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学生德育工作:问题、现状、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学生德育工作:问题、现状、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 要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高职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造成德育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本文通过对高职德育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强当前高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德育;问题;成因;对策

作者简介文玉芬(1967—),女,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胡淑坤(1970—),女,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江西抚州 344000)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高职教育始终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在德育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和网络的冲击下,高职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许多过去已经为人们熟悉并接受的德育方法和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使高职德育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更具效果,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当前非常迫切的一项任务。

一、高职学生当前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求知欲强,关心国内外大事,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接受新事物快;自我意识强,喜欢独立思考问题;竞争意识强,渴望成功,向往自由、独立的生活;参与意识强,爱活动,有较强的社会活动和组织能力;爱好广泛,个性鲜明,积极进取,蓬勃向上,但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感情脆弱等缺点,是一个矛盾的群体。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押

(一)思想不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缺乏奋斗目标

市场经济全球化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当前的大多数学生长期生活在“温室”里享受丰富物质生活而迷失前进方向。部份来自农村的学生,同样受父母溺爱,没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反而养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惯和性格弱点。由于一直在顺境中成长,没有经受过磨练,缺乏在逆境中的吃苦精神,养成了一种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做事情总是拿金钱来衡量,缺乏奋斗目标。

(二)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不强,道德辨别能力低下

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生源综合素质偏低。他们思想上的不成熟使得他们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在道德认识上肤浅、混乱,甚至出现偏差;在道德行为上无序、易变,甚至失控。学生在认知水平、道德水准等方面的种种表现,离德育培养的目标都相去甚远。

(三)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信心

高职招收的都是中考落榜,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中学的时候属于不受老师重视的学生,学业失败带来的种种压力,使他们变得迷惘,对学习不太感兴趣,与现在的教学模式格格不入,自信心忽强忽弱.既有表现自己才华和知识的强烈愿望,又受鄙薄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承受着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对发展前景迷茫的心理压力等。他们希望通过求学,获得一技之长,找到一份理想工作,但他们对专业学习缺乏动力,社会责任感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择业上好高鹜远。他们的内心充满诸多矛盾,导致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信心。

二、高职当前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道德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高职德育课一直沿袭普通本科课程设置体系,并沿用本科教材,无法联系高职学生的实际,缺乏独立性和针对性。各种高校德育教材尽管版本不同,但内容大体相同,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形势的变化有相当的距离。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给社会道德领域带来很大冲击,引发许多道德困惑,但教科书上往往不能很好地予以解答,这使得道德教育过于表面、肤浅。现在的学生普遍对社会现象比较敏感,并乐于参加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而对内容太教条的教科书及课堂上老师的说教不感兴趣。书上的大道理可谓人人皆知,但做起来却显得力不从心。从这点来分析,学校德育与实际相脱离,导致了德育工作名义上的加强,实际上的淡化;德育工作没有紧密联系当前学生道德实际,缺乏整体观念,德育与智育、体育脱节,相互间缺乏协调,再加上高职的课程以实训为主,实训管理较松散,出现实训过程中德育教育的盲点,以致出现德育教育的盲目性、滞后性和简单化的倾向。

(二)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形式化,不适应学生主体

高职的德育教育主要以思品课为主要阵地,沿袭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式方法陈旧,缺乏新意,将德育知识化。目前,大部份高职院校主要采用单向灌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以传授理论为主,把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混同起来,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口袋,进行满堂灌。教学形式呆板,学生不感兴趣,教材陈旧脱离实际。这种教育形式,一方面无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另一方面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无关,势必造成学生的知行脱节,造成学生在老师、领导面前一套,自己在心里一套的双重人格。道德实践活动,雷声大,雨点小;参加志愿者活动,参加公益劳动等,宣传意义大于教育意义,为实践而实践,为宣传而实践,哪里出了问题就采取突击性的方式简单解决。

(三)德育素质评价机制的滞后性及不合理性

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但是道德并非纯粹的知识系统,而是需要践行的价值体系,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才能巩固道德认知,最终形成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而我们的道德教育恰恰削弱了这一块内容。当前高职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以书面形式考核学生的道德认知来评定其思想品德教育科目的成绩,在考核上采用的是考分制,考知识便是考品德水平,学生的道德素质便转化为一个个分数,似乎考分越高者品德越好。这种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也不利于他们道德意识的发展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这无异于告诉他们,道德上的知与行是可以割裂的。

三、加强高职当前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抓好“两课”教学,发挥好主渠道作用

思想品德课和职业指导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自开设此课以来,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择业观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此必须抓好“两课”教学,增强创新意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首先, 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高职的政治教材也要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更加重视实效性原则,学以致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人”始终是它情有独钟的关注对象。教育赋予人以生存、发展和享受的能力。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人成为“人”,其次才是成“才”,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成“家”,但却都需要首先成“人”。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做一名好学生,好公民,毕业后做一名好职工”,引导学生怎样看待世界和社会,怎样在今后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立足的主导思想,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危机感、竞争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为他们更加积极努力地学好专业知识,更好地走向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教师和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教育,造就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教师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非常重要的德育资源,学校良好校风、学风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教师队伍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做好师德建设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师表作用,有利于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榜样是无声教育,是最有权威的号召力。德育工作者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必须净化自己的灵魂。要教育学生首先得自己无愧于教育工作者的称号。在学生眼中,老师是导师,是长者,他们观察社会,观察人生,往往首先从老师身上开始。因此,德育工作者要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做到。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教育学生时才有说服力。只有真正言行统一,表里一致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作用,使他们受到美好的熏染,引起他们的共鸣。

(三)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学生生活在校园内,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目所见、耳所闻,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的影响。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里,学生每日可接受到的信息量猛增,尤其是网络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包括单位、家长及有关部门,都要对影响学生的社会信息的传播和散布加以正确的引导和严格的控制。我们要通过书信、家访等形式和家长建立联系,沟通信息,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院要主动同家长和社会各方密切合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互联结的长效机制,走进家庭,深入社会,及时将社会热点问题、家庭典型问题引入德育工作中,使德育工作能够面对社会现实,构建开放的德育实践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家庭及社会的影响,营造德育工作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大德育”网络,从而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化,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学生上,家长与学校是一致的,学校和社会应面向家长普及教育理论,使家长能够配合学校,自觉、科学地对学生实施教育。

总之,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出路和学校的发展,学校德育教育必须穿越传统思维的壁障,适应时展的需要,抓住机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专业技术过硬,品德高尚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凌果.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实效的思考与建议J.中等职业教育,2009,1.

3格日乐图.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7,9.

4林小星.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方法J.职业与教育,2008,9.

5王立敏.职业院校德育现状及其解决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