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安徽泗县程台新石器遗址调查简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安徽泗县程台新石器遗址调查简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泗县地理历史概况

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徐州市睢宁县接壤,南部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西部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为邻,是两省四县交界地带,总面积1787平方千米,总人口89万人。泗县地势西北和东南地势略高,其余大部分为坦荡平原,北部有一些低矮的山丘,海拔高度多在100米以下,海拔在20米以下的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90.9%。老濉河、新濉河、新汴河、沱河、石梁河、唐河等流经该县。

泗县古为淮夷地,三代尧封禹为夏伯,在此建邑,名夏丘(邑治遗址在今县城东南五百米许),属徐州。商沿夏制。周时属青州,春秋时,初属宋,宋灭属楚。秦始皇统一中国,属薛郡。西汉置夏丘县,属沛郡。东汉时,属下邳国。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复夏丘县,属泗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虹县(治今五河县境)。元和四年(809年)改属宿州。建炎后归属金,虹县仍属南京路泗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泗州改属中立府。顺治二年(1645年),虹县属江南省凤阳府泗州。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迁州治于虹,并虹县人泗州,虹县降称虹乡。1912年4月废州制,改称泗县,属安徽省至今。

二、程台遗址概况

程台遗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编号341324-0017)位于泗县大路口乡网舟行政村程庙自然村东约200米,遗址由3个南北相连的圆形或椭圆形台地组成,遗址东侧即是自然河流石梁河,遗址紧靠河西岸,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现为农田,有少量树木分布在遗址边缘,遗址的南北两侧有自然沟自西向东流入石梁河。遗址自北向南三处台地分别编为1号台地、2号台地和3号台地。在遗址最北端的一号台地面积稍小,但地势最高,最高处海拔高度18米,高出周边地表约4米,东西宽度约250米,南北宽度约12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1号台地北侧和东侧坡度较陡,呈断崖状西侧和南侧地表坡度平缓。中间2号台地紧连1号台地,比1号台地地势低,面积最大,遗址中间高,四周坡度平缓,东西和南北宽度约200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最高处海拔高度16米。最南端为3号台地,近圆形,中间高,四周地表低缓,面积约3万平方米,海拔高度17米。整个遗址地表遗留大量陶器残片及红烧土块,并发现少量石器和制作石器的石料。夹砂陶占绝大多数,泥质陶极少。陶色多红陶和褐陶,灰陶和黑陶次之,白陶最少。纹饰主要有篮纹、绳纹、弦纹、按窝纹、刻划纹和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型有鼎、罐、盆、鬻、豆、器盖等,其中鼎足的形制较多,有凿状足、铲状足、鸭嘴状足、侧三角形足等,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根据采集遗物初步判断,程台遗址主要包含大汶口和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现分别予以介绍。

三、大汶口文化遗存

程台遗址采集大汶口文化遗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两类。现在我们按质地分别予以介绍。

1.陶器

程台遗址大汶口文化时期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多夹细砂和蚌粉,泥质陶极少。陶色以红褐陶和灰褐为主,灰陶和白陶较少。纹饰主要有篮纹、刻划纹、旋纹等。陶器的制法多为轮制,器底可见切割的痕迹,鼎足均为模制套接而成,少数小型器物为手制。可辨器型有鼎、罐、盆、器耳、器把、器盖等,其中鼎足的形制较多,有凿状足、侧三角形足、鸭嘴状足、板状足、圆柱状足等。

鼎足24件。程台遗址鼎足数量较多,类型多样,依据形制不同分为五型。

A型 11件。横装扁凿状足。分四式。

Ⅰ式:2件。夹砂红褐陶,足较扁平。0017:065,足面呈倒立梯形,陶质稍软,未见刮削痕迹,表面多细孔,内含沙粒和蚌粉,横截面近圆角长方形,着地面斜平,足尖稍残,残高7厘米(图二,4)。0017:119,足面呈倒立梯形,陶质稍软,未见刮削痕迹,表面多细孔,内含沙粒和蚌粉,横截面近圆角长方形,足尖部残,残高7.3厘米(图二,3)。

