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荀子“礼学”思想之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荀子“礼学”思想之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礼”源于“周礼”,在孔孟对“礼”理解的分歧上,荀子以“性恶论”为基础,阐述了自己的“礼学”思想。“礼学”是荀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他非常强调“礼”对个人、对社会的意义。

关键词:荀子;礼学;意义

一、荀子“礼学”的渊源

孔子对“周礼”进行了损益,在此基础上,孟子对其又进行了自己的阐述,两人对“礼”产生了分歧。由此产生了荀子的“礼学”。“从理论承继角度看, 荀子的礼学直接源于孔孟学说的分歧。”[1]所以说,荀子的“礼”源于孔孟又不同于前两者。

周礼实质上是周代的奴隶制的典章制度,它包括礼仪、礼制、礼器等。这套制度维护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统治格局,使得庶人对贵族以及贵族阶级上下相互之间遵循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贵贱有别、长幼有序。但春秋时代铁器的到来,使得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关系的改变也由此而来,包括统治者在内的大多数人再也不能按照原来的秩序生存和发展了。历史的重组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孔子通过自己的言行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遇,为社会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即在崇尚传统周礼的同时对它进行了损益,使它向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发展。

孔子分析了人们违反周礼的原因时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所以他提倡“仁礼并重”,在硬性的“礼”里面,塞入了“仁”这一软化剂,以“仁”为突破口,深入到“礼”的内部。“仁”便成了“礼”的心理基础,“礼”也就成了“仁”的行为节度,两者相互统一,融为一体。整个社会的伦理模式发生了变化:既有严格的尊卑、亲疏的宗法等级制度,又有温情脉脉的人道关系。用孔子的话说,也就是“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孟子虽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却把“礼”理解为“恭敬之心”,使“礼”的地位大为降低。由孔子的“仁礼并重”到孟子的“仁重礼轻 ”。孟子以“人性本善”为前提,把孔子的“学礼”变成了“正人心”“求放心”的一个注脚,孟子对“礼”的理解除作“尽心”理解外,还强调通过礼节、礼义来实现其“本心”,寻求潜藏在人们内心的“善”,保持“赤子之心”。尽管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孟子认为“礼”作为标准是不会因为人达不到而有所降低的。“礼”所起的主要作用是规范了人的行为,并不能使人的智慧开启。

荀子正是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了孔孟对“礼”的不同理解,并进行了修正与补充,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礼学”思想。在《荀子》一书,说到“礼”的地方达300多处。荀子的管理思想,几乎全是围绕着“礼”展开的。尽管荀子谈“礼”的地方很多,但是具体的礼器和礼仪他几乎没有涉及到,也不大强调“礼”的形式,“礼”的内在精神才是他真正所关心的。正如李泽厚指出的那样,荀子的礼“不再是僵硬规定的形式仪容、也不再是无可解释的传统观念、而被认为是清醒理智的历史产物。即把作为社会等级秩序、统治法规的礼溯源和归结为人群维持生存所必需。”[2]

二、荀子“礼学”的主要内容

荀子虽宗主孔子,但是他着力批判孟子的“性善论”,并提出与他相对的“性恶论”。人的出生就伴随着自然本性,“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贱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生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社会动乱、战争不断,就是因为人自然本性的狂涨,顺着欲望下去,社会就处在无序状态,由此,就要有“礼”的规范。但是,“礼”从何而来?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他还说:“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荀子・富国》)在这里,荀子提出了明确社会中各人的明分和分工的重要性。人的自然属性要求 “群”;人要在社会群体中减少争夺,也就是社会属性要求“分”,必须对于人的欲求给予一定的界限,明确各人的名分与职责,而“分”的具体规定就是“礼”。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必须“度量分界”,必须以“礼”这一社会规范或秩序来加以限制,建立起“群”内部的“分”,来协调“群”内部个体之间的关系、消减个体间的争夺,以使人类个体能够各尽所长、协调发展,实现“群”,这样才能达到“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荀子・礼论》)的和谐社会。

三、荀子“礼学”的意义

“荀子承继儒家衣钵,认为礼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传统的礼节仪式,是被人们广泛接受而成为习惯性的评价标准。”[3]他本人也说“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可见,个人、国家都离不开“礼”的制约。

(一)对个体的意义

“礼“是个人的身心修养和道德提高的准则。荀子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者焉,斯圣人矣。故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圣人者,人道之极也。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无方之民也。”(《荀子・礼论》)不遵照“礼”,不按“礼”的规范去行事,叫做不走正道的人;遵照“礼”,按“礼”行事就叫做走正道的人,能够深刻的认识“礼”、相信“礼”,又能喜好“礼”,就能够修养成为圣人了。在学习的时候,荀子就突出了“礼”的地位“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荀子・劝学》)荀子认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必须把“礼”放在核心地位,虽然不能理解“礼”的精髓,但也可称之为一个守“礼”的儒生。

“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K;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荀子・修身》)人的日常起居都应该遵循“礼”,这样的人才够文雅、才有教养,而不遵守“礼”的人就显得比较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