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贫困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贫困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因为偏远落后而贫困化不断加剧,这严重阻碍者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贫困化阻碍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社会动荡的根源。要应对贫困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贫困化;可持续发展;财富分配

一、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以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恶化:人口增长、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为全球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人类生存和社会进一步发展,人类开始积极反思和总结传统经济模式所不可克服的矛盾,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探索能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的政策和战略,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其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不仅含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了人与人之间关系。它准确的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给人类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思想,思想要转变为现实需要人的努力。实现它不仅需要人们对于它的思想有所认知、认可,更重要的是将这种思想转变为行为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人们处于贫困的状态下,它会强烈影响人的行为,对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

1.贫困化阻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贫困化直接造成人的素质低下,造成群体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他们不科学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一方面原始的生产方式长期对环境进行破坏、落后的技术无法对资源形成高效的利用,普遍缺乏环保意识、知识和能力又让环境自我恢复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实现。这一切将长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平衡,阻碍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实现;无法摆脱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模式,就难以改善环境质量,阻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贫困化阻碍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贫困地区人口盲目增长与膨胀使得原本稀缺的教育、卫生等社会资源更加紧缺,形成这种恶心循环的结果就是人口素质的止步不前。低素质的人口所拥有的是较低的生产能力和较低收入水平,人口大部分的收入只能满足物质需求,运用到教育方面的投入较少,一方面造成群体精神贫困化,不仅无法对可持续发展精神形成有效认知,更不能转化为行为,另一方面使得贫困地区人民对于社会公共资源的竞争加剧,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贫困化是动荡的根源

贫困化的日益突出也带来了社会危机的诸多隐患。一旦贫民阶层发展到一定规模,社会矛盾积累,容易导致暴力冲突和犯罪蔓延等社会问题,对社会的稳定形成巨大的压力,社会的平衡显得十分的脆弱。没有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没有立足的基础,与妥善应对社会矛盾的重要性相比,可持续发展往往显得不那么紧迫。所以在贫困的情况下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不切实际的。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贫困化是它的一个必要的客观条件。

4.贫困化阻碍人类文明的进步

贫困化不仅对贫困人口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于全人类来说也是一件大事。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仅不要先进群体的拉动,也需要相对欠发达人群思想行为的进步。正如财富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一样,具有先进思想的群体也只是全人类中很小的一部分。经过全世界多年的努力,当今全球贫困人口仍然超过10亿,如果全世界不能妥善解决这个群体的贫困问题,他们对整个社会带来的风险、对环境形成的破坏和对人口素质的影响将极大的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阻碍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二、如何应对贫困化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对于贫困地区来讲,致贫因素固然很多,但生育观念陈旧,人口增长过快和素质不高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人口增长,是加快扶贫攻坚进程的需要。必须把计划生育工作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尽快改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状况,转变观念,认识到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深层的原因是人的素质低,树立科教治贫的思想,把提高人口素质放到首位。提升人口素质需要依靠政府的投入,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是提升人口素质的基础。只有通过长期教育的投入来引导贫困人口改变观念,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加大投入力度和坚持不懈的贯彻它。提高人口素质也是发展一个地区的基础,只有素质提高了,才能抛弃过去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将新科学、新技术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产生积极的效果。

2.优化财富分配

造成贫困的因素有很多,有地理原因、历史原因或者环境因素等都可能造成一个地区的贫困,同时一个地方的政治情况、文化基础、自然资源等都会对当地的经济情况产生影响,这当中一些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一些是我们不能左右的。在现在这种社会模式下,要改善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主要依靠政府的财富分配,利用社会资源、政府的财政调配手段来改善贫困人口的经济状况对改善贫困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有效应对贫困化政府应当加强对于财富分配的改革,对贫困地区和人群加强政策性照顾,努力创造一个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良好社会环境。

3.提高科技水平

提高贫困人口文化素质是将科技应用到贫困地区的基础,在21世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关键,而科学技术要靠高素质的人来掌握应用,因此,在提高人口素质同时逐步实现科技的运用带动地区发展才是最终目的。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要重视高新科技,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环保的新材料技术的研究和运用;要采取富民政策,提高经济增长能力,增强人口生存的物质基础,促进人才开发,加大对人口素质提高的投入。科技的投入是长期的,它的效益会在往后很多年内慢慢的显现。这需要国家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通过政策来鼓励贫困人口对于新科技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蓝娟、周世祥.贫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

作者简介:

尹航(1990~),男,四川成都人,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