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FL(2K6mm〗 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阿波罗神谕

1897,一个8岁的美国女孩写信问《太阳报》:“与我们一起玩耍的几个女孩说,圣诞老人是没有的。请你们告诉我真实情况。”《太阳报》极为重视,在当年12月21日发表了《有没有圣诞老人?》的社论。文中说:“与你一起玩耍的那几个女孩搞错了,她们受到对一切都表示怀疑对一切都不相信的理论的影响。她们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她们不相信超出她们理解范围以外还会有什么存在。每个人的理解力都是有限的、肤浅的,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只要世界上有爱,有宽容,有忠诚,世界上就一定有圣诞老人。虽然没有人看到过他,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不存在的。” [1]

资料显示,《太阳报》这篇关于圣诞老人的社论,是世界上被引用频率最高的社论,因为它揭示了“圣诞老人”这个经典的节日符号作为西方文化的精粹所具有的永恒的人文价值;同时,它揭示出理性高度发展的西方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现代化的成功不在于消灭传统,而在于善待传统,并且继承传统中的有益于现代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伽达默尔认为,“传统是一种权威形式,需要我们特别加以保护。传统和理性之间并不矛盾,相反彼此协调,因为传统经常是自由和历史本身的一个要素。甚至最真实最兼顾的传统也并不因为以前存在的东西的惰性就自然而然地实现自身,而是需要肯定掌握和培养。传统按其本质就是保存,尽管在历史的一切变迁中它一直是积极活动的。”[2]传统的本质就是保存。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先进国家的现代化是手段,保护传统是目的。越是先进的国家,越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传统,传统保护得越好,国民越有信心;而越落后的国家,传统的流失就越厉害,对自己的定位和前景越是手足无措,进退两难。今天的欧美国家,早已远离了“圣经时代”,人的心灵从神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很久了,但是教堂依然存在,礼拜依然如期举行,圣诞老人依旧年年驾着驯鹿雪橇给孩子们送去礼物和快乐,圣诞树也没有因为浪费了森林资源而退出节日舞台,玫瑰花已经成为情人节一大支柱产业带来滚滚财源,璀璨的烛光不仅照亮了神圣的教堂,更炫亮了节日的神采。

中国传统节日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心理积淀的结果,是跟我们血肉相连的。我们在过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时候,有一种心灵的慰藉感和精神的归宿感。看看春节回家的人,那是世界上最庞大的节日性人口迁移,推动他们万里迢迢不辞辛苦地挤票、挤车的动力只有一个:“回家过年”!

有人说,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形成民族性格、雕塑民族心理、锻铸民族之魂,并通过这些来塑造与时代相适应的人。不错,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特色就是追求现代化,这是中国社会整体进化的根本动力。然而,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物质文明的创造与积累,国家的富裕强盛,人民福祉的提高,制度与规则的演进与创新,还更应该有精神文明的创造与积累,先进文化与思想价值的发扬与延续,民族独立品格的树立等等。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就是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不断培育人的能力,不断实现人的理想。

民俗学家乌丙安认为,要认识并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效应”,就必须首先对其进行现代性认定,即对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存在价值进行认定,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民俗文化遗产作出选择,以便认定某些文化资源本身潜在的现代性价值,使其中许多民俗事象不再是‘古化石’或‘历史残留物’,而是把过去引向未来的文化财富。”

那么,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究竟还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本文认为,其最大的价值就是让全球的华夏子孙有一种源自于文化基因的民族认同

1997年7月,香港回归。香港特别行政区将“清明”、“端午”、“重阳”这些传统节日定为公共假期,批评家孙绍振撰文慨叹这一历史性变化:“我并不感到奇怪,为什么香港人一下子要拥有超过内地的中国人所享有的传统日子。有一首歌曲说,不在乎朝朝暮暮,只要是曾经拥有。今天的香港人的回答只能是:‘因为丢失得太多太久,因而就有权更多地拥有。’”这里不仅有回归的喜悦,更有重新拥有这些原本属于自己的传统节日的自豪。

