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技工荒”凸现中国教育短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技工荒”凸现中国教育短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难,难就业”成了政府、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头疼的大问题,而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怪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学生就业难,但被封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却闹起了“技工荒”。

一份对沿海经济圈20多个城市劳动力市场和5000多位农民工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我国东南沿海三大制造业基地全部面临技工短缺的危机。

无独有偶,2006年底,“首届中国农民工信息化论坛”上的报告认为,当前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三大沿海制造业基地都面临着普通农民工供过于求,而有专业职业技能的农民工严重短缺的供求矛盾。

中国正从农业大国跨进制造大国,呼唤更多的技术工人,而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在此却是“短板”。

技工整体素质不高

据悉,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不高。目前,我国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师严重短缺。全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有7000万人。但在技术工人中,中级工仅占三分之一,高级工仅占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30%至40%的水平相差甚远。而且,产业大军中的主流――青工,其技术水平绝大多数还达不到现有技术等级所规定的标准。

统计显示,三大制造业基地重点城市2006年四季度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的各类最紧缺人员约为52万人,而通过劳动力市场应聘这些紧缺岗位的求职者约为18万人,用人缺口高达34万。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该季度需求人数达到185万人,求职人数为119万人,缺口高达60万,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一季度上升了6万人。

上海最近做的一项职工素质调查显示:高级技工仅占0.9%,中级技工占45%,这很难适应上海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样,在我国各类企业中,新增劳动力中的30%未经任何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上岗操作。这部分人要占到新增劳动力总数的30%。

虽说目前企业的设备及总体科技装备水平比以前有了极大提高,可产品合格率却呈下降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每年的损失近2000亿元,而技工数量不足已是主要原因之一。技工紧缺也阻碍了新的科技成果向产品转化,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此外,在近几年企业发生的各种事故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职工岗位意识不强、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

在一些尖端产业领域,中国有着杰出的技工。但这仅限于不多的领域,为此我们不能不面对一个现实:“中国制造”,缺乏大批的升级者。

以天津为例,制造业作为天津支柱产业之一。但据统计,天津市技术队全中高级技工(含以上)占技术工人比重仅为10%,中级技工占22%,初级技工占68%,而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发达国家技工队伍的合理比例分别为35%、50%、15%。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技工缺失严重。

技术工人必不可少

国内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厂的负责人说,他的企业拥有各种高级工程师,可以设计出一流的汽车,但由于缺乏技工人才,再好的设计也只是纸上谈兵。此言绝非危言耸听。

我国的火箭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20世纪90年代几次发射失败,主要原因不是设计问题,而是制造问题。原来是火箭发动机的焊接点承受不了上天后的高压,是技师研究解决了这个难题,从而保证了卫星成功上天。我国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成功是世界级尖端技术的突破,其谱仪线圈为世界最大的线圈之一,在许多科技单位无法制作的情况下,也是由工人技师大胆创新,在短时间内将其制作成功的。

以上的故事提醒我们: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同样也离不开千百万应用型的技术人才、管理人员和操作型的技术工人。技术工人犹如产业链条上的连接纽: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需要职工提高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需要职工提高技术水平和掌握新的技能;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更需要加快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复合技能的现代技工。

目前我国农民工总人数已经超过2.5亿,占产业工人总数的2/3,但是绝大多数农民工就业前没有参加任何职业技能培训,这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向职业上游发展,同时伤及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中、高级技工严重缺乏已成为全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有关人士表示,由于技工短缺,因此,那些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工人,拿到的薪水往往比一般的中层干部要高出60%以上;而一些在合资公司或者跨国公司里的熟练技工们,有的甚至已实行了年薪制,根据贡献大小,年薪在8万元到12万元之间。

作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工厂,高级技工严重短缺已严重困扰中国企业的发展,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日本的有关机构正在筹划建立一个“日中技术交流中心”,支持日本国内被企业淘汰的过剩中老年技术工人到中国企业重新就业。

更有意思的是,年轻人“回炉”念技校以掌握一门操作技能的事情也屡见不鲜。今年4月份,一名年轻人走进江西省无线电高级技工学校招生办,要求进技校就读。这名年轻人是南昌某重点大学2001届的本科毕业生,去年毕业后,怀揣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到广州、上海等地“闯荡”,“闯荡”过程中,他深感沿海城市对高级技工人才的求贤若渴,以及自身实践技能的缺乏,于是下决心“回炉”技校。

而急需大批技术工人的广州市对获得“高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实行“不限生源、不限单位、不限时间”的优惠接收政策,即在落户问题上,高级技能人才享受本科生以上的待遇。

加快培养高级蓝领

纵观世界强国,无不把劳动者的培训、教育和技能开发放在重要地位。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昕博士在分析日本发达的制造业时,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工人整体素质高,开机器的工人同时还可以维修机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宣称:他要把加强本国公民的职业培训,作为增强就业机会和振兴美国经济的“杀手锏”。德国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但有最好的技术教育,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技师。加入WTO后,中国必然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

从一定意义上讲,加快培养中国的高级蓝领,已是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

首先要发展职业教育,缔造产业大军。工业化、现代化目标的最终实现,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产业大军的支撑,而产业大军的培养和缔造,又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国家财政应该把职业教育放在普通教育同等地位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用人单位和受培训者就缴纳一定的义务培训费用,对企业职工培训经费按一定比例进行统筹,逐步提高企业技能开发资金在人工成本中的比例,允许在税前予以抵免。积极鼓励培训实体通过生产经营创收和争取海内外捐资。科技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产品创优的培训经费应在项目资金中列入预算,予以优先考虑。国家助学贷款应考虑将职校技校学生覆盖进来,提供信贷支持。

必须看到,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等一系列企业改制出台,当工人往往意味着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甚至成了下岗失业的代名词。

企业不愿在培训上花钱,使得技术工人匮乏的状况更严重。据说广州市企业的技术工人每人仅培训1.5次。有的企业获取培训信息渠道不畅,有的自己无力量培训,还有的认为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而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则大多实行轮班制,参加培训与工作时间存在冲突。这些都影响了工人在职培训的积极性。

再看被称为“技工摇篮”的技校,它的困境是“技工荒”的写照,也加剧形成“技工荒”。从数量上看,全国技校不断减少,近七八年时间,已从4500所锐减到3500多所,现存技校招生也越来越难。这些都要尽快扭转。

其次要彻底转变观念。社会上将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视为人才,其实,技术工人也是人才,高级技工、高级技师更是社会稀缺的人才。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认为,我国高校以前偏重于高层次的教育,没有把技术工人叫作人才。随着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社会,人才的概念必须要更新,大学的责任不光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还要培养一大批能在新的产业中发挥功能的技术型人才。

最后要加大激励力度。加大技术技能对薪酬的影响比重,根据技能的高低、实绩的好差拉开分配的档次,在薪酬、福利、晋升等方面向关键岗位倾斜,营造学技术“既光荣又实惠”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上海将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出一支拥有5万名技师和5万名高级工的“高级蓝领”队伍。具体指标是,“十五”期间力争高级技师和技师达到技术工人的5%,两年内使高级工达到技术工人的10%,青年技师要占技师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同时,该市已制定宏伟的技术培训规划,从政策和待遇上向一线技术工人倾斜,规定工资待遇要与技能水平相挂钩:高级技工可享受大专生待遇,技师可享受工程师待遇,高级技师可享受高级工程师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