Ⅱ式:2件。夹砂红褐陶,足面宽平。0017:095,器型规整,陶质较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正反面刮削明显,较平直,横截面呈圆角长方形,足尖部残,残高7厘米(图二,10)。0017:024,器型规整,陶质较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正反面刮削明显,较平直,横截面呈圆角长方形,足尖部残,残高7.4厘米(图二,11)。

Ⅲ式:4件。夹砂褐陶,足面饰有竖向凹槽。0017:016,夹砂红褐陶,陶质较硬,加细砂和蚌粉,有刮削痕迹,足面饰有1道竖向长凹槽,足尖部残,残高5.9厘米(图二,7)。0017:019,夹砂褐陶,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面中上部有1道竖向凹槽,陶质较硬,鼎腹壁施篮纹,足尖部残,残高6.1厘米(图二,9)。0017:094,夹砂褐陶,陶质较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面中上部有1道竖向凹槽,足尖部残,残高6.4厘米(图二,6)。0017:111,夹砂灰褐陶,器型规整,加细砂和蚌粉,陶质较硬,有刮削痕迹,足面饰有1道竖向长凹槽,足尖部残,残高5.9厘米(图二,2)。

Ⅳ式:3件。扁凿状足,夹砂褐陶。0017:009,夹砂灰褐陶,陶质较硬,足较扁,足面根部收窄并有按压痕迹,足正面饰有1道竖向长凹槽,正反面刮削明显,较平直,足尖部稍残,着地面斜平,高8.5厘米(图二,1)。0017:101,夹砂灰褐陶,陶质较硬,足面根部收窄并有按压痕迹,足面饰有1道竖向长凹槽,正反面刮削明显,较平直,足尖部残,残高6.4厘米(图二,5)。0017:103,夹砂红褐陶,陶质较硬,器型规整,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正反面刮削明显,较平直,足根部残,着地面斜平,足尖较尖,残高5厘米(图二,8)。

B型 9件。侧装三角形凿状足。分四式。

Ⅰ式:2件。夹砂红褐陶,足较小。0017:114。夹砂红褐陶,足较小,陶质一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面根部较窄,饰有1个按窝,足呈凿状,足尖部残,残高5厘米(图三,13)。0017:120,夹砂红褐陶,火候高,陶质较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面较平直,着地面斜平,足尖部较尖,残高3.4厘米(图三,6)。

Ⅱ式:3件。夹砂陶,足面近长方形。0017:015,夹砂灰陶,陶质一般,内含粗黑色沙粒和蚌粉,足较粗壮,足面根部稍窄,足尖部残,残高7.4厘米(图三,1)。0017:021,夹砂红褐陶,火候高,陶质较硬,足较粗壮,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较平直,足尖部残,残高7.6厘米(图三,3)。0017:105,夹砂红褐陶,火候高,陶质较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两侧较平,刮削痕迹不明显,足尖部残,残高5厘米(图三,5)。

Ⅲ式:1件(0017:115)。夹砂红褐陶,足较粗壮,陶质较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面根部较窄,饰有1个按窝,足中部较细,下部外撇呈铲状,足尖部残,残高6.2厘米(图三,7)。

Ⅳ式:3件。夹砂红褐陶,足正面呈梯形,足尖呈铲状。0017:012,火候高,陶质较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面根部较窄,足尖部宽平,足尖稍残,着地面斜平,残高5厘米(图三,9)。0017:013,火候高,陶质较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面根部稍窄,足尖部宽平,着地面斜平,足尖稍残,残高5.8厘米(图三,12)。0017:072,足面为褐色,火候稍低,陶质一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面根部较窄,足尖部厚而宽平,足尖残,残高5.9厘米(图三,11)。

