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提琴演奏的情感表现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提琴演奏的情感表现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提琴有着宽广的音域和优美的音色,被誉为“乐器皇后”。所以在小提琴演奏中,情感表现就成为了整个演奏的灵魂。要求演奏者对这一本质有正确的认识,以自己丰厚的文化修养为基础,借助于精湛的演奏技巧,将情感予以最充分的表现。鉴于此,本文从小提琴艺术情感表现的特点谈起,就情感表现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小提琴 情感表现力 提升分析

一、小提琴艺术的情感表现特点

(一)形式性

完整的艺术作品是由内容和形式两部分组成,而当一种情感以小提琴演奏的形式表现出来时,也就具有了小提琴独特的形式。具体来说,作为一种歌唱性的乐器,其能够通过一套完整的演奏技法,在带给听众以特殊审美体验的同时,将情感予以充分的表现。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小提琴艺术的情感表现,正是依托于小提琴本身这个形式。

(二)针对性

就像是说话要有听众一样,小提琴的情感表现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针对谁而进行情感表现的问题。如果没有了听众,那么这种演奏则变为了一种练习,或者说是未完成的表达。因此小提琴情感表现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十分明确。

(三)感染性

当小提琴演奏者利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湛的演奏技法,对情感进行表现时,观众也由此受到了一定的感染和陶冶,并形成了与创作者、演奏者的情感共鸣,三者一道让作品得到了升华。

(四)创造性

虽然每一首小提琴作品都是创作者情感的凝结,但是最终摆在演奏者面前的,只能是一张张乐谱,需要演奏者自行去理解和体验,也正是在这个理解和体验过程中,因为个人审美、修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使之成为了一种创造性活动,也由此形成了个人的演奏风格,并带给了观众以多元化的审美体验。

二、小提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途径

(一)技术因素

小提琴演奏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要想将作品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就必须以扎实和全面的演奏技术为基础。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音准。音准是由演奏者所控制的弓弦摩擦后所形成的音高。如同人们讲话一样,要想准备意思表达出来,首先口齿清楚,把每一个字传入对方的耳中。因为小提琴音高是由演奏者自己来听辨和表现,所以对演奏者的听辨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每一次演奏都要面临音高的挑战,需要演奏者将音准训练贯穿于艺术生涯的始终,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进行练习。其次是节奏。情感表现和心理、生理变化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比如当一个人的情绪比较激动时,其呼吸和心跳也会随之加快。而具体到音乐中,节奏就是其最显著的表现。一方面,要求演奏者对作品本身的节奏予以精准的把握,另一方面,也要融入自身的感悟和理解,使节奏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得到更加充分的表现。再次是运弓。小提琴的运弓十分丰富,包含分弓、连弓、跳弓、顿弓等,运弓是否得当,不仅直接关系到演奏质量的高低,更对情感表现有着直接影响。当演奏者调整弓子在弦上的接触点以及运弓的速度和力度时,就会产生千变万化的音色,由此表现出丰富的情感。要求演奏者在练习的时候要多进行一些思考,比如为什么要使用这种弓法,由此来表现出怎样的情感等,解决了这些疑问,才能使作品得到更加深入和细致的表现。最后是揉弦,揉弦也是提高小提琴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演奏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情感表现需要,适时的来调整揉弦的速度、力度和幅度。比如要表现欢快和优美的情绪时,就需要做连续的前后揉弦动作;要表现沉重和悲伤的情绪时,则多用大臂揉弦来配合低音、重音的演奏;所以在对音准、节奏、运功均能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揉弦就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润色手段,并由此来提升演奏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提琴演奏的整个技术体系,正是情感表现的基础所在,对于演奏者的技术掌握有着极高的要求。技术掌握的越全面,情感表现的基础就越扎实。

(二)非技术因素

所谓非技术因素,顾名思义,就是除了演奏技术之外的其它因素,其同样对整个演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是针对于现实状况而言的。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很多演奏者都有着较为娴熟的演奏技法,能够熟练、流畅的表现作品,但是演奏结束后,却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好像是少了些什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演奏者在非技术因素上的欠缺,包含阅历、修养、审美等多个方面。所以在小提琴的情感表现过程中,非技术因素同样有着决定性意义。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精神追求。一个小提琴演奏家和演奏匠人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前者有着鲜明的精神追求。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现象和活动,一个成熟的小提琴演奏者,不但要有扎实和全面的技术,更善于运用演奏技术去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而且这种精神追求有着强烈共鸣。一个演奏者一走上台,只需要演奏几个乐句,台下的观众就可以领会到他的这种精神追求,所有的浅薄和空虚都能够被他们一眼看透。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这种精神追求也正是演奏者情感表现的最高追求。

其次是阅历积累。艺术源于生活,演奏者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越丰富,对于作品的了解就越深刻,情感表现也就越充分。对此要求演奏者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深入生活,并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当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时,摆在面前的便不再是一个个冰冷的音符,而是一个个生动的乐思。演奏者会自然而然的将演奏和个人的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获得更加情真意切的演奏效果。除此之外,演奏者还应树立起一种主动学习的意识,自觉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在小提琴发展历史中,很多有名望的演奏家,无一不具有着丰厚的文化素养。前苏联小提琴演奏家克莱斯勒不但专门进行过医学的学习,还精通美术和雕塑。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长期从事心理学和哲学的研究,并有着很深的造诣。这些丰厚的文化修养,为他们理解作品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渠道,也自然获得了更加深刻的情感表现。

再次是灵感迸发。所谓灵感,是指艺术创作者在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探索的基础上,瞬间迸发出的创造性思维。一个灵感的获得,很有可能会对创作或表演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是极为珍贵的。很多成功的演奏,其中都蕴含着演奏者瞬间的灵感和激情,从而为演奏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灵感看似是偶然得到的,其实却是创作者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要求演奏者要善于进行灵感的铺垫,要坚信灵感会不期而遇,只要自己坚持追求,就一定能够收获到源源不断的灵感,为更多灵感的获得打下基础。

最后是实践经历。小提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在舞台上进行公开演奏,是其基本的属性。但是现实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则是,很多演奏者在台下的练习中都有着良好的发挥,但是一到了台上,就会因为紧张等因素而导致发挥失常,甚至连正常的演奏都难以进行下去,情感表现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要求演奏者要主动参加各种类型的舞台实践,从实践中积累演奏经验,当对各种舞台环境都十分熟悉之后,就会以一种平常心来进行表演,各种技术运用才能够左右逢源,情感表现才能更加顺利和充分。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文化事业的整体大发展,小提琴事业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学习小提琴演奏的人越来越多,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越是在这种良好的势头下,越应该对情感性这一小提琴艺术的本质特征有深刻的认识,并通过主动的学习和探索,充分表现出这种特征。这也是决定演奏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分析了小提琴情感表现的特点,并从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两个角度就提升的途径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给更多的演奏者以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果朋.论小提琴演奏的匀、准、美在“四换”教学中的体现[J].怀化学院学报,2004,(03).

[2]杨园.音乐表现要素分析――小提琴教学中艺术与技术整合的中间环节[J].人民音乐,2004,(12).

[3]李铭.如何排除小提琴在公开演奏中的障碍[J].音乐天地,2005,(01).

[4]戛威.影响小提琴舞台演奏艺术效果的心理因素及其调适对策[J].北方音乐,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