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歌舞狂欢与歌词哲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歌舞狂欢与歌词哲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电影《如果・爱》一共安排了十首歌曲,六场歌舞。通过狂欢形式的华丽歌舞来支撑原本淡薄的故事框架,而其中金培达等人倾力打造的十首电影歌曲更是破解影片主题的关键。

关键词:歌舞狂欢;歌词哲理;主题

中图分类号:J9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69-02

陈可辛导演的《如果・爱》是2005年华语电影的一部优秀作品,填补了华语歌舞片的一个空白。影片继承了陈可辛对爱情主题的一贯关注,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之间扑朔迷离的爱恋关系。电影采用音乐剧的形式,在华丽的舞台、迷离的灯光、起伏的音乐和优美的台词中将观众灌醉。三个主人公:一个是为追求梦想不择手段像精灵一样的女人;一个是鄙视他所爱的人,又不得不爱的男人;一个是渴望被爱又放手成全的男人,他们用音乐本身的瑰丽乐彩还原了情歌最原始的感动。《如果・爱》里总共安排了十首歌曲,六场歌舞。其中的编排出自为《名利场》等好莱坞影片担任歌舞设计的大师FARAH KHAN之手,以热闹的群戏为主,妖娆美艳的旗服女子、马戏团的诡异风情、旧上海的城寨风光……豪华惊艳的歌舞场面使情节在背景之上得以更丰富地发展;精美的歌词更像是诗,并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对白,在特定的场景里爆发出人物的内心情结,定义了爱情、回忆、理想和幸福。

一、唤起共鸣的狂欢歌舞

《如果・爱》用歌舞打眼球,赢得了广大观众。陈可辛说:“中国一年中只有几部电影在票房上受到观众广泛的支持,其中多是大制作的动作片。而其他的电影,尤其是爱情片,很多观众觉得在家里看碟和在影院里看起来的效果没什么分别。把歌舞元素加入爱情片里,可以起到提升情感和情绪的作用,鲜明的主题更能吸引观众。”①《如果・爱》里的歌舞几乎纯粹是一种情绪化的发泄和形式感的表达。影片不是为了歌舞而歌舞,而是巧妙地把歌舞这一元素用剧情的方式融入影片中,采用“戏中戏”的结构,避免了通常歌舞片内容单薄的缺点。

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指出: “在所有美的艺术中,最本质的东西当然是形式。”②显然,陈可辛就是以形式的新颖使《如果・爱》大放异彩的。众所周知,电影台词作为人物的内心独白,是由演员一个人说出来,并不存在绝对的时空共性,但歌舞却可以达到时空的统一,拉拢最大数量的受众,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积极参与剧情。歌舞形式其实是狂欢化的一种派生, “狂欢”这一名词来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狂欢节,那天人们走上街道和广场跳舞游乐,神父学三声驴叫表示祝福,给小丑和奴隶加冕等等狂欢活动,被认为具有特殊内涵。狂欢化的仪式或者说是活动“追溯到人类原始制度和原始思维的深刻根源,在阶级社会中的发展,它的异常的生命力和不衰的魅力。将狂欢式转为文学的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③“狂欢”的典型特征是广场视野,众人的喧嚣与欢庆揭示了“狂欢”的含义:人性的释放,这是文学对抗宗教神学束缚的表现。《如果・爱》将人物的复杂心理用独特的歌舞方式来表现,打破了人物独白一统天下的结构框架,它不再是个体的抒发方式,而是一种众人演绎,众人欣赏的狂欢化宣泄。

最典型的 “十字街头”、“邋遢的世界”脱胎于上世纪40 年代的上海艳舞 ,场面香艳 ,象征意味浓烈。劲歌配热舞 ,加上摄影、美术的完美配合 ,仿如走进百老汇的缤纷世界,展现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影片在舞台上讲述故事,在歌声中演绎心灵,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矛盾变化在音乐与舞蹈的伴随下不停敲击观众的灵魂。《如果・爱》的这种“狂欢”没有附属也没有服从,在这个虚拟的平台上,人人都可以拥有话语权,影片内外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主角,如同在狂欢节上 “没有舞台,没有脚灯,没有演员,没有观众……这是展示自己存在的另一种自由(任意)的形式”。④