C型 1件(0017:005)。宽扁板状足,夹砂灰陶,火候高,陶质硬,足特别粗壮,足面宽平,横截面呈圆角长方形,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面根部有2道竖向短凹槽,凹槽较宽,足尖部残,足面宽4.8厘米,残高8.8厘米(图三,2)。

D型 3件。圆柱状足。分两式。

Ⅰ式:2件。夹砂褐陶,足横截面近圆形。0017:004,陶质较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面上部有1道竖向凹槽,足尖部残,残高6.4厘米(图三,4)。0017:102,足稍小,陶质一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面上部有1道竖向凹槽,足尖部残,残高6.1厘米(图三,8)。

Ⅱ式:1件(0017:121)。夹砂黑陶,陶质一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横截面呈椭圆形,足面根部和足尖部皆残,残高6.2厘米(图三,10)。

罐(罐形鼎)9件。皆口沿,分四式。

Ⅰ式:4件。夹砂褐陶,侈口,方唇外翻,火候高,陶质较硬,夹细砂和蚌粉,皆素面。0017:076,夹砂灰褐陶,素面,残高2.3厘米(图四,3)。0017:077,外褐色,内黑色,素面,残高2.5厘米(图四,1)。0017:099,夹砂红褐陶,素面,残高4厘米(图四,5)。0017:098,夹砂褐陶,火候高,陶质较硬,夹细砂和蚌粉,素面,残高2.4厘米(图四,2)。

Ⅱ式:2件。夹砂褐陶,侈口,尖唇。0017:080,夹砂褐陶,火候一般,陶质稍软,表面多坑点,加黑色颗粒和蚌粉,素面,残高3.8厘米(图四,12)。0017:088,外褐色,内黑色,火候高,陶质较硬,夹细砂和蚌粉,素面,残高3.4厘米(图四,4)。

Ⅲ式:2件。夹砂黑陶,侈口,尖唇,皆素面。0017:063,火候高,陶质较硬,夹粗砂粒和蚌粉,素面,残高3.7厘米(图四,8)。0017:069,火候高,陶质较硬,夹粗砂粒和蚌粉,素面,残高3.6厘米(图四,7)。

Ⅳ式:1件(0017:074)。夹砂褐陶,敞口,圆唇,宽折沿。夹砂红褐陶,火候高,陶质较硬,夹细砂和蚌粉,素面,残高3.2厘米(图四,11)。

豆盘1件(0017:075)。夹砂灰陶,侈口,尖唇,折沿,斜直腹,火候高,陶质较硬,夹细砂和蚌粉,素面,口径8、残高1.6厘米(图四,10)。

盆 2件。皆口沿,依据形制,分二式。

Ⅰ式:1件(0017:090)。夹砂灰陶,侈口,圆唇外翻,火候高,陶质较硬,夹细砂和蚌粉,素面,残高3.5(图四。6)。

Ⅱ式:1件(0017:067)。夹砂红褐陶,口微侈,圆唇,平折沿,火候高,陶质硬,表面多小窝点,夹细砂和蚌粉,素面,残高2厘米(图四,9)。

h把 1件(0017:085)。夹砂褐陶。弧形,上下皆残,火候高,陶质较硬,内含细沙和蚌粉,正面呈长方形,饰有2道竖向凹槽,残长5厘米(图四,13)。

盆底 1件(0017:010)。夹砂红褐陶,陶质较硬,平底,斜直腹,可见细沙粒和蚌粉,内外素面,底径13、残高3.6、器壁厚0.4厘米(图五,11)。

罐底 1件(0017:070)。夹砂黑陶,陶质较硬,平底内凹,斜直腹,可见细沙粒和蚌粉,内外素面,残高1.8、器壁厚0.5厘米(图五,1)。

器盖 3件。依据形制分为两式。

Ⅰ式:1件(0017:061)。覆碗式,似倒置圈足碗。夹砂黑陶,顶部内凹,斜直腹,陶质较硬,内含沙粒,表面较光滑,素面,下部残,顶径7、残高3.2厘米(图五,7)。

