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悬栅消力池内流冲刷过程中悬栅抗冲刷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悬栅消力池内流冲刷过程中悬栅抗冲刷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悬栅布置在消力池内,提高消力池消能效果的同时又受水流的冲刷和破坏,为研究水流对悬栅的稳定性影响情况,通过模型试验得到单、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并在较优布置型式下进行冲刷试验,同时采用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验证试验结果,得到在单宽流量设计值q0=21.43 L/s所对应的消力池内单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为栅条数为11根、栅距为5.5 cm、栅高为10 cm,第1根悬栅受水流冲刷严重,稳定性影响较大;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为栅条数为11根、栅距为12 cm、层距为4 cm,第1根悬栅和下层悬栅受水流冲刷严重,稳定性影响较大,可以为悬栅的结构设计提高依据。

关键词:悬栅;较优布置型式;冲刷;数值模拟;RNG k-ε;压强差

中图分类号:TV6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7)02-0156-07

悬栅作为一种新型辅助消能工应用到消力池内,提高了消力池的消能效果,是一种适用性较强的辅助消能工。李风兰通过在消力池内布置不同排列方式的悬栅进行模型试验,得到了悬栅消力池消能率最大提高幅度为15.10%,最高消能率达95.14%;吴战营借助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以新疆迪那河五一水库为例,得到导流洞出口消力池内悬栅最佳体型、布置型式;朱玲玲等通过均匀正交设计及投影寻踪回归试验,得出了悬栅消力池内最大水深影响因子排序。通过试验研究表明,消力池内布置悬栅后,水流流态改变,消力池下游段水流平稳。但悬栅在提高消力池内消能效果的同时,也会受到水流的作用。由于悬栅消力池是通过水流与悬栅碰撞进行掺气消能,掺气水流对悬栅进行冲击,悬栅极易受到水流的冲刷和破坏,稳定性亦会受到影响。因此,研究消力池内水流冲刷过程中悬栅抗冲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单宽流量设计值q0=21.43 L/s所对应的模型进行试验,得到消力池内单、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并在该布置型式下,在悬栅表明均匀涂抹细沙,进行冲刷试验,观察悬栅表面受水流冲刷情况。压强是反映悬栅受水流作用的重要水力参数,但在模型试验中,悬栅周围水流运动隋况复杂,不易测量悬栅周围详细的压强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对消力池内单、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可以得到悬栅周围详细的压强场数据,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为消力池内水流冲刷过程中悬栅抗冲刷性研究提供帮助。

1模型试验

1.1模型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q0=21.43 L/s作为单宽流量设计值,通过相关水力计算得到消力池尺寸,其中消力池池长120 cm、池宽18 cm、池深10 cm、边墙高39.5cm;试验采用矩形悬栅,其中悬栅尺寸长18 cm,宽1cm,高2咖。为便于在模型试验进行观测,试验模型均采用有机玻璃板制作。布置悬栅时,在消力池渥奇段布置4根悬栅,取栅高(即悬栅中心点距消力池底板高度)H=7 cm、栅距(即相邻两根悬栅水平之间的距离)b1=3.5 cm;为使水流更好地进入消力池,在消力池前端布置1根悬概取栅高h=8.5 cm,与渥奇段悬栅栅距b1=3.5 CB。单层悬栅布置见图1,双层悬栅布置时,采用“W”型布置,见图2。

1.2单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试验

根据单宽流量设计值q0=21.43L/s所对应的消力池模型,在消力池内布置单层悬栅进行模型试验,其中布置单层时,悬栅栅距b1取3.5 cm、5.5cm,栅条数n取7根、11根、15根,由于栅高与尾坎等高时消能效果较优,故栅高h取10 cm。在单宽流量设计值q0=21.43 L/s下,通过试验测量记录并计算得到在未布置悬栅、布置单层悬栅时,消力池内最大水深及消能率情况(见表1)。未布置单层悬栅时,消力池内最大水深H1=31.40 cm,消能率η=74.29%;消力池内布置单层悬栅时,改变悬栅布置型式,最大水深削减值即下降水深H2的变化幅度为23.76%,消能率的变化幅度为0.81%,可以得到下降水深H2的变化幅度远大于消能率的变化幅度。由于当单层悬栅布置型式为栅距b1=3.5 CB、栅条数(悬栅的数量)n=7根、栅高h=10 cm和栅距b1=5.5 cm,栅条数n=7根、栅高h=10 cm时,水流在消力池内形成远驱式水跃,消能效果不好,不作考虑。在消能率η变化不大时,单层悬栅布置型式为栅距b1=5.5 cm、栅条数n=11根、栅高h=10cm时,消力池内下降水深H2的值最大,消能效果较优。

