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两难”境遇下的抉择与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难”境遇下的抉择与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短短一个月“拒资”十亿元》在2010年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了消息类―等奖。写作此稿时,我起了一个标题:《“两难境遇下的抉择方法》。这个“两难”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对于报道对象――上海市崇明县政府而言,它陷入了“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两难境地;第二,对于记者而言,面对“‘拒资’十亿元”这样一个新闻点,面对崇明岛上百姓渴望发展的目光,要不要报道,怎样报道,也存在两难。

一、采写背景

在一个城市中,水域是一种分隔。上海这个城市,被苏州河、黄浦江和长江分隔为几个区域一苏州河以南和以北,浦西和浦东,还有静卧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一个世纪前,上海外白渡桥的建造,将苏州河两岸连接起来,使得当时苏州河北面成为中国现代化工业的源头,也奠定了上海在近代中国经济的龙头地位;上世纪80年代,南浦大桥的建造,成就了一个“浦东神话”,带来了申城近20年的大发展。而2009年长江隧桥的建成,被视为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三次跨越一“长江跨越”。

上海的崇明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占地面积1267平方公里,是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中国第三大岛。由于孤悬长江口,长期以来,进出岛的交通只能依靠渡轮,崇明成为整个上海市经济最“欠发达”的地区。但是正因为数百年来几乎与工业社会隔离,崇明基本没有受到所谓“开发”的干扰,成为“上海最后的净土”。亚太旅游协会的官员在第一次登上崇明岛时发出了惊呼:“崇明难得的生态价值与几乎维持在上世纪70年代的原住民面貌,目前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很难找到。”

长江隧桥的开通,使崇明由海岛变成了“半岛”,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到崇明县城最快只要1个半小时。更重要的是,天气对进出岛交通的影响将大幅降低。崇明,这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一夜之间突然变得与上海如此之近,这给了人们太多的想象空间。于是,国际、国内生态与环保机构纷至考查,大大小小的招商会和研讨会更是人气爆棚。如何开发崇明岛,成为热议的话题。

粗放的城市化进程和掠夺式开发对生态的破坏在我国众多城市中屡见不鲜。上海市委、市政府不允许崇明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多年前就为它指定了―个明确的功能定位――“世界级的现代化生态岛”,一片永远的“城市绿洲”。

但是对于从未经历过工业文明的海岛人来说,他们的内心充满渴望。在他们看来,隧桥通了,源源不断的投资就会进入岛上,工厂开起来,货车跑起来,就可以结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时代,就可以过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一批主张招商引资的民间人士也提出,生态岛毕竟不是“野生岛”,必须有产业基础作为支撑,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生态岛建设将只是纸上谈兵。

二、采写过程

长江隧桥开通是上海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由于崇明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仅是上海本地的媒体,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媒体都在关注。在一个大事一件面前,可以有无数个角度、无数种思路去报道。我参与报道了隧桥工程采用的先进技术,报道了隧桥通车后的交通格局变化,还报道了崇明开发出现的旅游商机,但觉得还没有找到一个最好的切入点。当时的想法是,要寻找一个隧桥开通后出现的新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捕捉鲜活的新闻。

1.在一次交流中偶然发现线索

从2001年从事新闻采编工作至今,我曾多次登上崇明岛。在感叹岛上完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目睹无数次大雾锁江,渡轮被迫停航,一车车的活鱼、蔬菜被困码头,农户们只能眼睁睁看着鱼臭菜烂,无计可施;我还多次采访光临崇明寻找商机的海内外投资者,当他们一听说进出海岛交通只靠轮渡,纷纷打了退堂鼓。长期“孤岛生存”给崇明人留下了深刻印记,尽管崇明在行政上隶属上海,但多数崇明人与“大上海”存在距离感,每次出岛去市区,总是会说“去上海”。

崇明人渴望“上岸”,急切盼望经济发展、生活改善;崇明县的干部心中也很着急,急于要“打翻身仗”。为此,我一直关心着崇明招商引资的情况。在隧桥开通后一个月,我再次上岛采访,采访主题是关于上海市区到崇明的公交线路的。当时我坐在“申崇2路”公交车上,与几位乘客闲聊,其中一位乘客的一句抱怨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真不知道县政府是怎么想的,一个3000万元的投资项目送上门来都不要。”于是我很好奇地追问他原因。乘客说,听说是这个投资项目的一道镀锡工序会影响环境,被县环保局拦了下来。当时车上很多乘客都是崇明岛上的居民,众人的观点很一致,都是抱怨政府部门“死脑筋”,不会搞经济。

政府拒资?我脑海里仿佛有一根弦被拨了一下,多年培养的新闻敏感告诉我:这是一条鲜活的新闻。上岛后,我马上对崇明县发改委、经委、环保局等单位进行采访核实。没想到的是,在长江隧桥开通短短一个月中,被崇明县政府拒绝的投资项目何止区区3000万,而是整整10个亿!

