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苴却砚:裂谷中的记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苴却砚:裂谷中的记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苴却砚因其石材产于攀西大裂谷之金沙江畔的悬崖峭壁(旧苴

>> 苴却砚:裂谷中的记忆 苴却砚的实用价值与艺术欣赏 圆缘堂中国苴却砚 苴却砚走出砚文化新天地 苴却石,金沙江边的地质密码 裂谷反转的大盘 徐公砚的制砚艺术 六苴地区魔芋种植的前景分析 砚的雅称 凝聚砚中之美 砚的演变与陶瓷砚的流行 松花砚:尘封200年的“御砚”涅重生 “磨墨无闻”的砚 做砚背后的玄妙 宝砚上的墨宝 生活中的程砚秋 书房中的雅器――砚滴 砚的鉴赏与修复(中) 苏醒后,记忆止步爱却延续 迟鹏 记忆却留不住心情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历史 > 苴却砚:裂谷中的记忆 苴却砚:裂谷中的记忆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艾卡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苴却砚因其石材产于攀西大裂谷之金沙江畔的悬崖峭壁(旧苴却封地)而名之。图/ 东方IC

在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的悬崖峭壁中,一块平凡不起眼的暗褐色石材,若得能工巧匠的精心打磨和雕琢,可立即摇身一变成为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号称集中国“四大名砚”优点于一身的苴却砚。苴却砚曾被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启功、溥杰、范曾等名人赞誉为“砚中珍品”、“书画良友”、“文房奇品”。

溯源苴却砚

苴却砚的最早的制作始于何时,目前仍颇有争议,这也为苴却砚平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许多关于苴却砚的传说里,可以窥见其制作和发展过程与四川的名人、历史密切相关。在汉魏时期,砚石产地归徽州的蜻蛉(今云南大姚县)所辖,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疆,五月渡泸水(今金沙江)处即在现砚石矿山附近的古拉窄渡口,军队曾在这一带安营扎寨。兵将就地取石磨兵器时发现石质细润,便制作砚品供军前使用。诸葛亮在此喜得七星砚。正因于此,苴却砚的历史同诸葛亮联系在一起了。又据《清史稿・地理志》载,大姚县东北部靠金沙江南岸地区置苴却巡检司,苴却巡检司宋光枢选砚三方,以地名定砚名,送至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参展。1929年,苴却巡检司改制为永仁县,隶属云南省管辖,1965年成立渡口市(1986年改名为攀枝花市),1974年将永仁县平地公社的3个生产队和大龙潭公社划归渡口市,属四川所辖。

由于难以界定苴却砚的具体起源,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它不如中国传统“四大名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新绛县的澄泥砚)那般出名。但因攀枝花出产的苴却砚在石眼、石品方面独具特色,其石眼量多、形大、圆正,有瞳眼,有眼心,石品丰富,色泽绚丽,有石眼、青花、金星、绿膘、黄膘、金线、银线、冰纹、玉带、紫砂、鸡血等近百个品种,从而使得苴却砚受到当代许多书画家、文学家、收藏家、鉴赏家以及商界、政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赞誉,从而也被人所喜爱和追捧,成为砚中翘楚。

在攀枝花,关于采石制砚的历史记录也是非常零星的,且不说攀枝花这座城市自身经历了多次变革,许多历史问题有待厘清,甚至连苴却砚的主产地――大龙潭彝族乡,也曾被冠以“不毛之地”的称呼。由此可知,由于地处山区,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也就直接制约了文化的发展。因此古时的苴却砚即使被制造出来也基本处于自产自用的阶段,很少流通于外地,所以文字记录也就非常少。

不过,据永仁县志记载,清朝咸丰年间,在大龙潭彝族乡出现了几个从事采石制砚的人,而同治、光绪、宣统年间,采石制砚的人渐渐增多,慢慢地形成了小作坊,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据传每逢年末,大理、丽江、西昌等地的商贩就到大龙潭彝族乡来收购石砚回去销售,而在昆明已经设立有苴却砚商号,可见民间苴却砚的销售此时也初具规模了。

