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寺访古台的传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寺访古台的传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曾几度查阅过《项城县志》,文中记载的高丘古台寺属项城八景,有“东岳烟雨”“龙潭夜月”“回龙绮树”“石梁晓风”“汾水飞泉”“应冢春色”等,又把这古台点缀得错落杂陈、景观叠生。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耳闻不如目睹,遐想使我更想一睹为快。

两岸桃花夹一溪春水,如梦入武陵。不,这是高寺“陶岭”组织的桃花节会,我有幸参加,故乘观赏桃花之机,漫步到高寺古台。可惜,那史志中描述的数十丈高、数万平方米的古台,已不复存在,眼前有的只剩鱼背形的土岭而已。犹如一棵参天大树,周围的根系被柴夫斩掉烧灶,剩余下的只是一只孤独的主根。偌大的一个古台,所剩土丘自然就是那古台的一点根基了。据说这古台是在“削高平凹”年代被“大兵团”作战挖掉的,哪里还能“巍巍然、森森然”!四处眺望,古迹描述的“回龙绮树”“应冢春色”诸多景观,几乎荡然无存。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仿佛生命母亲在对我哭泣,众生幽灵在对我诉说。说那是他们的汗,是他们的血,是他们数千年的创造,是他们托付给后世的人类文明,不该挖矣!先祖先列似乎在诉说,说是他们的血、他们的汗、他们的发明创造!是遗赠给子孙后代的无价之宝!是啊 ,假如这古台不被挖掉,会给这改革开放的当地人们带来什样的憧憬啊!文物景观资源,尽可转化为经济资源优势,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富甲一方百姓,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当然也是历史考古学者们研究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科学依据。假如有列祖列宗留下的历史景观点缀,今天的桃园盛世又该何等壮观!

在古台那断壁残垣的文化层内,我发现了古人居住的烧土墙基,发现了他们使用过的石器和大量的陶器残片,尽管皆不成器型,自我感觉,这就是生命母亲在这里发明创造的文明见证。今天人类的灶器、炊具不正是从这里演变、突变过来的吗?人类的创造是伟大的,生命母亲已不是那伟大之中的伟大吗?!

也许缘分所至,一辆文物宣传车停到这里,车上下来的人正是博物馆的老张同志,曾经相识。

老张从事文物工作多年,喝过不少“文物墨水”,能把古台从头说到脚跟。他告诉我,这古台是俗称,也有称它是“冢子”的,准确应称它为“遗址”,因是古人留下来的,因地而名,“高寺遗址”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冢子”或“古台”。他指着“高寺遗址”标志牌又说,这是远古时期人类的村落或部落遗址,按这遗物中的陶片什么的,可划分这古台所历年代。原始社会有若千万年,没有文字记载,考古学只有靠这残陶遗物鉴定,靠“碳十四”测定遗物是原始社会的哪个社会阶段。

也许,是职业性质所至,我们站在古台上,老张又来了兴致。他指划着远处四周,说洪荒时代嘛,天下除了山川都是湖泊沼泽,洪水顺其自然西水东流,数千年、数万年,溪流湾湾终流成河。河流出现了,洪水顺溜排泻,沼泽渐成陆地,河床渐而凸起,人们从茫茫黑雾里驱散混沌,从山区移徙平原,去寻求他们的栖息之地,由游牧到渔猎定居生活。大概就是在这一时期,一带沼泽泻入汾河而东流,陆地峥嵘而突起,禽兽可在这里出没,五谷可在这里种生。于是乎,我们的生命母亲开始走到这里,选择了这片“近水、朝阳、高处”地方定居下来。他们背水而居,拼搏着大自然,世代繁衍发展。据史料和传说,皇帝统一华夷后,立轩辕国,号称轩辕皇帝,“按山通道,未尝宁居”,便令八个儿子移徙平原,择高而居,固守四方,发展势力,烧陶器、制历法、造文字、稼五谷、医内经,造福万民,统一华夏集团。其中一子太昊都于“宛丘”(今淮阳),号称“太昊伏羲”氏族,以抵御东夷民族西进;另一子颛顼都“高丘”(今高寺),号称“颛顼高阳”氏族,建“颛顼之国”,以抵御南蛮部落北袭。自此,高阳氏族便在这里居住,用木棍野草搭篷以蔽风雨,周围垒土火烧以避水寝。一年搭一次、搭数次,搭而塌,百数年、千数年,一年一层至数十丈高。随着生活的发展,农耕文明的创造,凿井技术的出现,人们高处而居已不方便,故移居平地居住,这古台也就遗留后世化作人类历史的载体了。至于大禹治水,疏通汾河,在古台上庆功表彰献身治水的“英雄劳模”只是传说,无可考究。而汉顺帝,汉明帝信奉佛教,两教均选择在这风水宝地大兴土木,立庙建寺。台上建 “高丘寺”,东有“回龙观”,西有“姑姑庵”。可惜这些古刹名寺历遭兵焚,毁而复建。东汉建安七子之一应饧,取高阳,号称“高阳才子”,耄年归田常在此登高怀古,吟诗作赋;五世太守应顺、应叠、应梆、应奉、应诏先后在这里抢占风水,修建陵墓,而成“应冢累累”;应诏“退居二线”后叶落归根,专选此地闲居养神,著写《风俗通仪》――但这毕竟是后来之事,《项城县志》中都有记载。

桃花流水,惠风和畅;游鱼嬉戏,飞蝶扇舞;汾河两岸,灿若仙景。我顺向走了十里,仍然还在回忆那古台余韵。是啊!高寺古台不就是项城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吗?这里的祖先不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先河的开创者吗?

(作者单位:河南省项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