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众所周知,哈耶克的一生始终高举自由主义的旗帜,在西方自由主义发展进程中,他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通过三个部分来剖析哈耶克视野中的自由主义思想,首先,将简要阐述哈耶克自由主义的内涵;其次,通过拉美国家经济改革中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实践来应证其思想影响之深;最后,本文将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哈耶克思想的局限。

【关键词】哈耶克;自由主义;阿根廷;政治哲学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03-02

自18、19世纪古典自由主义形成以来,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就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成为经济学中争论不休的永恒主题。当人们对197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弗·冯·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唏嘘不已时,孰不知凯恩斯“国家干预”的时代已经悄然远去。伴随着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滞胀”,经济自由主义最忠实的捍卫者一哈耶克终于带着他对自由主义的坚定信条,扛着经济自由主义的大旗,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在众人眼里看似“滑稽”的一生,在他一段获奖感言中似乎有所回应:“我在三十多岁就成就了最有名的经济学家之一,可是接着却发生了两件事:凯恩斯完全相反地观点获得了成功,而我因为写了《同乡奴役的道路》一书而使自己名誉扫地。他成功,我的名声不断下降,只是近十年才开始恢复……(奖金)是是我声望得到恢复的一个象征”。那么,这种让哈耶克矢志不渝的“自由主义”究竟拥有多么强大的能量呢?

一、哈耶克视野中的自由

在长达60余年的学术研究生涯里,哈耶克构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众所周知,所有的思想者无不受到其所属时代的影响,哈耶克也无例外。

二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自由主义受到严峻的挑战,凯恩斯的国家干预和民主社会主义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型经济危机,欧洲各国陷入全面的困境之中,此时的哈耶克正处于这个世界格局与经济结构大变动的时代,而世界格局与经济结构的变动在深层上必然存在着文化与思想的萌发与颠覆。于是,哈耶克作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就是这样的背景下,把对自由理论的阐述定义为其“终身问题”,通过其对自由实质的论述,唤起人们对自由的重新认识,让人们认识到自由社会应该是怎样的社会。不难发现,不论是早期哈耶克所著的《通向奴役的道路》,还是1988年,89岁高龄的哈耶克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本著作《致命的自负》,都充斥着一种精神——一旦认定了一个目标,就会永远坚持下去,不抛弃,不放弃。正是这种力量的鞭策下,哈耶克对自由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后,他把“自生自发秩序”理论作为其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而这种“自生自发秩序”社会中的自由主义正是哈耶克世界中的自由。

在此,我想特别说明的是哈耶克口中的自由并不是亚当斯密提出的“放任自由”,二者有些许不同。哈耶克认为自由绝不意味着人可以为所欲为,没有任何的限制与束缚,他提倡的自由“指的是乃是一种生活与社会中的人可能希望尽力趋近但却很难期望完全实现的状态”。一个人在实现自身的自由的同时很可能会侵犯到他人的自由,因此,人与人之间应该界定私域来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身的自由。这个私域就需要依靠强制来维护,但是这种强制又不能够由私人来推行。只有把这一权利授予国家才能保证人们不会因为试图扩大自身的自由来滥用强制权利。当然,该强制必须是以增进自由为前提的,是有限制的。哈耶克认为有必要对国家的权利加以约束和限制,明确政府职能的限界和有效运转的条件,避免国家权力过度扩张。也就是说,自由是法律之下的自由,但自由在价值位阶上不并次位于国家控制的法律,因为保护自由是赋予国家强制力量的主要意义和手段,法律是为自由服务的。由此我们也可以推及到经济学、政治哲学、伦理学、法学和心智史学等诸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哈耶克的思想庞杂但却始终坚持一个简单的思想——宣扬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就像在其政治哲学的思想中,最高概念亦就是“自由”,在自由、平等、正义等诸多政治价值中,自由是核心思想,其他价值仅仅作为自由的不要补充而存在。正如他所言:“自由不只是诸多其他价值中的一个价值,而且还是所有其他个人价值的渊源和必要的条件”。

二、拉美国家对新自由主义的实践探索

20世纪70年代以来,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便逐渐在全世界弥漫开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在前苏联和东欧的“过渡国家”、“转轨国家”,先后采用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其中新自由主义的重灾区——拉丁美洲成为新自由主义的实验场,正因如此,像阿根廷、巴西这样的拉美大国也受其思想的波动,引发了经济危机和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于是,在拉丁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令人不解的状况: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经济体制与政治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在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方面却泛善可陈。这种现象值得让人深思,但是若想对其做出十分合理而恰当的解释也并非是件易事。

