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诗歌的原创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全球化在精神层面上来说,需要传统的文人精神的回归,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我最近几次参加的国际诗歌活动,都遇到了其所设置的主题与艺术、艺术家、跨界有关的讨论,而中国近年来的诗人跨界现象很普遍。这个现象被比较浅显地认为因为诗歌不能在强大的商业社会里发出声音,更别提以诗来谋生了,所以要做点其他的来谋生。这种看法有一个盲区:以写诗来谋生在一个比较自由的市场化世界里从没发生过!它只发生在专制的、计划经济的社会形态里,而那种处境下的诗歌只是一种体制形态的宣传,而诗人作为宣传员获得报酬,所以就是一份工作。而诗歌创作不是一份工作,是个人监督自我并同时监督社会的反省能力的记录,是为了与更多人无偿分享的文明的价值观传播。
所以说,诗人是把他的价值观运用在各行各业中谋生的,不是以写诗这个形式。诗人写诗是在建造自己的文明,是自己内部所经营的事情。每一次写诗就是审视人性、感情、或者社会形态与事件的过程,这就形成了思辨和反省的习惯,逐渐形成一个独立思考的自我。诗人是理想的,那么对于自己的器官生活,诗人也有更高的要求,这表现在往器官生活中加入审美元素,于是音乐(听觉)、下棋(文明的搏杀)、绘画(视觉)等的创作与创造就很自然地发生了,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传统文人对琴、棋、书、画的积极参与,千年以来被我们称之为人的整体修养。修养这个词太好了,对一个人来讲,能遵守法律还不能说是一个自觉的文明人,只能是一个害怕被法律惩罚的人,而修养就是要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更高地培养自我的文明程度。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拥有的精神遗产。往深了说,有时候我在审视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一个比较根深蒂固的宗教时,就会觉得这种文人的自我修养之培养,正是类似宗教戒律的操守。另一方面这种普遍的修养还会导致文化产品的收获和积累,以利于后代的学习和传承,这在我们或者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都有着很多的实物。
我们看到因为近几百年来的人口增长,工业、科技和医疗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体制等诸多原因,导致不会增大的地球的资源和空间越来越紧缺,于是每一种原本是提高修养的审美技能也都被引向谋生的经济需求了。同时,我们还逐渐习惯了文化专业这个词,而专业又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来谋生。另一方面,因为人性不可能像工业和高科技那样产品逐级提升,它依然是原始的,每一代人都要从头开始接受文明的教育以便达到能“已不所欲,勿施于人”的那个千年前的标准。
那么修养呢?以什么来修养呢?捐钱的模式虽然是表明修养的一种同情心结果,而捐不了钱的人也有其它方式来表达同情心,这也证明了修养有各种表达方式。
问题就这样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这也就是我前面说到的近几次我参加的国际诗歌或者文学节都引出了诗人跨界的议题,而几百年以前我们从来没有把熟知琴、棋、书、画的诗人称为跨界!所以这证明我们终于开始反省并发现了我们在文明的进程中倒退了。
所以,我认为中国诗人的修养传统一直就在图书馆与博物馆里放着呢,而目前许多诗人对艺术领域的“跨界“正是展示久违了的继承。最后我要说的是:一些想象力听上去是诗歌表达出来的,而它们更是琴棋书画甚至科技及各个领域共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