2.为何选择“两难”作为报道主题

显然,隧桥开通后,在“发展”和“保护”问题上,崇明发生了激烈碰撞。在我看来,放在崇明县的决策者面前其实有三条路:

第一条路,明哲保身,拒绝一切投资,维持现状。有“建设生态岛”的大前提在,只要生态保护好了,不怕经济落后。这种做法最安全,出不了大的纰漏,但对经济发展是一种不作为。

第二条路,生态保护先放一放,有投资就接纳,把经济发展上去,让老百姓早日得到实惠。这种做法马上就能换来很多人的欢呼,但对生态岛的环境保护是一种不负责。

第三条路,发展和保护同步进行。发展是硬道理,崇明需要引入投资,但必须要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甄选,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这是最难走的一条路,而这恰恰就是崇明县的决策者选择的路。因为实体产业对生态来说都有着亦正亦负的双重影响,适度正确的开发能与优美的环境实现良性互动,过度开发却会轻而易举地破坏这片生态宝地。保护与发展同步进行,是一个很难平衡的跷跷板,考验的是决策者的战略眼光和操作技巧。

坚持保护与发展同步,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表现在行动上其实就是“招商选资”。采访中我了解到,崇明县对进入岛内的投资项目设置三道“防线”:产业导向、能耗和环境影响评价。对不符合生态岛定位的项目一概婉言谢绝。然而,拒绝投资,在老百姓看来是不可理解的行为。被采访的政府官员善意地提醒我,现在老百姓对政府“拒资”已经很有意见,假如新闻报道出去,被拒绝的投资竟有10个亿之多,恐怕会激起老百姓更大的对立情绪。

当时,我也确实有些犹豫,“报”还是“不报”?经过再三考虑,我最后选择了“报”。正是因为有矛盾冲突,有观念冲撞,才有新闻价值。更重要的是,在诸多诱惑面前,祟明县政府的这份坚持难能可贵。我也希望能通过这篇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他们“调结构”的良苦用心。

值得欣慰的是,这篇报道刊出后,很多崇明 居民的思想观念转变了,理解了政府的苦心;崇明县有关部门也通过报道受到鼓舞,更坚定了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这篇报道还被海内外多家媒体转载,为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获奖感悟

对于一件新闻作品来说,获奖是偶然和必然两者交织的产物。在创作一件新闻作品时,作者和编辑都不可能预先判定自己的工作必能得到某个奖项评委会的青睐,唯有长期的积累才有可能获得机遇的垂青,新闻工作者不可能逾越这一规律。《短短一个月“拒资”十亿元》这篇报道在本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消息类一等奖,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的经验。

1.构建多元知识结构,深度开发新闻资源

在一个城市,由于媒体密度增大,同一新闻资源经常被多家媒体同时报道,同质化、表象化、浅层化现象较为严重。面对相同的新闻事件,如何写出与众不同的独家新闻?

日本朝日新闻社社长崛铁藏曾经说过:“今天的独家新闻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在多媒体并存的时代,已经报道过的事件中往往隐藏着独家新闻,记者要去揭开已知事件中尚未公开的秘密,这是当代独家新闻的一大特点。”也就是说,当前的新闻竞争,已经从过去以拼抢时效为主的竞争,开始向新闻资源深度开发竞争转化。

深度开发新闻资源,有多种渠道:可以从变化中寻找,可以从思辨中寻找,可以从对比中寻找,还可以从矛盾冲突中寻找。这就需要记者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从变化中寻找新闻,需要社会学知识;从思辨中寻找新闻,需要逻辑学知识;从对比中寻找新闻,需要历史学知识;从矛盾冲突中寻找新闻,需要哲学知识……

我的这篇报道采写于上海长江隧桥开通后一个多月,在此前+多月中,无论是隧桥工程技术,还是交通格局变化,或者是旅游商机,上海本地媒体和海内外其他媒体都反复报道了多次。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了在“发展”与“保护”激烈碰撞的矛盾冲突中寻找新闻落点。

在矛盾冲突中寻找新闻,需要运用哲学知识,需要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通俗地说,也就是“打蛇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在长江隧桥通车这一新闻事件中,崇明岛的“发展”与“保护”是主要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对于崇明县政府的“拒资”,我们不能误读。“拒资”目的不是阻止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这正是“‘拒资’十亿元”的意义所在。

传媒的各种功能与作用是通过记者来实现的,记者的观点、态度,可以直接影响受众的观点、态度。因此,记者的知识结构就显得尤其重要,要能综合各学科知识,善于分析各种问题,对发生的新闻事件作出判断。一句话,知识的宽度决定了记者的视野,而知识的深度则决定了作品的力度。

