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佛教量论中现量与比量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佛教量论中现量与比量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关于“量”的认识,在印度思想史上有过许多次发展演变。起初,“量”具有尺度、标准等意义,后来被引入认识论的学说中,“量”就成了分辨真伪的标准;进而“量”又转指知识本身,有了丰富的认识论的涵义。在陈那的因明中,根据量的认知方式,将量识分为现、比二量,缘自相之具境为现量,缘共相之具境为比量。实际上陈那是将知识归为感觉和思维,进一步说是将知识分为感性和理性两种认识。因此,文章从陈那对量识的认知方式上,分别对现量、比量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解读与分析。

[关键词]因明;量论;现量;比量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221-02

量,就是正智,即正确的知识,所以“量论”就是正智论,即关于正确知识的理论。其后,瑜伽派依着对“量论”的解释,成立他们的唯识理论;中观派则依之继续发扬自己的中观理论。佛教内部诸派对“量”的定义划分很不一致,少则一种,多则十一种。佛教原来也承认有现、比、声三量,后来陈那分析量的对象,即“所量”不出于“自相”和“共相”两类,由此勘定所量之能量也相应地只有现、比二量。

一、现量

现量是指不经考究、推度,用感官直接缘于事物自相的识。现量有正似两种,所谓正现量是指远离分别的知识。陈那在《理门论》中指出现量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离分别;二是不错乱;三是现现别转,各自缘相。

1.离分别,就是不依赖任何思维活动,超越语言文字概念的纯感觉,即排除一切认识名言种类的分别识,这种限定使现量与比量明显的区分开来,这是对现量性质的限定。2.不错乱,意思是说不能产生错觉,即所谓正智。陈那在《集量论》中把“错乱”列为第七种似现量:“迷乱世俗智,比与所比生,忆念及求,似现有翳膜”。《理门论》中指举了前六种:“忆念、比度、求、疑智、惑乱智、世俗有”第七种“有翳膜”者,是指白内障患者好像会看见空中有莲花,车轮边上长毛,月亮成重影等,这些都纯属主体感官上的缺陷而造成的错觉。又如视绳为蛇,这是认识主体的错觉;见旋转的火焰而误以为是火轮,这是认识对象造成的错乱;还有船行水上而觉得河岸向后移动,这是主、客共同铸就的迷乱。陈那之所以把“不错乱”列为现量要求,这是因为见分和相分只是识的不同显现,但在“见分”缘虑“相分”时仍然可能产生某种错乱,在陈那看来,这种错乱也是一种主观的“分别”。3.现现别转,各自缘相,强调的是各种感觉器官同体认对象的特定关系,而不可混乱。如眼根只能对色相,耳根只可接受声相,也就是眼观色、耳听声的意思。总而言之,所谓现量就是现对现的直觉。现量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直接相合,此时分别还未产生,故而,现量是知识的源头,但本身还不是知识。正现量分为五根现量、意识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四种。在正现量的四种分类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瑜伽现量。陈那说:“诸修瑜伽者,与尊师示现见无杂义,言教分别,见唯义理,亦是现量”@根登珠巴大师解释说:“修瑜伽者,串习上师正等觉佛陀所示四谛真理,显现未掺杂总声、总义等的自相之识为瑜伽现量”从瑜伽现量,即可得知陈那在论述现量时,将佛教以止观双运三摩地所得无我正见的佛学观点纳入因明,从而使因明这一探究推理形式与规则的逻辑学说染上佛教色彩,因而被后人称为“佛教逻辑”。

二、比量

比量是在感觉基础上继而进行推理考究所产生的量识。比量所认识的对象不是感官所认识的一般具体实物,而是通过推理即论式中的因的作用去认识事物的共相。如果说现量是意识的初级形式的话,那么比量是意识的高级形式。比量又分两种:用正确的智比照欲知的自在境,称作“为自比量”;用正确的论式将正智传授给别人的,称“为他比量”。现量离语言,而比量不离语言。比量对语言的借助有两种方式,为自比量借助无声语言,为他比量借助语言。在为自比量中,无声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思维是无声语言的内容。在为他比量中,有声语言是导人的形式,导人是有声语言的内容。两种语言,功能各异,发智相应。

三、现量与比量的联系

关于现量与比量的关系,在因明中,现量是感觉直接认识的知识,是感觉活动。而比量是通过判断与推理间接获得的推理知识,是概念活动。《理门论》正确地指明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当说比量‘余所说因生’者,谓智是前智余;从如所说能立因生,是缘彼义。此有二种:谓于所比审观察,智从现量生或比量生;及忆此因与所立宗不相离念,由是前举所说力,念因同品定有等故”。这是说,比量智比现量智的“余”,这种比量智同时是由因三相引生,并以此来缘虑共相境。引生推理智的源泉有两个:即在审查论题时从感觉或从推理得到的根据。这两种根据使人回忆起理由与论题间的必然联系,并能使以前得到的感觉或推理的印象强化。这里包含了几点思想:

第一,说比量智是现量智之“余”,并不就是说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陈那特别反对把现量看作是比量的必要前行。陈那在《集量论》中一再批驳“现量在先”的外道观点。在陈那看来比量可以直接从比量生,比量与现量各缘共相与自相,二者间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第二,陈那的现量是“现现别转”的纯感觉,不允许感觉间横向结合成知觉。第三,陈那认为“共相”是人的主观误执,反映共相的比量也是“假有”。比量不是认识的深化,反而离真理更远了。总之,就认识论而言,陈那主张主体和对象的先定同一,在这一点上与黑格尔的主、客体学说有相似之处。

另外,从所量上说,以自相为直接感知之对象的是现量,以共相为比度推知之对象的是比量。换句话说,现量是没有经过种种语言概念的分刖而直接显现的量,比量则是藉由三支论式的表达而间接推知的量。这两者的定义,是彼此相关的。比量认识共相一般,现量的对象永远是特殊个别。一般来讲,现量是比量的特殊状态或未完成状态,现量相对比量更有说服力。在因明学中,提供了一个通过现量和比量获取知识的统一框架。当比量在现量内工作时,比量接近于演绎推理。当比量在现量外工作时,比量接近于假设推理。

《释量论》里讲比量的根本是现量,如果显现的东西不存在,那与它相关的隐蔽之法就根本没办法推出来。举例来说,如果没有看见山上有烟,就没办法推知山上有火;不了知柱子是所作,它的无常就没办法成立。所以,比量的推演一定要依靠现量。如果现量的部分没有,那隐蔽的部分就没办法推出,由此也就没有所谓的比量。构成知识第一要凭借现量,但如果只凭现量,即直观的感觉,所得到的知识只不过是凌乱杂多的影像,在世间万物中理不出一点头绪,所以还必须用比量将种种感觉综合其所同,区别其所异,然后才能构成正确明了的概念。因此,现量离不开比量。和现量一样,比量也是构成认识的重要形式。比量所缘的境现量是无法缘取的,但如果没有现量,比量又无从产生。

四、现量与比量的区别

陈那在《集量论》的现量品中说现、比二量的根本区别,是由于认知的对象在根本上也有两种的缘故。《集量论》颂云:“二相是所量。”其长行云:“何故量唯二种耶?曰:由所量唯有二相,谓自相与共相。缘自相之有境心即现量,现量以自相为现境故。缘共相之有境心即比量,比量以共相为所现境故。除自共相外,更无余相为所量故。”《因明正理门论》:“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离此二刖有所量,为了知彼更立余量。”

现量与比量,与自相共相有从属关系。因为现、比二量可割分为能量及所量,而自、共二相是所量,所以分刖从属于现、比二量中。将量分类时,便是依自、共二相之根本不同来区分现、比二量。

《集量论》卷二的比量品里更详细地解释区分现、比二量的原因。其长行云:“若尔二者,有何差别?曰:‘由境及性不同。彼二。’现量之境,谓自相;比量之境,谓共相。前品已说,现量之自性是无分别觉,比量之自性是有分别觉。”陈那在这里解释现、比二量的根本区别,除了基于所量区分为自、共二相外,还明确地补充了能量方面的原因——能量亦唯有两种:有分别心与无分别心,所量与能量的关系,因为是知识内部结构的根本区分,所以两者有互相排斥而穷尽量的外延的关系。在陈那看来,有分别心识知共相,无分刖心识知自相,所以现量、自相、无分别心与比量、共相、有分别心六者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在量的获得来源上,现量有优位性。然而,在量做为能立的目的上,比量是基本的形态。

相对于比量是“进行概念判断”的活动,现量则只是“先于判断”的感知而已。现量显示以给出现象,比量则将此现象概念化以形成语句或命题。现量直接感知现象自身以给出性,比量则间接量知此现象而进一步以概念确定。现量之感知自相与任何语言概念无关,而且先于判断而显现,可以称为“在己状态”的量;相对地,比量之量知共相,必须藉由语言概念以形成命题或语句之表达,已在进行概念判断,可以称为“为己状态”的量。简单地说,现量是“在己的量”,比量是“为己的量”,两者分还属于自悟而非悟他的阶段。

五、结语

总之,人类认识事物的最初阶段,是先通过感官而来。在重复这些感觉的知识以后,我们把感觉到的东西利用思维的力量,加以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然后才可以整理出周围世界的规律。如果只停留在纯感觉或知觉阶段,我们的认识,显然不够全面,不够深化了。所以从纯感觉或知觉提高到推理,依现量与比量而确立的知识,才能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