80年代新自由主义开始主导拉美经济,如果将视角集中于阿根廷,那么整个90年代卡洛斯梅内姆政府实施的以对外开放为引导、以市场自由化和私有化为核心的经济政策集中体现了新自由主义的思想。

1 解除进口限制,推行贸易自由化

对外贸易在阿根廷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出口总额占据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五。20世纪八十年代末,阿根廷政府对其进行改革,取消了大部分以前限制进口的政策,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平均关税率降低了百分之十。这种贸易自由化政策确实扩大了阿根廷的进口却对出口造成了损害,使得部分已经现代化的产业受到了进口货的排斥。

2 大规模的实行私有化政策

阿根廷是世界上实行私有化规模最大的一个国家,其目的是想通过私有化使得阿根廷成为吸引外国资本的一个焦点。阿根廷队公共部门的私有化最为迅速:三年内多数国有企业纷纷卖掉。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也部分进行私有化、解除管制,到1993年末,阿根廷政府通过私有化政策赢得了150亿美元。但是,这些流入资本很大部分是以投机资本为基础的,随时可能流出。大规模私有化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国内实际工资普遍下降,进一步弱化了阿根廷的经济。事实上,阿根廷经济的效率在私有化之后总体上下降率,与科斯产权理论预言的相反,从而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

3 开放金融和资本市场,实行金融自由化和资本自由化政策

在阿根廷,大批外资银行都在其境内设有分行,梅内姆政府放开对外资的限制,货币自由兑换,资本利益出入自由,因此这些外资银行的盈利也十分可观,并在金融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融和投资的开放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阿根廷经济的复苏,但是也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性,使得国民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甚至冲击,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影响尤为明显。

4 实行比索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

回顾80年代的阿根廷,经济问题十分严重,如债务问题、通货膨胀,这都是与梅内姆政府实施的政策息息相关,严重的债务问题是国际经贸往来中大量经济剩余转移的后果。但是阿根廷没有认识到危机的严重性,反而进一步听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张,对内实行大规模私有化,对外实行联系汇率制。试图运用进一步的自由化和全球化方式来解决自由化、全球化带来的问题。1991年多明戈·卡瓦洛担此重任,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比索兑美元1:1的联系汇率制度,即实施“美元化”的货币兑换政策,来强行控制通货膨胀。虽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1994年通货膨胀率下至百分之六。但是这种联系汇率制,抬高了生产和劳工成本,以及出口成本,使得阿根廷产品在于采取浮动汇率制的巴西等拉美国家竞争时处于被动状态。1999年巴西雷亚尔贬值后,阿根廷经济受到严重的打击,为了尽快摆脱困境,阿根廷政府有实行双轨制汇率,比索在于美元挂钩外,还与欧元挂钩,即1比索兑欧元与美元的平均值,这导致全国企业和居民抛售比索兑换美元,这也印证了阿根廷经济终将面临崩溃。

“市场改革确实可以促进增长、帮助穷人,但是同样也可以造成混乱。”改革确实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对于新自由主义在阿根廷大行其道之后,使得阿根廷的社会状况每况愈下的原因,值得深思。

首先,新自由主义的改革模式本身就存在的根本性的错误和问题,从改革的特征来看,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极端性、片面性和激进性是导致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这预示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新自由主义强调彻底的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对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却不重视适当的国家干预和政府管制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但是历史证明,由于信息的不充分、不对称、外部性以及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必然会导致市场失灵,因此,国家干预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是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是想要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干预,干预到什么程度,而并非是完全的自由主义。

其次,新自由主义核心思想是主张建立一种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自由至上主义价值观,强调自由在整个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位置,反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和方法论。苏联的解体和美国单极霸权格局的建立,使主要拉美国家坚持民族主义发展道路的最后一点信心丧失殆尽,当然拉美国家必须首先从自己开始检讨。拉美国家政治基础不稳定,政党政治不稳定,政治形势更加不稳定,意识形态原本就在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摇摆不定。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基于反民族主义的政治哲学和经济思想,并由与拉美国家利益取向截然对立的外国设计并操控,是无论如何不会促进拉美的国家利益和民族经济的,拉美经济改革从其接受新自由主义模式的那一刻起就必然要走向灭忙。