Ⅱ式:2件。夹砂黑陶,形制相同。0017:068,器型规整,纽顶平直,斜直腹,火候高,陶质较硬,内含细沙和蚌粉,表面较光滑,素面,下部残,顶径5.9、残高2.2厘米(图五,2)。0017:071,纽顶平直,腹斜直腹,火候高,陶质较硬,内含细沙和蚌粉,顶及内壁有轮制时形成的弦纹,下部残,顶径5、残高2厘米(图五,4)。

h足 1件(0017:089)。夹砂红褐陶,火候高,陶质较硬,夹粗砂,足袋浅,足尖残,残高4.7、袋腹壁厚13厘米(图五,9)。

缸 1件(0017:091)。夹砂灰陶,口微敛,圆唇,窄沿外折,较圆润,斜直腹,火候高,陶质硬,内含黑色沙粒和蚌粉,残高5厘米(图五,3)。

杯柄 1件(0017:112)。夹砂灰褐陶,陶质较硬,可见细沙粒褐蚌粉,素面,柄横截面近圆形,上下皆残,残长4.3厘米(图五,10)。

釜 1件(0017:106)。口沿,夹砂灰陶,陶质较硬,可见细沙粒褐蚌粉,直口,平沿,沿饰有斜向按窝,沿下横装扳手,残高5.8、扳宽2.6厘米(图五,12)。

器耳 1件(0017:001)。夹砂灰陶,横装,残高1.2、残宽3厘米。连器耳腹片为夹砂灰陶,陶质较硬,内素面,外饰横向篮纹(图五,6)。

腹片 2件。0017:011,夹砂褐陶,陶质较硬,可见细沙粒和蚌粉,内素面,外饰蓝纹,腹壁厚0.7厘米(图五,5)。0017:020,夹砂褐陶,陶质较硬,可见细沙粒和蚌粉,内素面,外饰篮纹,腹壁厚0.6厘米(图五,8)。

2.石器

程台遗址大汶口文化时期采集石器较少,石质多为变质岩,少数是岩浆岩。多磨制为主,少量打制。器类多石锛,另有石斧、石钺、砍砸器和砺石等。

锛 5件。均为变质岩,质地细腻,结构紧密,极为坚硬。分为四式。

Ⅰ式:2件。双面刃,通体磨光,棱线直角分明。0017:037,黑色变质岩,质地坚硬,平面呈梯形,刃部略宽,顶端窄,横断面呈长方形,斜平顶,直刃,顶部稍残,刃部使用痕迹明显,有多处崩残。长3、宽2.8-3.2、厚0.2-1.1厘米(图六,4)。0017:039,浅灰色变质岩,质地细腻坚硬,平面近长方形,横断面呈长方形,顶微弧,略残,斜刃,刃部稍残,刃口锋利。长4.2、宽3.4、厚0.05-1.2厘米(图六,7)。

Ⅱ式:1件(0017:040)。青灰色变质岩,质地坚硬,单面刃,通体磨光,棱线圆润,平面近长方形,顶部残断,弧背,直刃,刃部两端稍残,刃口不锋利。残长4、宽3.6、厚0.2-2厘米(图六,9)。

Ⅲ式:1件(0017:041)。灰色变质岩,单面刃,弧刃,仅刃部磨光,制作不规整,平面近方形,刃部较锋利。长3.5、宽3.2、厚0.05-2厘米(图六,8)。

Ⅳ式:1件(0017:042)。有段石锛,青色变质岩,质地坚硬,单面刃,弧刃,通体磨光,制作规整,棱角线被磨平,平面呈梯形,顶部和一侧残,刃部残较锋利。残长6.7、残宽3.2、厚0.1-1.6厘米,段部残长3、残宽3、厚1.3厘米(图六,2)。

