。

人生有许多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但在你的信念成就之后,我们不妨认真分析一下,它一定有必然的规律在其中,就如一只老母鸡有了信念,21天不挪窝就孵出一窝小雏鸡,可是换成一堆石头,就算有十只老母鸡的信念也是白搭。

最可怕的是荒唐的信念,它只能是破坏的力量。比如1958年因为“超英赶美”的错误信念,不仅让一代伟人的光辉蒙羞,也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承受了颠覆性的灾难。那是一代伟人加绝对权威的信念,那是数以亿计人狂热起来的信念,那是当家做主后主人翁人定胜天的信念。那个信念被上升到“国家主义”的高度,那个信念被神圣到不可置疑的程度,可是在经济规律面前,那个让三山五岳都震撼了的信念不过就是一个瓷器,掉在地上就成了碎片。

姚明凭着自身的优势与坚定的信念实现在美国职业篮球赛场上的梦想,可换成潘长江你就是把他的信念打造得比磐石还坚硬,即便坚持一百年不动摇,也没人相信他会梦想成真。

就像当年的萨达姆与卡扎菲对自己统帅的国家与军队的信念都是坚如磐石,可他们的信念不过就是挡车的螳螂,在被我们称之为帝国主义“纸老虎”的美、法等面前不堪一击,有信念的萨达姆与卡扎菲倒是成了真正的纸老虎。

我相信滴水可以穿透坚石,但我不信擀面杖粗的一条蛇能吞进一只大象。

信念的力量首先来源于正确的判断与认知,而不是你有没有信念。你确立的信念如果是个错误的认知,这样的信念越坚决,失败得就越悲惨,即便有力量也是破坏的力量。比如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信念,把无产阶级进行到底的革命信念,都产生了颠覆人类文明的巨大破坏力量。

一个人确立、坚守信念都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让我们的信念成为客观的、正确的、慈善的、人道的。

(摘自《羊城晚报》)

人们惯常的思维是:信念是战胜一切的力量。可阮直先生却反弹琵琶,告诉我们:信念也能葬送自己。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关键问题是这“信念”是否符合规律。

文章开头将“信念”与“信仰”进行对比,用“信仰是宗教的情结,信念只是生活的向往;信仰的事有点儿虚,信念的事儿却都实实在在”这句话厘清了“信念”与“信仰”这两个人们易混的概念。接着以一则沙漠探险的故事告诉读者:执著、坚定的信念,可以带领人们走出绝境,而且坚定的信念有时可以让我们轻而易举地做成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

既然如此,那么是否有了信念就可以做成一切?非也。作者借“母鸡孵蛋”这一生活小常识给读者科普了有关信念的道理:“一只老母鸡有了信念,21天不挪窝就孵出一窝小雏鸡,可是换成一堆石头,就算有十只老母鸡的信念也是白搭。”这个事实告诉读者:信念必须建立在符合、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否则再美好的信念也只能将人引入歧途。

如果说上文属于铺垫,那么由此文章便切入主题。作者通过姚明在NBA的成功与上个世纪中叶我们“超英赶美”的愿望“成为碎片”、萨达姆与卡扎菲的不堪一击、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的惨败进行对比论述,告诉我们:正确的信念促人成功,错误的信念只能将人带进死胡同。这其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反面事例,这正是为了与文题“信念也能葬送自己”保持一致。在大量引用事实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了“信念的力量首先来源于正确的判断与认知,而不是你有没有信念。你确立的信念如果是个错误的认知,这样的信念越坚决,失败得就越悲惨,即便有力量也是破坏的力量”的结论,最后再一次强调:“一个人确立、坚守信念都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让我们的信念成为客观的、正确的、慈善的、人道的。”也就是说,“客观的、正确的、慈善的、人道的信念”才不会“葬送我们自己”。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本文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是多角度思考问题。特别对那些几乎是约定俗成的观点,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也许就能得出独到的、富有新意的见解。二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在阅读时要注意多积累素材。在议论文写作中,论据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本文作者在使用论据时可谓信手拈来,显示出知识积累的宽度和厚度,也使文章富有很强的说服力。中学生知识积累尚不丰厚,这方面更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