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措并举政策好 乡村教育春来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措并举政策好 乡村教育春来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吹响了加快乡村教育发展的“集结号”,让广大乡村教育的守望者感受到改革的春风,也更加坚定了广大教师扎根乡村教育事业的信念与决心,有效补齐了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短板。

然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这项助力乡村教师发展的优秀顶层制度设计,要想不折不扣地在乡村学校“落地生根”直至“开花结果”,唯有将宏观政策细化分解成可操作的微观措施与办法贯彻执行下去,一旦政策的执行“打折”、“缩水”,效果就无从谈起。

自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出台以来,玉门市积极响应,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多措并举,深入贯彻落实《计划》内容,在改善乡村教师工作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一系列工作中亮点频出。

师德师风强化教师责任意识

玉门市教育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组织开展“铸师魂、强师能、比奉献、看业绩”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引导广大教职工扎根基层、无私奉献,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努力办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将“师魂”建设作为提升乡村教师综合素质、人格风范、职业操守和形象表率的根本任务,通过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学习党规、学习教育法规、研读教师专业标准、解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活动,以学促做,带动广大教职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统一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开展了“教师职业标准大讨论”,提出了新时期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的“十条标准”,让教师自觉对照“十条标准”激励、反思、鞭策和要求自己,努力争当学生欢迎、家长认可的好老师。制定出台了《玉门市教师十不准》,并由各学校将“十不准”纳入教师师德师风承诺,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深入实施“先锋育才”行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守“园丁”工作岗位,倾心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无私奉献。骨干教师带头倡导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的“三爱情怀”,通过举办比赛,组织活动,选拔师德标兵做专题报告等形式,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影响教师,引导广大教师用心去感悟教育,用笔墨去描绘教育,将满腔热忱化作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维护教育的尊严和形象。引导乡村教师自觉践行“多一些满足感、少一些牢骚话,多一些责任意识、少一些攀比心理,多一些相互谦让、少一些相互排斥,多一些沟通交流、少一些自我封闭,多一些儒雅之风、少一些世俗习气”的“五多五少”要求,用良好的师德和形象去影响、教育学生。大力宣传敬业精业、业绩突出、学生欢迎、社会公认的优秀教职工,让他们在师生中受尊重、有威信,在学校里有地位、有舞台,在工作上有荣誉感、成就感。

政策引导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如何让广大农村教师扎根基层、在坚守中成就人生,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玉门市始终坚持在教师配备上向农村倾斜,凡是民生实事和事业单位招考的教师全部安排到移民乡工作,从重点师范院校招录的教师分配向老乡镇倾斜,最低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

2016年,通过校园招聘为农村学校补充8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事业单位招考为农村学校补充28名中小学教师;2015-2016年学年通过深化城乡结对帮扶,让城市优秀教师“沉下去”,农村骨干教师“浮上来”,去年选派32名城市学校校长、中层干部到农村学校支教一年,并组织城乡教师轮岗交流360人次,有效缓解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骨干教师紧缺的矛盾。

解决了数量问题,还需要有质量意识,为此,玉门市通过“四看”活动激发了教职员工立足岗位、比学赶超的工作热情。一看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将课堂教学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尺,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农村教师驾驭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二看学生的学业成绩。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不动摇,旗帜鲜明地抓质量,褒扬岗位贡献大、服务质量高的教师,在教师中形成人人“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三看学校的办学特色。深入实施“一校一品”特色创建活动,深化体育艺术教育,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带动农村学校特色办学品牌化。让农村学生参加经典诵读、艺术展演、广场文化等各种活动,全面推行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舞蹈代替了课间操,给学校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孩子们更加阳光、开朗、自信,农村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得到相应提高。四看群众的口碑。将百姓满意不满意、群众认可不认可作为衡量教师和学校工作的唯一指标,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对教育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家长评学校、学生评教师、教师评学校”的机制,通过互动交流,不断提升了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多管齐下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直以来,玉门市教育系统倡导“一名教师一盏灯、一名校长一面旗”,明确提出“上好课是最大的师德”,隆重表彰教育战线涌现出的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坚持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教职工主动钻研教育教学,提高教书育人质量,争当“教学尖子”和“行家里手”。特别是关注乡村教师,采取多种途径,实施“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为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空间。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玉门市做了许多探索。首先在广大农村学校实行农村年轻教师“1+1导师制”培养计划,为执教5年以下的乡村教师聘请“导师”,做好传、帮、带和扶志、换脑、造血、夯基等工作,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其次选派农村骨干教师赴先进地区参加培训,组织农村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邀请艺术学校志愿者团队为农村学校培训兼职艺术教师等,带动年轻教师学习特长、一专多能。还在各学校实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教师读书计划”,让教师在读书中成长,为孩子终生发展打好人生底色。

