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渗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渗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得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无论在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开辟了新的视野。第一,着眼于语文素质,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让学生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知道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更多的了解更多的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二,在学习方式方法上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授受式的传统学习方式,还注重了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主题放在首要地位,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要求老师在备教材的同时,还要备学生,也把教材内容变为学习内容,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主角地位,教师是组织者。第三,语文课程标准设置了创造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把看到的与学到的运用到一起,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大胆构思,使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学生了解到的内容、知道的事情越来越丰富。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然会存在着一些缺漏与不足,但是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鲜活的理念。我们身处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我们的观点只有在一起碰撞、交锋、融合,才会真正地理解语文教育,才会拉近理论的完美与现实的缺憾之间的距离 。

曾记得我在上公开课《司马光》时,自己正认为上得得心应手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又没有司马光砸缸,那该怎么办?”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问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先是一愣,接着马上意识到这是多聪明的一个孩子,多好的一个施行“自救教育”的问题呀,因为那个学生所问的意思是,如果司马光是溺水者,旁边又没有能想出砸缸办法来救人的另一个“司马光”,该怎么办?于是,我因势利导,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想出了许多突发事件出现是自救的办法,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长期以来,我们太习惯于讲深讲透课文的思想内容,太注重理性而忽略了感性。现在看来,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阅读后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以及体验这种感受的过程,而这种感受不仅仅来自于课文,它更需要唤起学生的经验,打开学生的想象。虽然这样会使教学的过程变得复杂、变得非线性、变得有些无序。但是复杂来源于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非线性的根源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逐渐生成性,而学生正是在这种认知和情感的涨落之间获得真实的发展。

在教学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最后两句诗时,我在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理解古诗的书面意思之后,又追问:长江上果真只有“孤帆”吗?学生想了想然后回答说那不可能,阳春三月,长江上千帆竞发,不会只有一条船。然后我又问:可作者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学生体会到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故人是只身而去,我不能陪伴,他是多么的孤单。这个“孤”不是客观情景,而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这个“孤”显出两人情谊之深。随后我又引导:是呀,老朋友乘船渐渐地远去,“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依据水的绵绵之特点,一下子想到了“情”——一份留恋之情、敬仰之情、思念之情。通过这样设问、点拨、交流,学生感悟到的作者对老朋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应该受到尊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他们的自悟是根本,但教师引导是关键。因此教师须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己拥有足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积淀,在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