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 F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增收,不仅是农民利益问题,而且事关农业稳定,事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进程。近年来,农民持续增收乏力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农村经济,己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带着疑问,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近年来,铜山区的农民收入增速减缓严重制约了农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前铜山区农业和农村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在分析铜山区农民收入的态势基础上,从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农民综合素质,农业生产成本以及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分析了农民收入增长减慢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本着研究对于提高铜山区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快城市化水平、保持城乡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铜山区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1、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近年来增速减缓

根据铜山统计信息网对铜山区2007年至2011年近5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情况进行调查统计,铜山区农民的收入从总体上看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增速不稳定。农民人均纯收入2007年以来持续上升。从农民人均收入来看,2007年收入为6340元,到了2011年持续上升到了10934元,增长了172%,年均增长速度为11.4%。但从农民的实际收入来看,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在减缓。

农村三产比重不合理,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上升

近5年来收入所占比例在不断变化,第一产业收入比例2007年12.9%,到2011年7.7%,所占比例在减少。而第三产业收入比例2007年31.6%,到2011年35.6%,所占比例在逐步增大。说明近几年来,第二、第三产业加大了投资的力度,而第一产业的投资和发展被经视了。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从2007年39.38%持续上升到了2011年的64.4%,比例在逐年上升,这说明每年铜山农民进城务工或者选择进入乡镇企业的规模在扩大。

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2007年以来铜山区城乡居民收入比呈持续上升趋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340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1335元,城乡收入比是1.78:1。 2011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0059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934元,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到了1.83:1, 2010年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比例为 1.86:1。

二、农民增收减缓的原因分析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农民农业收入增长

2007年铜山全年共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85.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

中:农业产值50.43亿元,增长14%;林业产值0.88亿元,减少34%;牧业产值28.3亿元,增长59%;渔业产值4.63亿元,增长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57 亿元,增长0.5%。可以看出,林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较低,而注重这些产业的发展会很快地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农村劳动力剩余,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

近年来,铜山区耕地面积变化不大,从2007年的10.62万公顷下降到2011年的 10.58千公顷。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持续降低,2007年为3.13亩,2011年下降到2.93亩,远远小于世界平均劳动力耕地面积(16.5亩)。虽然农村从业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从2007年50.86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54.5万人,但仍存在较多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降低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效率低,制约了农民农业收入的增长。

(三)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影响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农村劳动力能否实现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2011年农村劳动力素质已有很大的提高,但从总体素质来看,铜山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占农业人口的不足一半。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技能经验缺乏,造成了农民就业的不稳定性和低报酬特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难度,进而增加农民增收的难度。

(四)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影响农民农业收入的提高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基础保证,但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回收期长,投资报酬率低等特点。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投资的主体理应是政府。但是,铜山区财政支出用于农业发展的份额极其有限。2007年社会投入固定资产总额为146.99亿元,用于第一产业的投资额是28.52亿元,仅占总投资19.4%。5年来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属于快速增长期,其中2010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为53.69亿元,占社会投入固定资产总额的16%。政府减少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会制约农业的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铜山区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建议

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怎样增加农民收入呢? 针对目前制约农民增加的收入的因素, 要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1.加快推进园艺业设施化步伐

以铜山现代农业开发区为载体,大力发展设施园艺,推进高效蔬菜、花卉苗木、应时鲜果、食用菌等园艺产业发展。重点发展钢架大棚,鼓励发展连栋大棚、智能温室,大力发展栽培的大棚葡萄、大棚西瓜等应时鲜果以及中高档盆花、观赏心悦目植物、鲜花等,大力推广防虫网、遮阳网、喷(滴)灌等设施。

2.加快实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

为适应新形势和进一步保障城乡居民的肉类及副食品市场供应的新要求,加快实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一要稳定发展生猪养殖。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生猪生产能力,逐步建立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生猪生产稳步发展。二要实施规模化养殖。扶持建立一批规模型奶牛、生猪养殖场,提高规模养殖水平,逐步取缔农户分散养殖。三要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基础免疫,强化检疫监管,严格疫情监测。

(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工资性收入是铜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增加工资性收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针对铜山区的具体情况,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应做到:第一,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加速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带动乡镇企业向城市集中,发展第三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第二,发展新型乡镇企业。发展新型乡镇企业对于发展农业,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发展的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增加对农民的教育投资

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增加农民的教育投资,才能为农民收入的提高提供基础保障。第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通过政策措施鼓励农村家庭增加对子女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和文化教育消费,并切实办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第二,着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好职业、高中,对高中毕业后的学生进行职业技术继续教育,使其掌握有关农业生产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他们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第三,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对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培训,由此来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铜山区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实施节水灌溉及配套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园区农业,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启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农村的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政府财政的投入始终是有限的,所以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弥补农村发展的资金缺口。同时还应学习借鉴外地农业合作银行的发展模式,畅通农民的信贷渠道,改善农村的融资环境,为农户以及农业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保证。

个人简介:刘士伟, 经济师、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