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真实的怒江 满是柔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怒江!单闻其名,就令人心生几分神往。可怒江那平静的水面却令我难以想像她为何得到此名。
早在许多年前,怒族人就依山而住,环水而生,怒江因怒族而得名。这样一解释,才令人恍然大悟。这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而非想像中的惊涛骇浪。环山公路蜿蜓崎岖,紧紧地贴着怒江,来此的人多少都有点恐惧心理。高而陡峭的悬崖上,一条颠簸的小路,真可谓天险了。不过一路上的美景吸引召唤着你,倒也无暇再顾忌那么多,只是一味地观景了。
在怒江州的州府六库,怒江的水色呈绿黑色,十分浑浊,我便开始觉得怒江原来只是徒有虚名罢了,再没了什么期望。可沿着公路越往上走,我就越发兴奋。从贡山开始,一路向北的怒江水呈绿松石的颜色,如玉石般清澈透亮,似乎这样的颜色只有在梦境或童话里才能见到。
虽是临江行走,天气却是极其干燥,风很大,夹杂着大量的沙尘,若是不戴墨镜,基本上是寸步难行。
从贡山出发,顺着怒江向北走,约44公里,便到达了马帮重镇――丙中洛。在出发前听朋友说起这个神秘的村落,似乎是一个世外桃源,有山有水,不过那都是他十多年前的记忆了。当时,丙中洛是没有公路的,只有一条纤细的土路,遇到雨水,基本上就无法行走了。现如今,一条柏油马路直接铺设到了这个村落,从贡山开车上来,也只需要1个多小时。
太快了,这种神秘感似乎随着前往的速度加快而稍显褪色,不过途中令人振奋的景色还是很多。
距丙中洛约3公里左右的地方是怒江第一弯,江水在流经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时,由于王箐大悬岩的阻隔,江水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但流出3∞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陡坡挡住了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因而在这里形成北一西一南“U”状的大弯,称为“怒江第一弯”。怒江奔流而下,遇到了坚硬山峰,拐出了一个令人称奇的大弯,你不得不被怒江的这股倔强而折服。被怒江的拐弯包围着的是平坦的耕地,住了几户人家,在此耕地劳作,俯瞰下去,竟是如此的惬意。
拐弯过了,便远远地可以看到丙中洛,一个矗立在山中的村庄,颇具现代感。路两旁村民盖的房子有一些是四层高的,在这里便犹如都市里的摩天高楼。趣味倒也是有的,前来旅游的汽车穿梭于此,牛羊在公路上撒野,与汽车夺道而行,司机时而探出头来,露出一张无奈的笑脸,让这些“庞然大物”先行。
这么好的地方,我怎么能错过?于是住下来感受这里的一方水土。
丙中洛的夜十分静寂,时不时传出几声狗叫,仅此而已。在这里晚上惟一可以娱乐的项目就是在街边吃烧烤。一个怒族的老阿妈家门口,简单的碳炉和一些蔬菜肉类,便组成了一个烧烤店。老阿妈的手艺不错,吃烧烤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当然我也是吃得肚子滚圆才离开。
从丙中洛继续向北的路就不那么好走了,全部都是土路,道路十分狭窄,时不时还会有乱石从山上滑落,比较危险。不过此处的风景更为美妙,怒江磅礴的气势似乎也有所展露。五里村距丙中洛约10公里,一个真正的仙境。
五里村夹在两片高崖之下,背后便是积雪的山峰,房屋覆盖在绿色的草垫之上,错落有致,怒江从门前奔流而过。我是隔着怒江遥望对岸的,兴奋与高兴之余,我开始发愁,怎么过去啊?当地的村民都是怎么与外界往来的?湍急的怒江肯定游不过去,哪里才是通往对岸的道路?边走边想,突然,我发现江对面的崖壁上有一道深深的凹痕,莫非这是一条古栈道?!抬头远望,隐约看到有座桥横卧于江面之上,我振奋起来,使足了力气向桥的方向大步走去。
老桥现在已经被封闭了,桥面是纯木板铺设的,古朴原始。新桥体就紧邻着这座老桥,是用钢筋铁板铺设的,十分结实,小型货车也可以从此通过。
我恍然大悟,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茶马古道?!
过了桥,向原路折回去的方向前行,这就是古老的茶马古道老栈道,由此向前约2公里便可以抵达五里村。
道路十分险峻,路面只有1米宽,悬崖下面就是湍急的怒江水,走起来很危险。不过由于兴奋,我早已把这些杂念抛诸脑后了。
五里村远看是一幅绝世美图,走近了越发觉得不真实。纵横的阡陌,草木田舍,历历在目,恍惚之间,好似人在画中游。这是一个怒族村寨,原始而简陋,一望便可知尚未遭到大众旅游的污染,连村里的狗都认生,一路追着我狂吠。我也不在意,倒是庆幸终于觅得一方清静的世外桃源。
在这里,我第一次为住宿发愁。因为这是一个原生态的农村,虽然景色美,但多数人都是隔江欣赏一番便离去了,很少会有人留宿于此,所以没有旅店和饭馆,不过也正是因此,才令我更加喜欢这里。
几经周折,打听到当地罗老师家可以留宿,于是登门拜访。罗老师笑脸相迎,又是给我倒水,又是给我做饭,热情得让我有点不好意思。他同意留我在家过夜,睡觉的大事终于解决了。
吃过晚饭,我独自在村里溜达。由于没有路灯,天一黑便伸手不见五指,我自己戴着头灯,独自一人坐在树下,忽然一抬头,我大吃一惊,太美了!我忍不住连声赞叹。天空中繁星密布,数都数不过来,星星在天空中一闪一闪,不断地向我眨眼,这种景象似乎只存在于童年的记忆或者电视电影里。夜风微凉,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仰望星空,我竟是如此的惬意和舒爽。真羡慕这里的农民,每天都有如此美景相伴。
回到罗老师家里,我们围着取暖的火盆边烤火边聊天。当说起五里村的风景时,罗老师告诉我,这里的景色着实胜过周边的许多地方,但由于道路难行,且食宿不易解决,许多前往这里的游客更愿意住在丙中洛,或前往距此5公里的秋那桶过夜,毕竟让一般的游客住宿在农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样,这里留下了完好的天然生态,没有遭到一丝破坏。罗老师的热情好客在这一代都是十分出名的,因此,近些年有不少前来五里村的背包客都来他家借宿,也给罗老师提供了不少外界的信息和好的建议。罗老师说,如果五里村有一天真的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他就在村里开一个小客栈,专门接待来此的游客,同时也要提醒他们保护这里的生态,让五里村成为怒江上一颗完好无损的明珠。
当再次提到马帮的话题时,罗老师的情绪似乎有些变化。公路修到哪里,马帮便从哪里开始消亡……马帮的出现是古时候人类繁衍的进步,当公路通了,汽车来了,拉动了整个村乃至整个乡镇的经济,马帮也将慢慢被淡忘。可能只有那些旅行者、摄影人,还有那些研究人文和历史的学者才会想起那些曾经在古道上风餐露宿的勇士们。
这一夜,我睡得十分的舒坦。第二天清晨,伴着小虫和鸟儿的鸣叫,我苏醒于弥漫着炊烟的小村里。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再次投入怒江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