孙绍振还假借“末代总督”的口吻说:“很难理解香港人为什么急于宣布和祖宗对话的清明节,而且恢复那已经快要失传了的重阳登高遥望亲人的仪式,而且还有一个纪念中国第一个诗人的节日――大英帝国即使在她最辉煌的年代也没有想到定出一个公共的假日来让他的臣民和英国的诗人作灵魂的沟通。”为此,总督先生一定不好受,“也许在他的内心,还有一种很容易用外交辞令掩盖的隐隐约约的哀伤。这就是说,尽管英政府用殖民统治的方式占领了香港150年,而一夜之间,各归原位,香港仍是香港,中华仍是中华,一个多世纪的“西风”并未把这里的文化根基吹跑……你的士兵的皮靴可以在我们的土地上行走一百年以上,但是这些土地上的精神血统是不可改变的。”[3]

经历千年的风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印记是越来越淡了,很多的传统文化符号 纷纷剥落,而传统节日相对来说是将传统文化的符号保留得比较完整的体系了,作为一个民族身份表达、族群认同的重要标志,节日符号已经越来越为海外华人所重视。在新加坡,每至春节,人们从腊月下旬开始就为节日忙活开来,置办年货、守岁祭祖、放爆竹、贴对联、拜年、舞狮、传统戏剧巡回演出等等等等,忙的不亦乐乎。中国大陆只过一天的中元节,在新加坡却要持续整整一个月,而且由原有的祭祀祖先、安抚孤魂野鬼的节日发展成为人们社交和为慈善福利与教育事业募捐的隆重节日。在法国,春节的春宴、清明节的公祭、重阳节的敬老都成为华人社会群体增强凝聚力的最佳时机。端午节的赛龙舟在澳大利亚被发展成为一项国际盛事,每年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龙舟队来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泰国华人总会在中秋节这一天涌向寺庙,虔诚参拜,姑娘们穿着旧时农村妇女的大红大绿,提花灯、捧佛像、赶灯会。同一天,马尼拉、墨尔本、伦敦、旧金山各地华人纷纷共赏明月、共贺团圆……

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最终依赖于符号系统的介入,没有符号系统的介入,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根本上是由符号系统的差别决定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终是建立在浩如烟海的具象表达之上的,传统节日文化更是一种原生态的系统的符号表达,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区别的真正标识,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标识。对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绝对不是“黄皮肤、黑头发”等等生理性的标志能够决定的。而且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张,甚至连语言(汉语、汉字)都不再足以证明自己的民族身份。此时,具有明显视觉性特征的节俗文化,舞狮、舞龙、挂灯笼、贴春联、祭祖等等,就成为了华人尤其是海外华人自我认同的符号。

传统节日仿佛全球化大洪水中保存和拯救民族传统文化的“诺亚方舟”,借一个传统节日来延续和加固一段民族感情,一种对历史的感情,让这种感情在汹涌的文化全球化大潮中屹立不倒,已经成为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的主动选择。韩国、日本不光珍爱自己的传统节日,而且把来自中国的“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等等列入自己的节日体系,作为培养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最好时机。甚至处于全球强势文化顶端的美国,仅仅因为有个别商家把“圣诞快乐”的标语改成“佳节快乐”,就惊呼要“拯救圣诞”!

的确,失去了自己的传统,失去了文化的本土性,一个民族就失去了足以彰显自身的身份,而没有了民族文化的根基,民族的消亡将是早晚的事情。中国传统节日完全可以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身份标示,有了她,民族的自豪感能够得到巩固,对于民族的统一大业也是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

参考文献:

[1] 高丙中《圣诞节与中国的节日框架》[J],民俗研究,1997.02,第27页。

[2] 曹卫东《交往理论与诗学话语》[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04,第21页。

[3] 徐新建《节日、礼仪、乐舞与族群凝聚》[M],民族艺术,1997.03,第23~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