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博览馆设计中空间陈列形态的创意表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博览馆设计中空间陈列形态的创意表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空间是展示环境的基础,在每个空间之间,具有一定的连通性,使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增加空间的层次感。文章从空间的特性与原则展开分析,合理的陈列形式可以起到展示商品、合理利用空间的重要作用。只有很好的使用空间设计语言,才能赋予一个空间创意与生命。

[关键词]: 空间特点 ; 创新; 展示陈列

1、空间特性与原则

1.1 空间规划中的流动性

空间的特性是它具有流动性,对于展馆环境来说,舒适的人流动线保证了观众对展品观看的质量和舒适满意程度。空间的流动性使空间秩序通畅有层次,每个展厅之间有一定的衔接和过渡来保持整个大环境相协调,让展馆具有连续性和引导性。在空间中,曲线界面的空间可以产生一种连续的动态感和流动感,使得整个空间具有明亮、自由的舒适感觉。直线的界面空间,给人一种很有理性和秩序感的空间环境。而带有弧度的流线界面可以使得整个空间环境显得更加的活泼和自在。在越来越多的展示空间中,开放式的设计创意会更加吸引观众的欣赏目光。

1.2展馆中的过渡和引导

展馆中的某种形态和物体特征会给人产生某种暗示和对空间的引导作用,驱使观看的观众可以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按照人的认知过程和视觉心理规律强行转折和停止脚步等等。

在一些展馆设计当中,设计了一些弯曲的墙面造型来使的整个空间具有诱导和暗示的效果,人们往往会习惯遵从空间中的曲线参照物前进观赏,空间中设置弯曲的墙面,使之延伸到一个确定的方向,用来暗示另外一个空间的存在,引导人们前去观看。同时还有一些墙面的凹凸造型和变化,物体的摆放序列,一些装饰上的寓意,灯光的颜色和阴影都存在一种空间诱导和暗示的效果。伴随着科技的发达,现在更多的展览通过音乐、多媒体手段来增强视听效果,以此来达到展示空间中的暗示引导的目得。

1.3空间的分隔

在展馆空间里会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空间分割,一是让整个空间赋有更多的变化层次,更好的在空间中进行功能分区。也让整个空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特定的展馆空间范围内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向观众传达信息。展馆本身是为人观赏,传播文化而服务的,所以展馆空间不仅仅要表现在实体的造型上面,还必须要满足观众在观赏过程中的种种需求。二是为了更好的,更大限度的展示产品本身,让观众在更加合理的展览空间中观赏。空间往往只是普通的展柜、展橱满足不了物品的展示,这就需要在展馆中设计更多的相同风格的独立功能区来展示物品。

1.4展品的静态陈列

博物馆中精致的陈列形式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形式,在任何一个展馆的陈列形式中,静止的陈列形式都是不可避免的。静止的布展形式之所以在高科技时代一直存在着,因为它在展览展示中存在着一定的价值体现。如延续性和可实施性。例如陶展厅的展示,陈列也主要以壁面陈列和展橱展示为主,为了更大限度的展示物品和合理利用空间,可以设置高低不同的展示台,更富有层次感,能让观众在一个不掺杂任何色彩的空间环境里欣赏到陶瓷的精妙绝伦。

1.5 展品的动态陈列

越来越多的展示展览馆的一些陈列活动不再仅仅只局限于普通的展览展示,而是运用一些现代的技术手段让展示更加的生动,需要更多地创意设计与观众进行交流,以此更好的给观众传播信息,增加观赏过程中的趣味。常见的动态展示有一些旋转的展台、自动搜索信息和幻影成像。在现代的展馆中,一些个性化的互动体验可以提高和调动观众的一些兴趣和活跃性,这种的互动方法让观众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有兴趣的去发现,探索和亲身体验展示内容。观众在互动参与形式设计的帮助下可以轻松自如地融入到虚拟的展示环境中,亲自操作、体验虚拟的,享受参与带来的乐趣,以此来获得更多的信息。在新的社会科技和艺术的融合中更加突出了观众在展示活动中的位置,以及更好的去思考观众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2.结语

设计离不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展示设计是在技术与艺术的不断融合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总结了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思路与设计的理念,在博物馆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不同的展厅的主题背景,采用相适应的造型语言来更好的展示物品的价值,同时,每个展厅空间也都遵循整个博物馆的设计风格,运用不同的创意形式和展示陈列来吸引观众的目光,更好的向观众传达展厅的展示内容与信息,从而使展厅的整体造型设计与展示信息的传达做到形式与内容、空间与平面的有机结合,使每个非物质文化博览馆的分展项展厅设计趋于完美。博物馆设计的重点在于展厅的造型和色彩设计,造型简约大方,色彩大胆而不失文化韵味,体现了一种现代时尚和传统文化相互交融于一体的的创作理念。

【参考文献】:

[1]吴诗中 .展示陈列艺术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9

[2] 任仲泉、战玮.展示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