2.把握时代脉搏,解剖“一只麻雀”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也出现了两大显著变化:一是“GDP”相关字眼首次没有出现,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在未来五年的规划中将淡化经济目标,转而强调社会目标,强调增长和分享的平衡;二是以往一直讲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改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明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是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表明,“转方式、调结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党报经济报道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这将有力提升报道的高度。

我们在日常新闻采访中发现,“转方式、调结构”对于很多基层政府部门来说,其实是有些茫然的,“唯GDP论”在很多人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招商引资,实质上是增量发展,在增量这一块上,人们的面前,有着诸多的诱惑,舍不得“送上门的GDP”,所以往往先“请进来”再说;说是“先污染再治理”,其实是不把结构放在眼里,还是产值至上。从这个意义上,“调结构”一定要“痛下决心”。《短短一个月“拒资”十亿元》一稿,正是提供了一个“痛下决心”的鲜活案例。

解剖崇明生态岛这只“麻雀”,从“拒资10亿”之中,看到的是一种坚持科学发展的坚定不移,敢于对不符合投资要求的企业说“不”,体现了“调结构”的坚定性、“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正确把握“好”与“快”的辩证关系。这一份坚持,值得欣慰,更值得学习。因此,这篇报道可以对基层政府部门的工作产生普遍意义。

3.走进田间地头,做一名“三贴近”记者

在新闻报道中要时刻践行“三贴近”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离开了实际,脱离了群众和生活,新闻报道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报纸读者愿不愿读,很大程度上是看报道的内容是不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没有新鲜的、生动的内容,是不是群众想知的、应知的东西;是不是来自群众、来自生活和实际。

在这篇报道的采写中,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新闻线索来自于群众,新闻灵感来自于积累。如果没有长期与崇明普通老百姓的接触,我可能无法理解千年孤岛上居民对经济发展的强烈渴望;如果没有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抱怨,我也不可能发现“‘拒资’十亿元”这个新闻;如果没有对崇明“发展”和“保护”这一激烈冲突的深入了解,我也许根本无法把握这篇报道的立意和导向。

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新闻报道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通过编写统发稿和电话补充采访来完成一篇报道的采写,但是这种工作模式是出不了优秀作品的。还有很多时候,我们在采访中会囿于条条框框的限制,即使发现了线索,也常常会因种种顾虑,或者担心惹麻烦而浅尝辄止不再深究,一个重大的新闻很可能就这样在记者的指间溜走。归根到底,这是因为没有做到“三贴近”。

一位新闻界的前辈曾对我说过,“三贴近”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却不简单。能否做到“三贴近”,体现着记者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如果一名记者不能做到“三贴近”,就说明他的政治修养不够,就不能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与工作大局融入新闻采访和写作之中,就不可能写出有份量、有深度、有影响力的精品新闻。同样,如果一名记者不能做到“三贴近”,就说明他的职业道德有待提升,就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就不能做到对媒体和受众负责,更不可能写出鲜活生动、可读耐读的好作品。

4.篇幅力求简短,文字贵在精练

解放日报的历任总编辑一直提倡记者写短消息,短消息并非指简单意义上篇幅的缩短和字数的减少,而是对内容与形式进行的一种新闻观念上的创新。因此,提倡写短消息,就是要改变新闻报道冗长的文风,换之以短小、鲜活、新颖的报道形式。这不但符合新闻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而且符合信息时代受众对媒体的要求,以及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特点和习惯。

《短短一个月“拒资”十亿元》就是一篇短消息,仅有795个字。但初稿写成时有1200多字,解放日报总编辑裘新看完后建议将稿件篇幅压缩至1000字以内。于是我对稿件进行了再次修改,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语句,将稿件压缩到950多字。随后,部门编辑、夜班编辑和总编辑又进行了三次修改,最后以795个字在2009年12月4日解放日报一版头条位置见报。

从1200多字到795字,一轮又一轮的修改,其实是一个“排除水分”的过程。我由此深刻体会到,简练是新闻语言一个特征。对受众而言,他们在读新闻时,最关注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如何用最精炼的文字、最简短的篇幅,将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给读者,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反观我们平常的新闻写作,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把篇幅拉长,有时甚至出现同义反复。那么,如何予以避免?我的经验是写完稿子后改三遍,力求思路清晰,文字简练。字用得越少越好,能用一个字表达,不用两个字;能删除的字,一定要删除;在写作时要说短话,写短句;不用夸张的抒情句,不用过多的形容词,不用不恰当的比喻和警句;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

但同时,写短消息也要避免“矫枉过正”,不能因追求篇幅短小,而降低对内容的要求,短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应该具有完整性,不能支离破碎;应该是丰满的,而非单薄的,应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熔裁》中所说的:“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作者系解放日报经济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