无可厚非,从整体着眼阿根廷的改革是失败的,绝大多数拉美国家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好转,既然悲剧已成事实,懊悔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能够吸取什么教训,得到什么启示,不再重蹈覆辙。

三、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的政治哲学层面的局限及评价

哈耶克的一生都在鼓吹自由主义,指责“建构论的社会主义”,但是当人们沉浸在完全自由主义的“迷人乐曲”之中时,旁观者却清楚的看到对完全自由主义的执着追求的结果是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贫富的两极分化,这说明自由主义并不是灵丹妙药,也存在着片面之处。

首先,哈耶克宣扬的“有限知识论”并没有在在政治哲学领域贯彻到底。分析哈耶克的思想体系,我们可以发现休漠影响下的哈耶克在反对信奉康德的哈耶克。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揉和了“知识有限性”和“自由市场秩序普世性”的悖论式的观点。但不得不承认,哈耶克的理论没有打通“经验”的休漠和“普世”的康德之间的隔绝,而是从休漠的理论原点出发,但却将论证的结果滑向了康德。哲学解释学大师加达默尔认为:普世性理解的错误就是败坏了西方文化“先见”的名声,并试图推出一种理想的理解方式,把自身从历史与传统的“嵌入”状态中拯救出来,然而企图脱离“先见”的理解的预谋是不现实的。任何一种理解都是以一定的先见为基础的理解。东方文化传统所提供的认识是与西方文化传统的认识不同的,因此,东方文化的当前视域与西方文化的当前视域存在着巨大的价值差异,而且,即使在西方世界体系内部,不同民族共同体、宗教团体之间的视域也是不同的。休漠信奉的却是—种“权宜之计”式的自由主义,这种自由主义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即人类可以以许多种生活形式茁壮成长。在这些生活形式当中,有一些价值是无法比较的,当这样的生活方式相互对立时,它们中没有一个是最好的,人类之善是如此千差万别,它不可能在任何—种生活中得到实现。“权宜之计”的目标不可能是平息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而是调和那些崇尚彼此冲突的价值观念的个人和生活方式,使之共同生活。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休漠将其不可知论彻底的贯彻于其自由主义政治思想,从而捍卫了其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然而,从休漠怀疑论理论原点出发的哈耶克最终却得出了一个普世性的康德式自由主义的结论,这种论证的不彻底性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

其次、哈耶克在坚决捍卫私域中的个人自由时,忽视了对公域中公民政治自由的坚守,而离开了政治自由的个人自由注定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哈耶克的个人自由由于缺少了政治自由的有效支援而显得较为单薄,而且过分强调对个人自由的捍卫会使公共领域的事务较少有公民问津,而多数公民的政治冷漠将不利于民主体制的有效运作。公民只有积极的履行政治自由权利才能更好的捍卫他们在私域中的个人自由。总之,要想坚守个人自由,必先践行公民德性。同时,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无法回应民族主义的政治诉求。民族主义政治哲学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被看作是两种基本的现代性政治理论模式。据说后者是向内的,重点是国家的内部事务,因为海洋的自然屏障使英美这样的海洋国家较少感到邻国的威胁,因而其基本问题是国家权力的内在构成、分配和平衡,关注的是共和国的安宁。相反,施米特的民族主义政治论是向外的,重点是国家的外部事务,他代表了欧洲大陆国家之间长期的受到威胁的历史经验,其基本问题是国家之间政治压力中国家的构成和对抗外部敌人的能力。时至今日,民族主义的浪潮在全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哈耶克所倡导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面对民族主义提出的挑战却无力以对。相反,以施米特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政治哲学虽然较为极端,但有独到之处。他的理论道明了这样一个政治现实:霍布斯的自然状态不可能被根除,而只能被控制。

综上所述,哈耶克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对自由市场经济的合理性进行辩护,这无疑增加了众人对自由主义的信任。然而,这种看似“天衣无缝”的系统论述依然无法弥补其内容上的局限与虚弱。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运动过程中,哈耶克的自由市场观根本无力解释其中的重大经济问题,当然更无力提供应对的解决措施。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危机这些始终困扰当达市场经济体,却无法得到很好的回应。因此,对于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理论的内容我们应该在批判着接受,在实践中改进,从而借鉴其理论精华之处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