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忽魂悸以魄动”中“忽”字新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忽魂悸以魄动”中“忽”字新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千古以来的经典诗歌,也为诸多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录。但人们对诗句“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的理解,存有很大出入,坊间流行的参考书大都将其翻译为“忽然惊魂动魄,恍惚间惊醒起来而长长地叹息”。各版本的教学参考用书的解读也与之几近。而各版本教材,对“忽魂悸以魄动”的“忽”字,几乎都不注。

郭在贻先生在其《训诂学》中曾说,“古文选本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就是应该加以注解的地方,反而付之阙如,不予注释。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注不出,因而加以回避;二是把难的当成容易的,以为无需乎注释。不管哪种情况,对于我们阅读和理解古文都是不利的。”(《训诂学》,中华书局,郭在贻,2005年,P21)因此,文本不注,常常造成读者望文生义。此处“忽魂悸以魄动”的“忽”,读者常常以古律今,理解为“忽然”。笔者以为失之偏颇,有待商榷。

首先,从字义训诂来看。许慎《说文》云:“忽。忘也,从心,勿声。”可知,“忘”为其本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注解“怳”:同“恍”,心神不定的样子。许慎《说文》云:“怳,狂之貌,从心,况省声。”《广韵》:“怳,惝恍。”《玉篇》:“惝恍,惊貌。”

我们阅读古诗文,首先要结合语境,联系前后文来看。“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四句,形式极其相似,辨析可知其中“惟”(意为“思、考虑”)“失”(意为“失去、消失”),意义上相对。属于对仗(对偶)修辞,但属于其中的宽对。(宽对,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与工对相对。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那么,“忽”“怳”在意义上是否相对或相近呢?

其实,假如我们不割裂“忽”“怳”二字联系,则问题迎刃而解,清楚明白。现代汉语常说“恍惚”,它在古代可写为“怳(恍)忽(惚)”,也可颠倒写作“忽(惚)怳(恍)”。其实,“恍惚(怳忽、忽怳)是一个双声连绵词,且早已有之。老子《道德经》:“道之为物,惟恍惟忽。”贾谊《鸟赋》:“寥廓忽荒(怳)兮,与道翱翔。”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芒忙恍(怳)忽。”《后汉书·张衡传》:“追怳忽于地底兮。”宋玉《神女赋序》:“精神怳惚(恍忽)。”而解释词义最为权威的《汉语大词典》【恍惚】亦作“恍忽”。共有义项六,其(1)迷离,难以捉摸。《韩非子·忠孝》:“世之所为烈士者……为恬淡之学,而理恍惚之言。臣以为恬淡,无用之教也;恍惚,无法之言也。”唐杜甫《西阁》诗之二:“恍惚寒江暮,逶迤白雾昏。”明王鏊《震泽长语·仙释》:“世有恍惚不可知者三:鬼神也,神仙也,善恶之报应也。”鲁迅《〈准风月谈〉前记》:“一切含胡和恍忽之点,都归在作者身上了。”

“忽”本义为“忘”,“怳”本义为“狂”,则“恍惚”有义项“迷离朦胧”“空旷无着落”也便不足为奇。因此,“忽”“怳”,在意义上是相近的。“忽”,非现代汉语常见义“忽然”。

其次,从修辞上来看。“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互文见义,属于互文修辞。

互文,也叫互辞,即“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来说,它是具有这样的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方法。互文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频频出现,诸如: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就大错而特错了。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不然,主人在岸客人在船,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正确理解是“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若按字面解释为“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战死沙场,壮士从军十年凯旋归来”,这就使人疑惑: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

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意思是“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千里”和“万里”是互文。

⑤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可理解为“兰芝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掌握了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技能”,表现了兰芝的多才多艺和知书达礼,并非一年只学会一种。

因此,对于“忽”“怳”的理解,要前后联系,互文见义,从而体味诗人迷离朦胧、依稀混沌的感觉。

再次,从意义逻辑上来看。如此互文见义地理解,则诗歌更符合逻辑:诗人开始梦游(“我欲因之梦吴越”)见到美好的仙境,至“魂悸魄动”,此中有一个过程,即开始欣喜若狂,继而将信将疑,终而怳梦受惊、“魂悸魄动”,在这一过程中,诗人的神智处于惝恍迷离、虚实变幻的矛盾痛苦之中。如此理解,才能照应诗歌题目《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游”二字(或《别东鲁诸公》的“别”字),而“梦游”又分为“梦前”(“海客谈瀛洲”至“对此欲倒东南倾”)、“梦中”(“一夜飞度镜湖月”至“仙之人兮列如麻”)、“梦后”(“忽魂悸以魄动”至“古来万事东流水”)三部分。而梦境转入现实,的确需要一个缓冲过程,这种理解,更显得波澜起伏、一波三折;也便有了诗人最后的决绝:“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谓水到渠成。

最后,还有一个旁证。苏轼的《江城子》有句曰“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曾说:“梦是原欲的升华。”中国也有俗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因为苏轼对妻子王弗的挚爱与思念,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才由现实的有所思而进入“梦中”。而从现实进入梦中,并非“忽然”一下就可以进入的,他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清醒——朦胧迷离——恍惚——梦中。因此,此处“忽”,看作通假字“惚”更好,为“恍惚”之意,苏轼由思念之切而恍惚进入梦境。“夜来幽梦忽还乡”,此可谓与李白的“忽魂悸以魄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综上所述,“忽”“怳”需联系起来看,为“迷离,难以捉摸”义,此运用了互文修辞。我们理解这种互文修辞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不能割裂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完整、全面地掌握它的真义。