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尊重学生要体现在细微之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尊重学生要体现在细微之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几天,上小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后告诉笔者,今天他们班进行读书考试,考试的方法是在小组内朗读,由小组成员打分。他们组有一个同学在小组读得很好,小组成员一致给他评了19.5分(满分20分),可是分数送到教师那里,老师看后说,他平时读书读得并不好,这次怎么能读得那么好,得这么高的分呢?我不相信。就又让这个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再读一次。这个同学十分难过,读书的时候哭了,结果这一次只得了16.5分。他们小组的同学都替这个学生愤愤不平。儿子在叙述这件事的时候,语气里也表现出对老师的不满。

孩子的话,使笔者处在深思之中,内心深处一方面为这个学生鸣不平,另一方面又为这个老师的做法深感痛惜。

为学生鸣不平的原因是,学生平时读书水平不高可能是事实,但学生为了考出一个好成绩,加强练习之后就有提高的可能性。小组同学都打出了高分,受到老师的怀疑,在内心受到委屈之后,读书的水平肯定发挥得不好,自然分数不会高。这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根据艾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小学阶段正是儿童进入社会,开始意识到社会提出的任务。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实现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努力取得一定的进步之后,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承认与赞扬,进一步树立起对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而这位老师,明显地表现出对学生的不信任,并且使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出丑,这是对学生自尊心极大的打击。这样做的后果,该生会对老师产生看法,不相信该老师,甚至对所有老师都抱有不信任态度;也很可能使他失去自信心,产生怎么努力都无用的想法,从而不再努力学习,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荒废学业;甚至会使该生心理上产生阴影,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在为学生鸣不平的同时,也为老师感到痛惜。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知道学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他们通过努力,会不断地进步。因此,应该相信学生小组给的评判分数。其次,教师要讲究教育艺术,即使不相信该生这次的读书成绩,也不能直接对学生表现出不信任。这样教师可以改变一下做法,在班上对全体学生说,某某同学,这次读书考试的成绩非常好,这是他平时努力的结果,现在让他再为大家朗读一遍好吗?这时再让这个学生起来读,我想该生一定会很乐意地再读一次,并且可能读得更好,老师这时再给他一个好的评价和高分,这会对学生是一个莫大的鼓舞,这可能会扬起学生前进的风帆;如果学生读得不好,可以以学生心情紧张,没有发挥出水平为由,给学生一个台阶。因为考试的目的不仅是要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给学生一个评价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督促、激励、鞭策学生学习,使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激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愿学、乐学。分数,不应成为扼杀学生积极性的大棒,而应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胡萝卜”,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个建议》里边,就强调教师不要轻易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其目的意义也在于此。

莫言在颁奖晚宴上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要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这是教育学生、触及学生灵魂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特别强调,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我想该教师不会不知道,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是在伤害学生的自尊,刺伤学生的心灵,而是认为自己在认真履行一个教师的职责。他可能认为只要不打骂、体罚和侮辱学生,就没有不尊重学生,就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果这样理解尊重学生的话,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尊重,没有理解到尊重的本质。因此,我们教师要领会教育的本质,而不是机械地理解,形式主义照搬照抄,把“尊重学生”体现在我们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上,落实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一颦一笑之中,表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细微之处,才能真正体现一个教师的教育素养。

教育是一门科学,但更是一门艺术,它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行为,都考验着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还要有相当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机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完成我们的教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