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献信息共享是图书馆发展必然趋势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间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各方面的因素导致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不平衡,科技水平不高,文献资源共享没有高速高效的技术保障,特别是西部及边远贫困地区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显得更为现实和迫切,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共同追求,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如建立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为核心的领导机构来统一协调和组织管理这项工作,并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措施,使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既有组织,又有规可依,使其有组织、有计划地顺利发展和实施。上海是我国科学教育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不仅蕴藏了极其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同时也拥有数量众多的文献资源的利用者群体,多家图书馆通过协作网开展了一系列资源的共建共享,拓展了服务的广阔空间。可见,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也有利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和建设的发展,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之路,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献信息共享现存障碍设备条件方面的因素

尽管文献资源共享可能因网络化机遇得到发展,但现实中仍有许多障碍因素。在迈向网络环境的进程中,印刷型文献仍是构成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障碍主要是:

1.资金不足。文献价格上涨和图书馆文献经费相对不足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如美国研究图书馆1986年至1997年间,期刊经费增加了142%,而同期期刊价格上涨了165%。这类问题在国内更显突出。以文献经费为例,国外著名大学文献相对充裕,哈佛大学1998-1999年度图书馆文献经费为21225368美元,ARL的111多个大学图书馆,1998年期刊经费最高为8469781美元。在我国内地的大学中,2002年度图书馆的书刊经费最高者为1800万元人民币。仅以上事例足以说明经费对资源建设的制约作用。

2.网上信息资源方面的障碍。虽然CALIS学科中心和地区中心已订购了若干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都拥有外文全文电子期刊5000-8000余种,但对上述信息资源的组织、整理尚待改进。对数据库中电子全文期刊编目的仅有北大、清华大学、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南京大学等少数图书馆。电子期刊未予编目,就不能全面揭示馆藏资源,妨碍了读者对上网信息资源的了解与利用。

观念与机制方面的障碍

1.社会文化背景,几千年的小农经济,使人们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思维定式。所谓“爹有娘有,不如怀揣自有”,看似不够“雅训”,却是上述观念的典型反映。再者,社会转型期某些负面现象,降低了社会中的信任度。我国政府的威信很高,图书馆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依附性较强,因而这一领域基于制度的信任有牢固的基础。但因社会中泛滥的一些短期行为,以及本行业中某些怠惰现象,使基于个性和信誉的信任被削弱。文献资源共享是一种单位或部门之间的互利交换行为,受上述因素干扰,这种交换行为不易顺利展开。

2.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目前的管理中,对利益原则的关注加以强化。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一种互利交换,也属于交易范畴。交易的前提之一是能带来总收益的增加。然而由于某些环节处置失当,在实践中存在着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每个图书馆都试图通过给予对方较少的信息而增加自己的利润,结果使共享的图书馆的利益都得不到保证。

文献信息资源现存模式集中型共建共享模式

1.全国性跨系统共建共享模式。全国性跨系统共建共享模式一般产生在高度集中、高度统一、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集权制国家。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中采用这种模式应该说是最佳模式,便于组织,便于集中管理,文献信息资源可以大范围内实现共享。我国经济体制已转为市场经济体制,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极不平衡,国家幅员辽阔,情况复杂,采用全国性跨系统文献信息源共建共享模式运作起来比较艰难,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2.全国性系统内共建共享模式。全国性系统内共建共享模式是指公共、高校、科研、中国科学院等系统图书馆分别建立本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统一协调系统内各有关单位,统一组织信息,共同构筑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书目信息存取体系、文献信息资源利用体系及传递体系,使用全国系统内的图书馆读者共享系统内的信息资源。建立全国性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复现象,集中使用系统内文献信息,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同时,它不是封闭的,也欢迎其他系统的图书馆加盟。如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虽然主要以中心成员馆为服务对象,但也为全国各个系统的图书馆和非图书馆用户服务;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虽然主要以“211工程”的高校为主,也同样欢迎其他大学的图书馆加盟。待这种全国性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形成规模,就可以实现公共、高校、科研三大系统联网,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3.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包括地区性跨系统和地区性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是指以省、市为单位建立省、市范围内跨系统或系统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广东省公共图书馆网络化系统建设为我国最早建立的以区域为单位公共图书馆系统内自动化网络系统,共由20多个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的图书馆实现了远程联网,建成了以省馆为中心,市级馆为骨干,连接众多微机用户的地区性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ZSLAIS。