寻访制砚人

若要沿着这条线索,寻找苴却砚背后的采石制砚人,就不得不走进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的大龙潭乡。在这里有一位颇有名气的砚雕老师傅――高联新,从他的回忆中,可以得知古时在大龙潭彝族乡的专事制砚者中,以钱秉初、张文怀、姚魁斋三人的砚雕技艺为最高,从前每届到此上任的县长都要请他们三人雕刻一方大砚置放于公堂,这便是证明三人技艺高超的最好佐证,而高联新的砚雕技艺便是师从其舅张文怀。此外,高联新还提到,在师祖辈有位名叫寸秉信(1854年-1913年)的师傅,大龙潭彝族乡人,自12岁起便学习砚刻,常在农事劳作之余,潜心雕琢墨砚,成为当地制砚的巧匠。1913年,云南省政府欲办砚厂,邀请寸秉信远赴昆明传授制砚的雕刻技艺,但未及起程便病故,成为一大憾事。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推算起来,在《攀枝花市少数民族志》人物传记里记载的寸秉信应该算是近代雕刻苴却砚的名家中的“第一人”了。

作为寸秉信徒孙辈的高联新则属于第三代苴却砚雕刻家。在高联新雕刻的古砚中,一方典型的天地盖砚最为引人关注。这方刻于1931年的天地盖砚外方内圆,下面一半是砚池,上面一半是砚盖,将盖翻过来平放便可舔笔,十分实用。砚盖上镌刻有诗:“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诗为寸曦炳(攀枝花市大田中学创办人、永仁县中学校长)所作,由高联新所刻。高联新介绍说制作苴却砚的石材被当地人称为“砚碗石”,其具体产地在金沙江边一个叫大宝哨的地方,今天苴却砚的石材均出产于平地坑、大宝哨坑和花棚子坑。

最初,苴却砚并未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直到20世纪80年代,苴却砚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并先后获得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受到雕刻爱好者、鉴赏收藏界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赢得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夺得“砚中珍品”、 “砚中瑰宝”等美名。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老先生与苴却砚有着不解之缘。他就是被称为“新品苴却砚之父”的民间雕刻艺术大师、书法家、画家――罗敬如(1920年-1997年)。早在20世纪60年代,罗敬如以长征组雕《遵义会议》在雕刻界一举成名,该作品现存于中国军事博物馆。此后,罗敬如始终潜心钻研苴却砚的雕刻工艺,随后又被攀枝花市苴却砚厂特聘为总技术顾问,培养了数名学生、弟子。在罗敬如制砚的50余年,独创了罗氏雕刻法,对苴却砚的雕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今,攀枝花的砚坛可谓名师荟萃,如任树斌、俞飞鹏、程学勇、张正廉、张宏等人,他们都对苴却砚倾注了深深的情感,潜心于苴却砚的雕刻和创作,形成了不同的雕刻风格。

制作苴却砚

得益于这些砚雕艺术家的钻研与努力,苴却砚的雕刻技艺得到了很好地传承。今天若走进攀枝花仁和区平地镇,可以在道路的两旁看到数家雕刻苴却砚的作坊,这些作坊有家庭式经营的,也有厂房式经营的。就在这里,从采石场里运来的苴却石经过“变形”成为一方精美的苴却砚,如同一块璞玉需经雕琢后尽显芳泽。如果对这个“变形”过程,即制作工艺进行概括,可以总结为“采、取、画、雕、磨、刻、上” 几个字。

刚采来的苴却石通常体积庞大,需要有经验的砚雕艺术家们根据原石的材质特点(石眼、青花、金星、绿膘、黄膘、金线、银线、冰纹、玉带、紫砂、鸡血),判断要雕刻的类型,将其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并把苴却石的边棱打磨平整,这一步骤也被称为“取胚”。随后,对苴却石进行设计,即“画石”,依据石质的特点,先用铅笔把构思好的图案描绘在苴却石上,再用雕刀代替铅笔将图案刻画一遍。画石后,就正式开始雕刻定型了,通常先进行粗胚雕刻,以充分利用石质特点为原则进行粗略的雕刻,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细致的雕刻,倘若雕刻的过程中发现了石质的新特点,则需临时调整设计雕刻的图案,以物尽其用。如果砚石上需要题字或印章,就均匀涂写上与石质相配合的颜色(一般题字为黄色、白色和绿色,印章为红色)。雕刻好的苴却砚在这时已经变了容颜,只需等待接下来反复打磨、均匀上蜡后,就能变得光滑细腻、色泽柔润。最后,根据砚台的形状和大小,配置上木盒或锦盒。至此,平凡的裂谷之石变形成为精美的苴却砚,凝聚着能工巧匠们的智慧和巧思,彰显着一方石材的独特魅力,也镌刻着攀西裂谷中自然与人文的历史记忆。

(除标注外,图均由作者提供) 苴却砚的制作基本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