石钺 1件(0017:038)。红褐色变质岩,质地坚硬,通体磨光,制作规整,仅剩四分之一左右,中心部位有一对钻圆孔。残长5.2、残宽4.6、厚0.5-2.4厘米,穿孔外径3、内径1厘米(图六,6)。

石斧 1件(0017:044)。青褐色岩浆岩,质地坚硬,琢、磨结合,正反面磨制,制作规整,较长,顶窄刃宽,平面呈梯形,顶端和刃部稍残,使用痕迹明显。长15.4、宽4-6、厚0.4-3厘米(图六,1)。

砍砸器 1件(0017:064)。黄褐色变质岩,质地坚硬,打制,棱角修琢,制作较规整,平面呈梯形,顶端平整稍残,底部残损,使用痕迹明显。长8.4、宽2~5厘米(图六,3)。

砺石 1件(0017:043)。褐色变质岩,质地坚硬,平面近椭圆形,一端残,两面平滑,使用痕迹明显。长8、宽1.5-3.8、厚1.5-2.5厘米(图六,5)。

四、龙山文化遗存

程台遗址采集的龙山文化遗物均为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陶色以灰陶和黑陶为主,褐陶和白陶较少。纹饰主要有按窝纹、刻划纹、旋纹、附加堆纹等。陶器的制法多为轮制,亦可见手工加工痕迹。可辨器型有鼎、罐、盆、h、器盖等。现按照器型分别予以介绍。

鼎足 10件。分为三型。

A型 8件。侧装三角形足。分五式。

Ⅰ式:3件。夹砂灰褐陶,侧装扁三角形足,足面根部饰有按窝。0017:093,足较大,陶质较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横截面呈椭圆形,足面根部饰有3个按窝,足尖部残,残高8.4厘米(图七,4)。0017:117,足较大,陶质较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横截面呈椭圆形,足面根部饰有1个按窝,足尖部残,残高4.6厘米(图七,9)。0017:118,足较大,陶质较硬,内含细沙粒和蚌粉,横截面呈椭圆形,足面根部饰有2个按窝,足尖部残,残高5.8厘米(图七,1)。

Ⅱ式:1件(0017:007)。夹砂灰陶,呈鸭嘴状,足较粗壮,陶质较硬,内含粗黑色沙粒和蚌粉,足面根部窄,饰有2个按窝,足面根部饰有1穿孔,直径0.4厘米,足尖部较尖,稍残,有手按压浅窝,着地面呈弧形,高9.6厘米(图七,10)。

Ⅲ式:1件(0017:096)。夹砂灰褐陶,凿状足,陶质较硬,足较粗壮,足正面被削,平直,足截面呈圆角长方形,内含细沙粒和蚌粉,足面根部较窄,饰有2个按窝,足尖部残,残高8.2厘米(图七,3)。

Ⅳ式:1件(0017:014)。夹砂灰陶,凿状足,火候高,陶质较硬,内含粗黑色沙粒,横截面近长方形,足正反面被削,较平直,足面根部稍窄,足尖部较尖,稍残,残高6.6厘米(图七,6)。

Ⅴ式:2件。夹砂陶,侧装扁三角形足,足面根部无按窝。0017:113,夹砂褐陶,火候高,陶质较硬,内含细沙粒,足面较平,横截面近长方形,足尖残,残高4.5厘米(图七,5)。0017:116,夹砂灰陶,陶质一般,足较小,内含较大颗粒,表面有较多窝点,足尖残,残高42厘米(图七,2)。

B型 1件(0017:104)。宽扁凿状足,足较宽扁,夹砂黑陶,火候高,陶质硬,内含细沙粒,足面饰3道长凹槽,足根部残,足尖微残,残高6.6、宽4.5厘米(图七,8)。