1.3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试验

由于消力池炔贾盟层悬栅研究较少,在单层悬栅研究基础上,改变双层悬栅的层距(双层悬栅相邻两根悬栅垂直之间的距离)、栅距和栅条数,在单宽流量q0=21.43 L/s下进行模型试验,得到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参考单层悬栅布置型式,双层悬栅布置时,层距b2取2 cm、3 cm、4 cm,栅距b1取8cm、10 cm、12 cm,栅条数n取7根、11根、15根。通过试验测量记录并计算得到在未布置悬栅、布置双层悬栅时,消力池内最大水深及消能率情况(见表2)。未布置单层悬栅时,消力池内最大水深H1=31.40cm,消能率η=74.29%;消力池内布置双层悬栅时,改变双层悬栅布置型式,最大水深削减值即下降水深H2的变化幅度为13.57%,消能率的变化幅度为1.30%,可以得到下降水深H2的变化幅度远大于消能率的变化幅度。在消能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对比试验2、3、4三个方案,可以得到改变双层悬栅层距时,层距b2=4 cm时下降水深H2最大;对比试验4、5、6三个方案,可以得到改变双层悬栅栅距时,栅距6,=12 cm时下降水深H2最大;对比试验4、7、8三个方案,可以得到改变双层悬栅栅条数时,栅条数n=11根时下降水深H2最大。因此,在消能率η变化不大时,双层悬栅布置型式为栅距b1=12 cm,栅条数n=11根,层距b2=4cm时,消力池内下降水深H2的值最大,消能效果较优。

1.4单、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冲刷试验

1.4.1单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冲刷试验

通过消力池内布置单层悬栅模型试验,得到单层悬栅布置型式为栅距b1=5.5em、栅条数n=11根、栅高h=10 cm时,消能效果较优。为研究水流对悬栅稳定性影响情况,在悬栅表面均匀粘上细沙,然后进行放水冲刷,观察冲刷效果。通过冲刷试验,得到消力池内布置单层悬栅时,悬栅表面受冲刷情况,见图3,可以发现,悬栅经过水流冲刷后,消力池上游段悬栅(见图3(a)),即第1根悬栅表面所粘的细沙被水流冲走较多,悬栅面积较大,说明第1根悬栅受水流冲击较大,水流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在悬栅结构设计时应增加其抗冲刷强度;消力池下游段悬栅(见图3(b))表面所粘的细沙被水流冲走较少,悬栅面积较小,说明消力池下游段悬栅受水流冲击较小,水流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

1.4.2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冲刷试验

通过消力池内布置双层悬栅模型试验,得到双层悬栅布置型式为层距b2=4cm、栅距b1=12 cm、栅条数n=11根时,消能效果较优。为研究水流对双层悬栅稳定性影响情况,在悬栅表面均匀粘上细沙,然后进行放水冲刷,观察双层悬栅受水流冲刷效果。通过冲刷试验,得到消力池内布置单层悬栅时,悬栅表面受冲刷情况,见图4,可以发现,悬栅经过水流冲刷后,消力池上游段悬栅(见图4(a)),即第1根悬栅表面所粘的细沙被水流冲走较多,悬栅面积较大,说明第1根悬栅受水流冲击较大,水流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在悬栅结构设计时应增加其抗压强度;消力池下游段悬栅(见图4(b))表面所粘的细沙被水流冲走较少,悬栅面积较小,说明消力池下游段悬栅受水流冲击较小,水流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对消力池内上层悬栅与下层悬栅的冲刷情况(见图4(c)),可以得到下层悬栅表面所粘的细沙被水流冲走较多,悬栅面积较大,而上层悬栅表面所粘的细沙被水流冲走较少,悬栅面积较小,说明下层悬栅受水流冲击较大,在悬栅结构设计时应增加其抗冲刷强度。

2数值模拟

2.1控制方程

由于悬栅消力池内有水流旋转及旋流流动,由Yakhot和Orszag建立的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考虑到该问题,能更好地处理高应变率及流线弯曲程度较大流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该紊流模型的连续方程、动量方程以及k、ε方程分别表示如下:

连续方程:

(1)

(2)

(3)

(4)

由于模型涉及自由液面的处理,而VOF法能较好地处理该问题。控制方程组的离散采用有限体积法,通过欠松弛迭代方法求解离散控制方程组,数值计算采用PISO算法,与SIMPLE算法相比,PISO增加了一个修正步,能更好地同时满足动量方程和连续方程,并且计算精度高,收敛所需时间少。

2.2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设定

根据试验模型,数值模拟建模在对悬栅消力池进行网格划分时,均采用六面体结构化网格(见图5),网格尺寸范围为2~2.5 cm;由于消力池内布置双层悬栅部分是数值模拟计算主要区域,故该区域内网格划分较密,网格尺寸范围为0.8~1.5 cm,由于不同计算方案时悬栅的栅条数、栅距以及层距均不一样,因此网格划分的疏密程度均不同,各方案模型网格总数量大约为29 000个。

