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The fourth film――玩转暴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The fourth film――玩转暴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是一部绝对的暴力电影,血浆、头颅、残肢,血肉的饕餮;这是一部纯粹的黑,膨胀的仇恨、模糊的道德观、迷失的下一代,歇斯底里;这也是一部标准的昆汀电影,截面、回忆、碎片,时间自由地断裂、重组。电影的名字跟电影本身一样直白――《杀死比尔》。

当听说米拉迈克斯公司决定将这部长达四小时的电影分成上下两部分期上映时,失望之情自是难免。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明智的做法,经历了《低俗小说》的盛赞和《杰基布朗》的唾骂,昆汀的电影更让人捉摸不透,虽然上映前,许多娱记和影迷都对《杀》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但影片究竟能取得怎样的成绩还是一个未知数,分部上映让米拉迈克斯有了更大的见风使舵的自由。

从《水库的狗》到《杰基布朗》,一路走来,昆汀戏谑地调侃着暴力,镜头前种种怪异而又极具破坏力的行径就好像那标志性的黑色西装,掩盖了孱弱的身躯。当某种宿命的意外突然降临时,不离不弃的镜头又裸地暴露出人们的怪诞、可笑,甚至是可怜。但是到了《杀死比尔》,昆汀却一反常态地收敛起前几部作品所沉淀下来的风格,开始变得严肃认真起来。“当你想令人感到难受的时候,你必须是认真的。”昆汀想让所有的观众感到暴力的震撼,而乌玛要让所有的仇人感到绝望的恐惧,所以,昆汀不再絮絮叨叨,他将乌玛的所有情感都凝聚在刀上,每一次挥刀都是一次仇恨的宣泄,一种无声的控诉。整个上半部影片除了偶尔一两个场景外,演员的对白非常精练,正如乌玛自己所说:“很多时候,我感觉我就像在拍摄默片。”

风格的转变并没有影响到昆汀对叙事技法的纯熟运用,支离破碎的时空关系已然成为昆汀电影的另一标志。“现代电影之父”爱森斯坦借助摄影器材的影像记录功能创造了自由改变时空的蒙太奇理论,从而产生与现实生活时空不同的电影时空。昆汀将这一理念延伸到电影结构上,于是就有了由三段不闭合的故事所组成的一个圆形的完整的电影《低俗小说》,这部颇具后现代主义叙事风格的作品令昆汀赢得满堂红,不但捧回了金棕榈奖,培养了一大批疯狂的拥戴者,还将10倍于投资成本的收入装进了兜里。在《杀死比尔》中,昆汀依旧孜孜不倦地在叙事上寻找突破。由于只有半部影片,我们很难贸然推测昆汀的逻辑,但多少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在上半部中,昆汀选择了一种辐射式的叙事结构:从乌玛在婚礼上遭到以比尔为首的“吸血刺客”的袭击,连同她肚子里的孩子一共9人死于非命,到警察赶到命案现场,将乌玛救起。这一幕是整个故事的起因,它以两个截片作为两次报复行动的开始,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由同一原点引出的两个片断,每一个片断都是一个能自圆其说的故事,而串联这些片断的线索就是乌玛和她的复仇计划。

整个上半部2/3的时间都停留在了日本(其实是在北京拍摄的),说到这儿,也就不得不提到日本和它的电影。本尼迪曾用《与刀》准确而精炼的描绘了日本人的精神状态,文静与疯狂,温柔与狂暴,日本人好像总喜欢游走在极端的边缘。作为精神与社会的延伸,日本的电影自然是免不了“”与“刀”的碰撞。经历过长时间社会底层生活的昆汀,对日本的“刀”似乎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他可以肆意糟蹋人类的肢体,但对于刀,他却表现出信徒般的虔诚,当乌玛面对着熠熠生辉的刀时,她的眼神里流露出朝圣般的崇敬。

在这段日本的行程里,昆汀以极认真的态度向日本电影和动漫表达了自己的敬意。交待奥文身世的一段动漫令笔者仿佛回到年少时,静静的坐在电视机前守候六点半的钟声的时光。而那场长达25分钟的厮杀更是似曾相识,镜头前血浆喷射、残臂断腿的场面让人不得不联想到那个令人窒息的《杀手阿一》。之前曾有报道说,昆汀剪掉了袁武指设计的很多动作,引起袁指导的不满,想来不是袁指导设计的动作不够精彩,只是这种屠宰场似的砍杀不需要太多的动作。

几年前就有人说:“昆汀就是黑社会他爹”。这个长着一个可爱的下巴的男人,却有着一颗不可爱的脑袋,他总会在他的电影中冒出一些怪异得几近疯狂的想法。他在《低俗小说》中留给布鲁斯・威利斯一块藏在里几十年的怀表作为遗产。在《杀死比尔》中,原本应该救死扶伤的医生,却干起了“皮条客”的勾当,将昏睡中的乌玛像一样出卖给男人,价钱是75美元。当你有了这些思想准备,你就不会再为乌玛微笑着说:“我必须杀死你,等你丈夫回来再杀死他。”而感到惊讶了。但是,在这部似乎只有仇恨和杀戮的电影里,昆汀没有忘记对人性、对黑社会的拷问。这样的镜头首先出现在福克斯扮演的杀手的家中,两个正在拼命的女人因为小女孩的出现而不约而同的停手,接着乌玛告诉我们:这不是理性,这是宽怒和怜悯。或许这其中还带有乌玛天生的母性,但“宽恕和怜悯”岂不已经到了人性的底线,如果连最基本的宽恕和同情都丧失了,乌玛与野兽又有什么分别?可是这稍带温情的一幕还没有超过3分钟,乌玛就被迫在女孩面前结果了她的妈妈。以暴制暴的结果,只是让暴力的种子生生不息,在小女孩的眼中,乌玛就是另一个比尔。更触目惊心的一幕出现在17岁的日本少女身上。花季的少女,却有着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凶残,是什么攻陷了下一代的道德防线,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畸形的可怜虫?谁又该要沉思?长久以来,在文明社会的角落里,始终存在着一个被称作“黑社会”的道德与法律的,他在与文明社会的长期共存中形成了一种此消彼长的默契,占据着文明社会的每一处空隙。压抑、洒脱、堕落、炫耀、颓废、斗狠、凶残、脆弱、奢华、窘迫、扭曲、怪癖……它的绚烂侵蚀着年轻一代的信念,捏造了一个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昆汀冷眼旁观,不动声色地捕捉着黑社会的畸人百态。

《杀死比尔》的任务还没有完,乌玛在一步步地实施她的复仇计划,影迷也在一天天的等待故事的下一回。一口气看完了上半部,没有惊喜,也不失望,毕竟只看一半的滋味并不畅快。我们并不急于为昆汀的表现做个评判,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