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亲情的缺失

中学生正处在情感的断乳期、性格变化的转折期。由于监护人年纪老、身体差对孩子的约束力往往比较差,祖孙思想观念差距又大,沟通很难;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更无地方倾诉。留守生们的快乐他们不关注,烦恼他们不倾听,困惑他们不理解,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留守学生远离了父母亲的关爱,这使得孩子严重缺失健康的重要因素――亲情,并且给孩子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有:1、亲情观念淡薄。 2、情感缺乏引发心理问题。

二、隔代教育造成严重的后果

小学阶段老年人一般都将孙辈们看成宝贝或掌上明珠,对他们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意在给他们缺少父母爱的一种补偿。其实,老年人的这种做法不是有意的,而是他们的共性。当孙辈们存在某些缺点或者问题时,总能以宽容的态度处理,或者是无可奈何的态度,无形之中在这些“留守学生”的心里形成了对那些老人无所畏惧的概念。从而养成一些坏习惯,到了初中就管不了。

三、人格发展不健全

留守生的心理健康缺乏维护。留守生因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和温暖,得不到亲情的滋养和满足,得不到生活的需要与保障,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或性情孤僻,或粗野放纵,或待人冷漠,或内向自卑,或粗野蛮横,有的感情脆弱,有的焦虑自闭,有的悲观绝望,有的缺乏同情心,以自我为中心。

四、缺失家庭教育环境

老人过于溺爱,亲友疏于管教,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等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更缺少精神和道德的引导与管束,无疑会对他们的人格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五、学习兴趣降低,目标不明确

由于家庭监管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疏忽,多数留守学生学习较为困难。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有的经常课堂违纪,不认真听讲,有的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对于学校和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甚至个别留守学生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下滑较为明显。

面对留守初中学生的这些现象,作为学校、老师来说,叹气也好,抱怨也罢,都无法摆脱这些现实。如果采取家长不管,学校也不管的放任态度,且不说对这部分学生成长会产生的不良影响,他们在学校、在教室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可想而知。因此,如何有效地做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经过我几年教育实践,认为对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师爱去感化、搭建温暖的港湾。斯霞老师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长期和父母分离的留守学生,缺乏家庭温暖,有的性格孤僻、自卑,有的高傲、目中无人、唯我独尊。他们在班上小错不断,常做出一些违反班纪班规的举动,以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关注。实际上他们内心极度脆弱,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心灵。

二、家庭配合学校教育。家长应该改变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配合,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塑造留守学生健全的人格。留守初中学生尽管心灵孤独、寂寞,但表面上他们仍装作自己很坚强。过多关爱,会使他们感觉自己很可怜,是别人在同情自己,而拒绝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四、教育多样化,对孩子教育应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性格不同、脾气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要多做换位思考、多想想,决不能简单行事,动不动就一顿暴打、臭骂,不让孩子论理。这种粗野、蛮横的方式,让孩子口服心不服,起不到任何教育的效果,甚至形成逆反心理,让孩子心里演变为仇恨、冷漠的情绪与你作对。

五、做好心理辅导。初中生心智商不成熟,涉世不深,思想容易波动反复,特别是父母不在身边,缺少关爱,容易产生厌世厌学情绪。这类学生需要及时安抚,与他们谈话交流,推荐他们多看些励志书籍。当他们情绪低落时,要给予鼓励,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影。班主任要及时对留守学生做心理辅导,使有心理问题学生能及时得到解决,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六、留守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许多学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开无人监管,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对他们也不抱有什么希望。学生自已也失去了信心,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前途的指导,想方设法发现他们的亮点,及时进行表扬与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知道要为自已的前途而奋斗,知道要改变自已的生活环境只有靠自己争取,靠自已的努力学习才能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