在边界条件设定时,消力池进口边界采用速度进口,进口速度数值根据物理模型试验中实测流量换算而得;出口边界和上边界均采用压力进口,其压强值均为大气压强;湍流近壁区采用标准壁面函数进行处理,壁面采用无滑移条件。

2.3单、双层悬栅较优布置时计算结果分析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单、双层悬栅较优布置时消力池内流速分布(见图6、图7)和压强分布(见图8、图9),可以得知,悬栅较优布置时消力池上游段(见图6(a)、图7(a)),水流刚进入消力池内,流速较大,引起的动水压强较大,因此消力池上游段的总压强较大(见图8(a)、图9(a));水流与悬栅相互作用之后,到消力池下游段(见图6(b)、图7(b)),水流流速减小,引起的动水压强较小,因此消力池上游段的总压强较小(见图8(b)、图9(b)),与模型试验相吻合。

2.4单、双层悬栅较优布置时悬栅周围压强差分析

悬栅的稳定性受到极大影响,悬栅四面以迎水面和背水面受到水流作用更为明显,因此以悬栅迎水面p1与背水面p2所受到的时均压强差p(下面简称:压强差)来表征悬栅受到水流作用的大小,但不论压强差值是正还是负,均会对悬栅结构稳定产生影响,为便于分析,取时均压强差p的绝对值|p|进行数据处理其中|p|由式5计算。

|p|=|p1-p2| (5)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消力池内布置单、双层悬栅时,各个悬栅迎水面与背水面所受到的压强差|p|,见表3。可知,消力池内布置单层悬栅后,每根悬栅的压强差均不同,但1号悬栅所受压强差最大|p|,1号悬栅的压强差为397.32 Pa,该值远大于其它悬栅所受到压强差值,这是因为水流刚进入消力池时,水流动能较大,动能水头所形成的动水压强较大,1号悬栅直接受到水流冲击,同一水深处静水压强相差不大,悬栅迎水面与背水面动水压强差别较大,则所受压强差较大,而其它悬栅并未直接受到水流冲击,悬栅动水压强差别较小,则所受压强差较小,因此在1号悬栅结构设计时应提高其抗冲刷强度,与模型试验结果相吻合。

消力池内布置双层悬栅后,每根悬栅的压强差均不同,但1号悬栅所受压强差p均为最大,1号悬栅的压强差为702.79 Pa,该值远大于其它悬栅所受到压强差值,这是因为水流刚进入消力池时,水流动能较大,动能水头所形成的动水压强较大,1号悬栅直接受到水流冲击,同一水深处静水压强相差不大,悬栅迎水面与背水面动水压强差别较大,则所受压强差较大,而其它悬栅并未直接受到水流冲击,悬栅动水压强差别较小,则所受压强差较小,因此在1号悬栅结构设计时应提高其抗冲刷强度。表4中1号~5号为保持渥奇段4根和消力池前端1根固定悬栅,6号~16号为消力池内随计算方案变化的悬栅,其中6号、8号、10号、12号、14号、16号、为上层悬栅,7号、9号、11号、13号、15号为下层悬栅,对比上、下层悬栅压强差可知,下层悬栅所受压强差均比相邻上层悬栅大,由于上层悬栅离底板距离较大,迎水面和背水面静水压强差与动水压强差均相差不大,则压强差较小;而下层悬栅离底板距离较小,静水压强差较小,动水压强差较大,则压强差较大,与模型试验结果相吻合。因此悬栅结构稳定性设计时,需增加下层悬栅的抗冲刷强度。

3结论

为研究在消力池内布置悬栅后水流对悬栅稳定性影响情况,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结果得到以下结论。

(1)根据在单宽流量设计值下,消力池内悬挪煌布置型式的消能效果,得到单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为栅条数为11根、栅距为5.5 cm、栅高为10cm;双层悬栅较优布置型式为栅条数为11根、栅距为12 cm、层距为4咖。

(21通过模型试验,得到单层悬栅布置时,第1根悬栅冲刷比较严重;双层悬栅布置时,第1根悬栅和下层悬栅冲刷比较严重。根据数值模拟,得到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相吻合;并提取消力池内单、双层悬栅周围的压强差,得到单层悬栅布置时,第1根悬栅压强差较大;双层悬栅布置时,第1根悬栅和下层悬栅压强差较大。说明在单层悬栅布置时,第1根悬栅在结构设计时需要提高其抗冲刷强度;在双层悬栅布置时,第1根悬栅和下层悬栅在结构设计时需要提高其抗冲刷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