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无菌技术处置后兔骨在人体重建椎扳的应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无菌技术处置后兔骨在人体重建椎扳的应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无菌置后兔骨在人体重建椎扳的应用。方法:18例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全腰椎骨切除、用无菌处置后兔骨形成腰椎骨。术后随访0.5~3年,观察临床症状及CT、MRI表现。结论:无菌处置后兔骨能有效阻止硬膜外粘连,防止术后再狭窄,可用于节段性腰椎骨成形术。

[关键词] 重建椎扳;无菌处置后兔骨

[Abstract] Objective After the disposal of sterile rabbit bone in the vertebral body reconstruction pull applications.Method 18 cases of segmental lumbar spinal stenosis, lumbar spine bone resection with total, after the rabbits with sterile disposal of lumbar spine bone bone formatio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0.5 to 3 years,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CT, MRI performance. Conclusion Sterile rabbit bone after disposal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epidural adhesions and prevent restenosis, can be used for segmental lumbar bone angioplasty.

[Keywords] Pull vertebral reconstruction; Sterile rabbit bone after disposal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32~64岁,平均46岁。单纯腰椎管狭窄8例,合并椎间盘突出10例;L4,5节段11例,L5S1节段7例。所有患者均具有较典型的间歇性跛行,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或伴有会麻木,痛觉减退,排尿不畅,甚至不全等症状;腰背部可有压痛或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有下肢肌萎缩或趾背伸肌肌力下降或踝反射减弱等体征。

1.2手术方法和材料

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经后路正中切口显露腰椎骨。并经骨性标志定位,反复确认后切除狭窄部位的腰椎骨,切除范围在1~2个节段。扩大侧隐窝,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充分游离神经根。在扩大侧隐窝时,尽可能保留相应的关节突。直视下脊髓充盈度良好。相邻腰椎骨用咬骨钳加工成粗糙面。

手术开始前,在无菌条件下,先将无菌处理后的兔骨修整成适当大小的圆弧形方片,刮除残留的骨髓组织,冲洗干净,然后在400~500ml生理盐水加16万单位庆大霉素的溶液中浸泡40min,备用。在完成全腰椎骨切除后,根据切除的范围,将备用骨片加工成“H”形。重建腰椎骨时,兔骨片呈拱形横跨于椎管后方,将上下凹口卡入相邻的上下棘突,将其与棘突和关节囊紧密固定。

2.结果

2.1实验结果

2.1.1组织切片观察

(1)术后2周,在实验节段可见兔骨形态、位置保持完好,硬膜囊无压迫;镜下有新生骨小梁生成,部分区域新生骨小梁与兔骨连接,周边有大量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片内侧有新生肉芽组织及少量炎细胞浸润。对照节段可见变性坏死的横纹肌嵌入骨缺损处,压迫硬膜,广泛粘连。(2)术后4周,实验节段处理后兔骨内侧出现大量编织骨,与硬膜无粘连、无压迫,硬膜外无纤维组织;对照节段可见纤维组织从双侧后方包绕硬膜,硬膜受牵拉,脊髓受压迫。(3)术后8~18周,实验节段新生骨小梁以兔骨为支架逐渐自切缘向中心呈弧形生长,内侧有成熟板层骨形成,椎管形态完好,硬膜无牵拉,硬膜外无纤维瘢痕;对照节段在骨缺损处也有少量编织骨生成,但位置内移,压迫硬膜,且结构疏松甚至软化,硬膜牵拉明显。

2.1.2CT扫描

实验节段兔骨与周围骨质连接,界限不清,椎管形态无明显变形;对照节段腰椎骨缺损,椎管变形狭窄,部分硬膜受压。

2.1.3粘连情况

在实验节段中,粘连程度为0级的有3个,1级14个,2级16个,3级5个;对照节段中,1级9个,2级19个,3级10个。实验节段的硬膜粘连程度比对照节段轻,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Wilcoxon秩和检验,UC=5.622,P<0.01)。矢状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2、4周实验节段椎管矢状径比对照节段大,差异有显著性(t检验,P<0.05)。

3.讨论

近年来,术后腰椎不稳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前中柱结构和小关节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对脊柱稳定性起决定性的作用,但腰椎赖以获得稳定的任何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都可以影响腰椎的稳定性。有关短节段腰椎骨切除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尚存在不同看法,但对某些病例的确能引起中远期的疼痛复发[1,3]。吴苏稼等[3]报告全腰椎骨切除后10年有7%的患者再发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术后腰椎滑移或原有滑移加重者占1.4%。虽然腰椎骨对于脊柱稳定性的作用不如小关节突重要,但腰椎骨对小关节具有一定的“承垫”作用,全腰椎骨切除后“承垫”作用消失,可引起小关节的应力性骨折,从而导致脊柱不稳,甚至即刻压迫神经,引起疼痛复发。因此,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讲,腰椎骨重建应比单纯全腰椎骨切除更加合理。,采用腰椎骨成形术的椎体抗压强度比单纯切除组平均高72%,比正常椎体平均高3%;抗旋转强度比单纯切除组平均高76%。用无菌处置后兔骨片重建腰椎骨,再由自身骨质爬行替代的方法,对保持脊柱稳定、防止远期疼痛复发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苏稼,林恩及,叶根茂,等.全腰椎骨切除术与腰椎不稳:附202例报告.中华骨科杂志,1995,15:66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