C型 1件(0017:054)。半圆型鬼脸足,夹砂红褐陶,足面呈弧形,陶质较硬,内含粗黑色沙粒,足面饰有竖向凸棱,棱上有锯齿形按窝,足下部残,残高3.2厘米(图七,7)。

h足 2件。夹砂陶,陶色浅白,略带褐色,形制相同。0017:055,陶质较硬,袋较浅,足稍残,横截面呈圆形,残高5厘米(图八,3)。0017:058,陶质较硬,袋较浅,足残,横截面呈圆形,残高2.9厘米(图八,2)。

陶柄 1件(0017:008)。夹砂褐陶,陶质较硬,可见细沙粒,素面,柄横截面呈椭圆形,上下皆残,器型不明,残高5.6厘米(图八,1)。

高柄杯 1件(0017:051)。仅存陶杯柄部,泥质黑衣灰陶,器型规整,陶质较硬,素面磨光,柄横截面呈椭圆形,上下皆残,残高3.8厘米(图八,6)。

器盖 4件。皆灰黑陶,分三式。

Ⅰ式:1件(0017:053)。夹砂灰陶,器型规整,陶质较硬,顶微内凹,腹壁薄较平直,素面,下部残,残高35厘米(图八,11)。

Ⅱ式:2件。0017:045,泥质红衣灰陶,器型规整,平顶,腹壁稍厚,素面,下部残,顶径5、残高2.3厘米(图八,14)。0017:046,夹砂黑陶,平顶,斜腹,腹壁稍厚,素面,下部残,顶径3.1、残高2厘米(图八,10)。

Ⅲ式 1件(0017:031)。泥质灰陶,器底呈喇叭形,器型规整,陶质较硬,素面磨光,底径15.2、残高4厘米(图八,13)。

三足器底 1件(0017:097)。泥质黑陶,陶质稍软,平底,内外素面,底部有三个乳丁状矮足,底径约9、残高1.6、足高1.2、器壁厚0.4厘米(图八,9)。

壶 1件(0017:006)。残存腰部,泥质磨光灰陶,器型规整,火候高,陶质较硬,素面,折腰处有刮削痕迹,壶腰最大直径14、残高5.6厘米(图八,15)。

盆 2件。皆口沿,轮制,分两式。

Ⅰ式:1件(0017:047)。泥质灰陶,火候高,陶质硬,敛口,圆唇,宽沿外折,斜弧腹,腹壁较薄,口径32、残高3.3厘米(图八,8)。

Ⅱ式:1件(0017:049)。泥质黑陶,火候高,陶质坚硬,轮制痕迹明显,侈口,尖唇,平沿外侈,沿上有一道凹弦纹,素面磨光,斜弧腹,腹壁较厚,口径26、残高2.4厘米(图八,4)。

罐 2件。皆口沿,分两式。

Ⅰ式1件(0017:056)。泥质褐陶,火候高,陶质坚硬,轮制痕迹明显。侈口,圆唇,窄沿外折,斜弧腹,腹壁较厚,口径28、残高2.1厘米(图八,7)。

Ⅱ式 1件(0017:048)。夹砂黑褐陶,火候高,陶质坚硬,轮制痕迹明显。口微敛,子母口,圆唇,斜直腹。腹壁较厚,沿下饰有一道横向曲线纹,口径22、残高4.8厘米(图八,5)。

罐底 2件。0017:126,泥质灰陶,斜腹,平底,内底微凹,腹内饰有一周弦纹。腹厚1、底径10、残高3.6厘米(图八,12)。0017:128,夹砂黑陶,斜腹,平底,内底微凹,素面。腹厚1.2、底径10.5、残高4厘米(图八,16)。