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有它极大的优势,在全国性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模式中无法避免的许多问题,在这种模式建设中可以迎刃而解。比如协调相对简单,建设速度快、见效快,更新改造容易。我国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在过去的几年里从未间断,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建设模式。

分散型共建共享模式

规模较大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在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开发标准规范与法规的制定和推行,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要预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奠定好这方面的基础,情况较复杂,指挥协调难,并需要强有力的协调机构,严密的组织形式和巨额投资。相比之下,分散型共建共享模式建设规模小,资金投入少,资源组织容易,相互协调简单,人力资源可就地开发启用,建设成效快。同时,从用户的角度来讲,获取印刷型图书最经济和快捷的途径就是近距离获取,读者在找到文献信息资源出处后希望看到印刷型资料时,总是希望获取这些文献信息资源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最低,分散型小规模资源共享网络范围窄,读者利用纸质文献资源方便。建立小范围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或某几所高校图书馆联合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在小范围内实现图书馆之间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在小范围内实现图书馆之间文献信息检索和传递的共享,是现实条件下,快捷、有效、经济地利用信息资源的最佳途径。

全球最大的书目资源共享网――OCLC最初只是由俄亥俄州54所大学发起组建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组织。它从一个州开始,发展到全国、全世界,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书目资源中心。

按专业建立的图书馆。也就是以某一特色,如以某一地方风土人情、文化景观、人文景观或某一特色专业为背景建立起来的图书馆,近似于特色数据库。但它的使用功能要全于特色数据库,建设起来相对容易,使用便捷,利用网络互连,读者想利用某一方面的资源,就可以直接进入这种虚拟图书馆查询。如我国的音乐数据库检索系统,意大利的朗巴德生物医学图书馆系统等。

也可以形成单馆规模的数字图书馆。即由一个图书馆通过馆内资源的数字化的一种建设模式。图书馆工作人员或专职技术人员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为馆内的原有馆藏进行信息加工整序,数字化转换和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库,并在网上建立门户网站,供用户对本馆的数字资源进行访问检索。在国外,有很多实用的数字图书馆,并未花费巨资而是通过重新分配现在的人力和资金,或者利用或多或少的赞助搞起来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

美国新一代图书馆协作网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地区性,特别是以州为单位的协作网,这些地区性的网络主要是该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或大学图书馆相互合作建立统一的OPAC、馆际互借系统、共同的保存书库等活动;另一类是同一或相似性质的图书馆组成的协作网,其规模都不很大。现在美国图书馆资源共享以地区性网络为中心,基本活动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形式来实现的。它的这两种协作网络形式基本属于地区性共享网络形式和地区性系统内共享网络形式,属于分散型共建共享模式,成效极其显著。

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分析

我国各类型图书馆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相互间缺少横向交流,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图书馆,也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和相应的规范,形成“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致使馆藏内容交叉,库存庞大,给图书馆集中型大规模的网络化和资源共享造成困难,但这种模式一次建成,大规模享用,在大范围内减少重复购置现象。分散型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是先小规模,逐步扩大联网,再逐步形成大规模。所用资金少,工程简单,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缺陷是资源有限,也不是最终的资源共享目标,最终必然要向更大规模的跨地区和跨国的共享网络方向发展。因此,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共建不要受到规模的限制。从技术和能力上讲,有条件的可以搞得复杂一些,规模大一些。没有条件的则可以从简单入手,逐步建设,等条件具备了,再扩大规模升级。从我国的国情和国外建设经验分析,从小规模的数字图书馆建起,逐步积累和壮大更经济可行。规模具体多大合适,要视用户的需要和虚拟图书馆建设部门的财力、物力、人力而定,量力而行,走适合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