《如果・爱》给与我们的“狂欢”灵感在于它狂欢化的歌舞形式,在狂欢中,观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任何人无法置身事外,从歌舞剧的角色到电影中的角色再到欣赏电影的观众都感同身受,除了一起狂欢别无选择。这种极度疯狂的歌舞背后是一种隐隐的恍如隔世的悲哀。

二、演绎灵魂的哲理歌词

本片在电影歌词的写作方面,精辟凝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没有歌舞,就相当于没有画外音,影片主要利用戏里的歌词跟歌舞表达角色的心理感情。”⑤也许影片之所以能给我们带来震撼和思考,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种朴素深刻的哲理化歌词。《礼记》(卷三十九)云: “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如果・爱》中安排的十首歌曲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电影中人物的心声真情。每次剧情有重大发展时,歌舞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生蒙太奇》道出戏里戏外人物的复杂关系:“……拍过去从前 ,拍爱恨交缠,拍重重恩怨,悲欢离合戏一场,短不过一瞬,长不过永远……”;《忘了我是谁》是见东对孙纳的声声质问:“错的也许是回忆,你不是你”; 《美丽的故事》也许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爱情残念:“忘了吧,忘了吧,爱情故事不如醉生梦死一无所知,再提起,再提起,无补于事……”;《你是爱我的》、《男人本该妒忌》、《假如》、《如果・爱》里的歌词充满了对爱情、对幸福的不确定感;《十字街头》反复吟唱的“世界本就邋遢,还有什么可怕” 及 “一只小蚂蚁,没有叹息权利,饥饿永远是主题”是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命运曲》则更像是人们对命运无常的嗟叹:“忘了,忘不了,走了,走不了”。

《外面的世界》原是齐秦演唱的流行一时的歌曲,影片前面几次出现时歌词都未改变,这里“外面的世界” 其实是一种时代文化符号的象征,具有双重的意指作用。苍凉而忧郁的歌声既真实的表达了男女主人公当时的生存状态和心境,又暗示了故事发生的大致年代背景,对那些亲历故事时代背景的观众来说,这样的歌词更富有煽动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会在这里衷心的祝福你……”从歌词中,我们明显能感觉到年轻人在困苦生活环境下单纯快乐的感情和对明天的美好憧憬。最后这首歌再唱起时,歌词发生改变:“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出去会不会失败,外面的世界特别慷慨,闯出去我就可以活过来,留在这里我看不到现在,我要出去寻找我的未来……”这里有旧的孙纳的逝去也有新的孙纳的到来,此时的她对于自己想要什么已经非常清楚。闯出去,是不是就能找到未来?“我”不知道,但是留在这里,“我”看不到现在,为了证明“我”的存在,“我”要永远离开不回来。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⑥电影中这样极富哲理的歌词得到了身处残酷社会现实中观众的共鸣,勾起观众内心深处的酸楚和无奈。

一部剧作重要的不是讲什么故事, 而是怎么讲故事。影片《如果・爱》就是把一个司空见惯的三角恋故事以多种新鲜元素将其组织成一个有意味的整体活动,通过狂欢形式的华丽歌舞来支撑原本淡薄的故事框架,影片中的歌词淋漓尽致地传达了戏里戏外人物的心声真情 ,有时这些歌舞甚至成为这部电影的一种语言。《如果・爱》本身就是人类永恒的困惑。如果爱会怎样, 如果不爱又会怎样?爱在每个人心中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光景呢?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这也许就是导演陈可辛力求表现的电影主题。

注释:

①姜薇.如果爱 用歌舞 打眼球[N].北京青年报.2005-01-20.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5页.

③【苏】巴赫金,白春仁、顾亚玲译.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160页.

④巴赫金,白春仁、晓河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⑤张燕.映画:香港制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176页.

⑥【法】帕斯卡尔,何兆武译.思想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