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该市积极落实《玉门市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办法》,通过结对帮扶,城市带农村、大校带小校、强校带弱校,教师轮岗交流、“捆绑式”支教等方式,安排城市学校校长到农村挂职,全程参加挂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重大决策;开展学科联盟、送教下乡等主题活动,探索“互联网+教育”模式,打造优质“空中课堂”,实现共同发展。

改善条件鼓励教师扎根基层

玉门市是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根据《玉门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 ―2020年)实施办法》,玉门市教育局制定了《玉门市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办法》,在落实乡村教师现有各项补助的情况下,乡村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含特岗教师、省民生实事项目教师、基层服务教师、三支一扶人员、西部志愿者、支教人员)根据乡村学校自然环境、距城区距离、交通状况及工作生活条件等综合因素,享受相应生活补助,涵盖所有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全年按12个月计发。现有650名乡村教师享受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要求调动进城的农村教师明显减少,出现了城市教师向农村学校“回流”的新气象。

在提高待遇的基础上,玉门市密切关注乡村教师身体健康,市财政投入资金35万元,严格落实乡村教师每年体检1次的政策,组织全市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玉门市中医院进行全面体检,做到“无病防范,有病医治”。此外,教育局每年组织教职工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春季越野赛等体育活动,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针对当地乡村幼儿园教职工主要由各学区自聘,教师待遇低,人员流动性大。玉门市自2013年10月起,由市财政每年列支120万元,给予农村幼儿教师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补助,极大的稳定了乡村幼儿教师队伍,使乡村幼儿园的保教水平大幅度提高。

三项机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经费投入是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玉门市通过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给教育减负。教育投入“一个比例”和“三个增长”全面落实,2015年一次性补齐了历年欠拨的教育经费,加上改薄配套项目资金总计达6500万元,是上年的2.6倍,所有项目如期完工。2016年,又投资8000万元新建学校,列预算264万元普及免费高中教育,全面免除玉门一中、石油中专新生的学费、住宿费、教材费,政府优先发展教育成为新常态下的新亮点。

政府重视是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玉门市通过建立政策扶持机制,给教育助力。玉门市四大班子和相关部门每年都组织开展教育工作专题调研,制定优惠政策,解决教育难题,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2016年,市财政设立了240万元的教育质量提升资金,解决了高中教师加班补课和城乡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发放问题,高中补课不再收费,班主任津贴由财政保障支付;农村学校的145万元暖气费差额由财政全额补助;整合公租房和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资金,建成偏远乡镇教师周转宿舍、公租房101套,改善了生活条件,稳定了教师队伍。

此外,有效解决教育内部的各种体制机制,历史遗留等问题,也是助力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玉门市通过建立债务化解机制,给学校松绑。搬迁以来,我市教育系统共形成债务近2亿元,成为教育发展的沉重包袱。为了使学校轻装前行,我市所有的教育债务全部由政府每年安排资金分批偿还,累计消化债务1.5亿元,学校的公用经费全部用在了保运转、促发展上,校长们不再为资金发愁、为债务揪心,真正将精力用在了学校管理和质量提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