五、结语

(一)程台遗址的形态和地位

程台遗址位于石梁河下游西侧,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由南北相连的3个圆形或椭圆形台地组成,形状呈不规则状,遗址地层堆积较厚,文化层深度达3米以上,保存较好。程台遗址四周有几处同时代遗址分布,面积比程台遗址相比较小,面积均在5万平方米以下。从程台遗址分布的位置、面积及地层堆积情况分析,程台遗址应是当时一处重要的人类生活中心,具备区域中心聚落遗址的性质和功能。程台遗址位于平原低洼地带,地势平坦、河网密布,目前采集到的石器多为小型石锛,推测当时生产形式除原始农业外,采集业和渔猎业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程台遗址的文化属性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皖北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30余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安徽省文物部门先后发掘了宿州蛹桥区小山口、古台寺、芦城子,固镇孟城、垓下,蒙城尉迟寺等遗址,初步了解皖北地区史前文化面貌,对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演变及与周边文化的交流有了很大认识。

程台遗址以大汶口文化遗存为主,采集到大量陶器和少量石器。这一时期陶器以夹砂陶占大多数,泥质陶较少,陶色以红褐陶和灰褐陶为主,灰陶和黑陶极少。纹饰主要有篮纹、按窝纹、凹槽纹、绳纹等。罐形鼎、平底盆、器盖为典型器物。程台遗址A型Ⅱ式(0017:095、0017:024)和A型Ⅲ式(0017:111、0017:094)鼎足分别与蒙城尉迟寺一期文化BⅢ式鼎足(T1102⑥:1)和AⅢ式(M1:2)鼎足一致。程台遗址大汶口文化Ⅰ式器盖(0017:061)与蒙城尉迟寺一期文化B型器盖(T1101H03:3等)形制相同。程台遗址采集扁凿状鼎足和侧三角形凿状足与安徽固镇县垓下遗址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同类型鼎足形制一致。结合器物的陶质陶色和纹饰特点,其文化面貌应属于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

程台遗址龙山文化遗存也较为丰富,器型仍以罐形鼎、罐、盆、壶等为主。程台遗址龙山文化采集A型Ⅰ式鼎足(0017:118、0017:093、0017:117)与安徽尉迟寺二期文化鼎足(T3103②:1、T2101:4)一致。侧扁三角形凿状鼎足、鸭嘴状鼎足和鬼脸式鼎足与周边同时期的安徽芦城子遗址、禹会遗址,江苏兴化戴家舍南荡遗址、泗洪赵庄遗址、高邮周邶墩遗址和河南王油坊龙山文化遗址相似,属于龙山文化遗存。但程台遗址龙山文化早期遗物与程台遗址大汶口晚期文化遗物十分相似,仍以夹砂红褐陶和灰褐陶为主,泥质陶较少,应是该地区地域文化的过渡性和传承性的反映。到龙山文化中后期,灰陶、黑陶数量大量增多,红(灰)褐陶比例较低,反映了到龙山文化中后期该地区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典型龙山文化的强烈影响,以夹砂红(灰)褐陶为主的地域文化逐渐衰退。

(三)关于有段石锛的考古学意义

在采集石器中有一件有段石锛(0017:042),青色变质岩,通体磨光,制作规整,棱角线被磨平,平面呈梯形,残长6.7、残宽3.2厘米。在我国考古发现有段石锛出土主要集中在我国南部、东南部,是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其有浓厚地方性特征的遗物,在北方发现极少。有段石锛起源于长江下游地区,河姆渡文化已经出现,到良渚文化时期达到鼎盛阶段,成为良渚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良渚文化强盛时期,其势力向北扩展达到河南、山东地区与当地文化产生强烈冲突。根据考古资料,在江苏泗洪、邳县,安徽寿县、潜山、繁昌,山东泰安、枣庄和河南商丘、临汝大汶口文化后期到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存中均发现少量有段石锛,与良渚文化有段石锛形制一致,明显是受到良渚文化影响的产物。由于淮河流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史前文化受到南北方强势文化的影响,造成淮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程台遗址有段石锛的发现正是这一时期南北文化交流和冲突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